嬷嬷道:“既然王爷允了姑娘的侧妃之位,想来也是喜欢姑娘的,咱们只要抓住了王爷的心,别的就不怕了。”
楚鸳心有疑虑,“可王爷还没碰我。”
“别急,敬事房的嬷嬷教的那些,王爷一定受用。姑娘还怕没机会施展吗?”
“我……”
那晚,王爷把她拉到书房后,就把她晾在一边,只顾着自己气鼓鼓地坐在那儿看墙上的画,一句话也不说。
可怜她站了大半宿,腿都酸了。
王爷不让她歇歇。
楚鸳心里有迈不过去的坎儿,“虽说要封侧妃,可既没请旨,也没说要办什么仪式和宴请,我这心里,没底。”
武嬷嬷劝她别在意,“姑娘不妨再等等,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王爷不是出尔反尔的人。把实惠落手里才是真。听说,王妃刚嫁过来时,也坐了冷板凳,如今不也王爷跟前得脸吗。”
“真的?”
“那还有假?王爷原本要娶得是宋家四姑娘,也不知咱们王妃使了什么手段,把人给抢了过来。”
“我好像有些印象……”楚鸳曾侍奉太后左右,宫里秘闻也知道些。
武嬷嬷把自己的情报都说了出来,“咱们王爷是个痴情的,看见他书房的画了吗?那才是他的白月光,别说是誉王妃,就是皇后娘娘也没把这画给收了。”
“嬷嬷的意思是?”
“老奴瞧姑娘身量与气质那女子颇像,何不费费心,把王爷笼络来呢?”
“嬷嬷是让我做那女子的替身?”
武嬷嬷鼓动她,“只要能得到王爷的心,姑娘何必在意细枝末节?”
“可我看,王妃身型标致,比我更像那女子啊。我这么做成吗?”
“这就是王妃的聪明之处啊,你怎知她没靠模仿那女子得到王爷呢?懂得投其所好,笼络男人的心。”武嬷嬷入王府前就已经把这里的事搞得清清楚楚,“王妃虽出身世家,可生母是个没近门的外室。你想她一个弱女子,独自在国公府长大,最擅长察言观色,曲意逢迎。姑娘也当学习学习才是。”
楚鸳默默点头。
太后养在身边的官宦孤女不少,偏偏选了她入誉王府,一是她才情好,画得一手笔墨丹青;最重要的还是她跟宋云缨有几分神似。
太后这才寄予厚望。
武嬷嬷提点她,“姑娘,等你拿捏了王爷,太后那里,还不任由你邀功吗?”
楚鸳沉思片刻,终于下定了决心。
“既然王爷给我这个机会,那就好好把握,给自己争口气吧。”
“正是。”武嬷嬷看着镜中楚鸳的神色,脸上露出十分满意的微笑。
*
那日午后,初夏蝉鸣,微风和煦。
宋云缨约了邬晴儿到府上插花,顺便给不日要摆的生辰宴做准备。
邬晴儿收拾着刚采摘来的花束,语气诧异,“几天不见,怎么突然冒出个侧妃来?也没见誉王给各家府里下帖子啊,云缨,究竟怎么回事?”
宋云缨把前因后果讲了一遍。
邬晴儿听完,眉头紧蹙,“这楚鸳,我怎么觉得有些耳熟?她是不是以前在太后身边侍奉的那位?”
宋云缨点头,“正是她。起先王爷还怪我引狼入室,如今开口要封她做侧妃,想来也是满意她的。”
邬晴儿放下手中的雏菊,道:“什么满意,我看你家王爷是跟你赌气呢。”
“堵什么气?难不成他还怪我没张罗他纳妃的事儿?”
若按常规,夫君纳妾都有正室前后张罗。
可宋云缨觉得,太后不说,独孤羽不提,她不想卖这个乖。
“我的王妃,你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怎么事情到了自己身上就犯迷糊呢?”邬晴儿分析道,“王爷疼你,满京城谁人不知?偏偏太后塞个人来你就收了,半分推辞也没有,王爷见你不吃这口酸醋,只能甩脸子让你尝尝苦头了。”
是这样吗?
只是为了让她吃醋?
宋云缨不解。
前世,独孤侃也纳了楚鸳做通房丫头,知道她是太后的人,不宠也不冷落的养在家里。
他还常夸宋云缨识大体,没因为这女子争风吃醋。
虽说独孤侃不是个东西,可男人的心思应该大抵相同吧。
宋云缨问邬晴儿说:“男人不都讨厌宅子里的女人争风吃醋吗?”
“谁说的?”晴儿道:“我爹就看着我继母和院子一群小妾为了他打擂台,是这个也心疼,那个也护着。”
宋云缨觉得好笑,“你是说,王爷想让我跟楚鸳打擂台?”
独孤羽是皇子。
宋云缨从没想过他能只与她一人厮守终生。
活好当下最重要。
男人嘴上说得再爱,到底还是下半身动物。
如今她有了身孕,把孩子平安生下才是头等大事。
她怎么还有精力揣摩他的那点儿小心思?
“有人抢来抢去,才更显难得啊。”
“能抢走的,便不是我的。王爷若真心待我,谁也抢不走;若无心,强求亦无用。”
邬晴儿恨其不争:“我的好云缨,难道你没看出来吗?王爷这是在试探你,看你是否在意他纳侧妃。你若真不在意,他心里反而会更难受。男人嘛,总是希望自己的女人能吃点醋的。”
宋云缨道:“你这话说得儿戏,难不成王爷希望我这坛子醋打翻了,把王府熏得酸味冲天吗?”
邬晴儿取了一支桔梗配雏菊,“没准儿你家王爷真喜欢。”
“……”
“你想想法子把那丫头打发了不行吗?”
怕是不妥。
太后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号塞了人来,若没个正当理由,肯定是不能赶走的。
况且,楚鸳是忠臣之后,她父亲蒙冤而死,若没犯错就打发出去,只怕王府要落个苛待忠臣遗孤的名声。
邬晴儿知道她的难处,于是语重心长道:“云缨,你就是性子太冷静了。有时候,撒娇胡闹也是一种智慧。你若真想让王爷明白你的心意,就得让他知道,你对他的重视。”
经晴儿提点后,宋云缨似乎受了点启发。
大概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吧。
宋云缨沉默了片刻,“那我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