焕丫把文书和簪子都放在了自己做的布包里,又把布包放在被褥下,压得严严实实的,才回到院子里继续削甘蔗皮。
这天熬红糖,又去了大半夜。
周边的人家户已经知道那半夜的糖味儿是从宋家传来的了,实在忍不了的,便穿着衣服起来,跑到宋家门口敲门,跟人订两个锅盔,又咂吧着嘴回去。
还有人披着个外衫就站在门口问焕丫这糖买不买的。
大汉说着也觉得自己大晚上的过来不好意思,但又很是无奈:“明儿卖也成,主要是我那孙女馋得不行,觉都不睡咯就想往你家爬嘞。”
焕丫笑着应了声好。
这些日子她们卖锅盔时少不得要跟村里人来往,关系也不再像之前那样淡漠。
尤其是挨得最近的这几户,这几日走动也比之前多了,人都不是那种事儿多喜欢占便宜的,给碗糖水而已,不算什么大事。
这么想着,焕丫抬头跟宋母对视一眼,问道:“婶子,要不我抬一碗糖水过去?”
宋母没怎么犹豫,点了点头,示意她想去就去。
得到回复,焕丫便干脆地从锅里舀了小勺糖,又倒了点水兑了小碗红糖水,送到门口递给那大汉。
“阿伯客气了,这糖水就当是哄孩子的,您快些拿回去吧!”
大汉耸了耸鼻子,闻着那糖水味儿自己都忍不住咽了下口水,更觉得不好意思了。
“这多不好啊。我给你铜板,你等等啊。”
说着就在衣服里翻来翻去,当真翻出两个铜板来,伸手递给焕丫。
“阿伯不能白吃你的,谁不晓得这红糖贵哦,这两个铜板你收着啊。”
焕丫摇头说不用,怎奈阿伯接过碗后见她不接,直接把铜板往灶房得方向一扔,转身就走,边走边说:
“焕丫,阿伯钱给你了哈,可不是白吃你的!阿伯不好往你手里塞,可不是故意丢的,你捡一捡哈!”
焕丫捡起铜板想还回去时,就听到这么一句,脚步一顿,看着手里的两个铜板,嘴角勾了勾。
倒不是这铜板有多少,而是阿伯的态度真的让人感觉到了人不那种心眼小的人。
焕丫捏着铜板往灶房去。
一进屋,宋母就笑着问:“给你钱了?”
焕丫无奈点头:“林阿伯太客气了,这两个铜板可不止买到一碗糖水了。”
宋母闻言一笑,说:“那明儿你就多给他装点红糖就是。”
“也是。”
焕丫笑着,也不再纠结了。
次日,焕丫和宋母都睡了一大早,才慢慢起来做早饭。
焕丫出门时特地看了眼宋天成的窗户,昨晚人是陪着她们一起熬的夜,这会儿估计也没起,窗户都是关着的。
焕丫没急着叫人,先去把后院的家禽给喂了,又去看了兔子。
半个月过去,之前那些毛都没长齐的兔子这会儿全都变得毛茸茸的了。
草刚送到嘴边,那鼻子就一耸一耸的凑了过来,嘴巴嚼得那叫一个欢快。
焕丫挨个摸了摸,又照例检查了一遍后院的栅栏,确保没地方坏,才拿着从地里掐的葱,带着大虎回了前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