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
啪!
陈瑾掷笔站起,方言悠悠而诵:“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若中国青年皆能自强,则民族复兴可期!”
声音朗朗,如字字掷地,透过现场的喇叭穿透整个演播大厅。
陈瑾捏着拳,而后起身。
地面上,顿时随着他的走步,投影出无数的诗词手稿、历史影像,而后整个场景也变幻成了第二幕的湘江。
【1917年,与萧子升等一批志同道合的学友,来到橘子洲头!】
李永富有感情的旁白响起。
陈瑾和一众学子站在了橘子洲头,宽阔的湘江波浪漫卷,凭栏洗耳倾听那舸声悠鸣。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陈瑾正与同伴们博浪击水,纵论天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而在这些人之中,有一个特别的小女生,也站在他们之中。
她微微有些仰慕的看着,那个好似众人焦点的身影。
最终,湘江橘子洲头化成了两抹光亮,在他们头顶洒下了两束柔和的光。
【1918年6月,怀中先生受北大校长蔡元培之邀,成为伦理学教授;应老师介绍来到北大工作……】
陈瑾和朱颜曼兹并肩而立,漫步在故宫、西山和北海桥头……光影特效不断的变化,陈瑾和朱颜曼兹两人的情感,也随着光影而不断的升温。
这样的演技,其实每个人都看的真切。
没有牵手,没有拥抱,只有淡淡的微笑和聊天,但让人感动,动容。
也就在这时,光影突然打在了陈瑾的身上。
洞房花烛的一幕在他背后亮起,没有花轿、嫁妆,只有简单的行李,简陋的教师宿舍。
离别的词作《贺新郎·别友》,随着陈瑾的起身离家,而从他的口中道出。
满脸不舍和离别的表情,化为了词作最饱满的情感。
为了理想,毅然决然的离家。
而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工作的同时养育子女,无怨无悔。
但夜深人静之时,浓浓的思念化作了《偶感》的诗句,朱颜曼兹幽幽而念,思念之苦仿佛浮现脸庞。
所有人都有些触动。
最是平凡感人心。
这一人一影的独白朗诵,把两个人的感情演绎的如此真实。
【1925年2月,带着妻儿回到韶山养病,离开故乡去广州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
哗哗哗~~
雄浑奔腾激昂的背景乐响起,这音乐比之第一版,无疑是声势浩荡了很多;而橘子洲头的风貌,这一次如同变魔术一般,光影铺陈住了整个舞台。
全貌!
湘江的全貌,这一刻就像1-1复刻版,清晰的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之中。
陈瑾带着怀抱着小孩的朱颜曼兹,站在了橘子洲头,眺望着眼前的一切。
这是整个节目的最高潮。
陈瑾刚劲豪放的声音和诗朗诵台词,通过加工过的声效,响彻全场。
这一次,众人完完全全的感受到了,什么是那位的风采?!
豪壮、忧思、欣喜、自信、豪迈!
陈瑾声情并茂的大声诵读着,通过声音的强弱、快慢、虚实变化展现出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
上阕写景充满生机,下阕抒情饱含激情!
眼神扫视,统领全景!
实声重读,展现山峦红染、鹰鱼竞逐的力度;轻读虚化,模拟鱼儿游弋的轻盈。
语势起伏,“层林尽染”的语调下沉,“漫江碧透”的上扬,形成色彩对比的听觉张力!
“……”
全场所有人,包括工作人员,全都感受到了这首词作的魅力。
全身毛孔都好似扩张起来,有的人更是已经泪流满面。
恰同学少年……“恰”字的延长并加重,引领青春群像;“风华正茂”“挥斥方遒”四字短语以连读处理,一气呵成,展现少年锐气。
配合蔑视性的挥袖挥袖,粪土万户侯的既视感尤为强烈。
最后的“浪遏飞舟”,陈瑾更是用爆破音喝出,配合肢体前倾动作,象征着革命力量的破浪前行。
一首词。
在演练了将近半个多月之后,展现出了一种无比强烈的画面之感。
这是声音技巧的细节雕琢!
像停连设计、音色调控、气息运用,再加上肢体的语言与舞台表现和表演,所有的观众好似都沉浸在了这一首词作之中。
戏剧的张力、历史的厚重感,配合陈瑾立于舞台中央,身形挺拔,有一种无比伟岸的感觉。
缓步前移,目光深远,回忆同学少年时炽热凝视的情感。
一切的一切,就像浪遏飞舟般革命洪流,不可阻挡!
以声绘景、以情动人,大成之境的台词,赋予了陈瑾这一次截然不同的诗朗诵。
【台词功底】:大成(1001\/),情感表达,塑造人物,深入的表达角色内心世界,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观赏体验。
这就是大成级的台词,能模拟每一个角色和人物。
通过精准的语音设计与饱满的情感投入,让听众仿佛跨越时空,触摸到了“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热血年代!
光影渐渐散去。
众人全都有一种怅然若失之感,李永饱含着热泪站在了那。
舞台的光影已经幻化成为现代的橘子洲头,那座雕塑熠熠生辉,眼睛炯炯有神,望向远方。
那个方向,正是宝岛。
长宽高石头都是有着特殊的寓意。
“您曾说——”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陈瑾的方言突然响起:“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李永抬起头,含着泪微微一笑:“此刻‘嫦娥二号’正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整装待发,26岁的火箭燃料系统工程师王璐和团队已连续三个月攻坚低温燃料加注技术!”
一幅幅画面从李永背后的大屏幕中跳出。
“北斗导航系统,刚刚完成第4颗组网卫星发射,29岁的导航算法研究员李墨,正带领团队突破亚米级定位精度;您倡导的‘敢想敢干”精神,您曾畅想的‘可上九天揽月’,在载人航天、超级计算机、高铁等领域初露锋芒,而今‘嫦娥’探月、‘北斗‘织网——”
“国产‘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问鼎全球速度榜首,研发团队中35岁以下青年占比超60%!”
“时速380公里的crh380al动车组即将下线,32岁的牵引系统设计师陈阳刚完成关键电路优化……”
“您,看到了吗?”
李永目视着雕塑的方向,翻开了手中的一页:“您曾说——”
“我走后,不必时时怀念我,也不必等我归来!”
“但是您知道吗?”
“有很多的人,很多的人,想对您说很多的话!”
唰!
李永指着身后的大屏幕,上面是随机的一些采访。
“我从山村来到了北大,您倡导的‘扫盲运动’,让文盲率从80%降至3%以下了!”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现在已经没有饥荒了!”
“今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啦!”
“先生您看,我们的山河已经换了新颜,飞机也不用飞两遍……曾经的十里长安街,如今繁华如斯;山河无恙,国富民强~~”
“这盛世,如您所愿!”
“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代替了悲叹,笑脸代替了哭脸……”
“人民万岁!青春万岁!”
“我们爱您!我们想您!”
“我们想念您!”
“……”
一个个北大的学生在那大声说着,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希望的笑容。
“先生,听到了吗?”
“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为您画上一张全家福!”
“这张缺席的合影,是您的一生之憾吗?”
“国家国家,先有国,又有家!”
一家合影的全家福出现在了大屏幕之上,拉的很长……很长,人也有很多……很多!
李永与陈瑾、朱颜曼兹,一众群演,好似并肩走向了时空的甬道,背景浮现出了一条巨大的文字:“您笔下青春之中国,已如红日初升”。
啪啪啪!
待光影散去,全场顿时响起了热烈般的掌声。
很多人眼含着热泪,台长焦丽在那擦拭着,已完全红了眼眶。
虽然煽情,但没有太过体系的套路化吹嘘,而是完全真真切切的话语。
陈瑾这时带着所有人来到了台前,焦丽赶忙道:“不必了!”
看着这台节目,他承受不起。
“半个月不到,节目提升了这么多!”
“真好!”
焦丽在那笑着拍手,旁边的李小明也是附和道:“点到即止,我以为最后会是一个很悲伤的收尾,这张大合影的创意可以!”
如果描述就义这些,可能就不太符合春晚的基调。
但这样的收尾处理,却是感动中带着一丝共鸣。
而且最后的回答环节,确实是春晚的“主旋律”!
“彩排时看看,排在哪个节目后面!”
在场的很多评审,其实都有预感,这个节目要是真播出来,收视率绝对不会差。
因为他不是那种歌功颂德的套路,而是非常新颖的故事加问答。
至少,他们这个年龄段,都能认可。
年轻人,应该也可以。
春晚现在最期望的,就是年轻人的群体。
“林导的舞台剧,一如既往的大气流畅!”
“这节目被他这么一整,加分了不少!”
“陈瑾的诗朗诵、表演等等,提升太多了;人艺的很多老演员,可能都念不出刚刚的那种感觉!”
“我全身的鸡皮疙瘩现在都没消退!”
“……”
哪怕陈瑾众人出去后,一众评审还在那议论着。
“看最终的彩排效果吧!”
“要不,接在老赵后面,看看收视率的波动?”
众所周知,目前赵奔山的节目,是春晚收视率最高的;排在他后面,肯定会获得一定的流量扶持。
而往往,很多节目都接不住。
特别是歌舞类。
“试试吧!”
“这个节目,是今年春晚最主要的一个!”
“什么都能撤,唯独这个不行,时间上也得完全保留!”
“嗯,到时候彩排时,我跟林春他们说!”
“不急,还有1个多月的彩排时间,我们慢慢调整,争取把这个节目,放到最黄金的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