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我拿一套去试试啊!”
说着方平安直接拿走了一套,去了房间里换了一下,里面配上一件稍微有点厚度的浅灰色棉布折领衬衣,然后袖子一卷起来,那个干劲儿十足的样子——
很不错!
方平安很喜欢!
他后世大学时代,在画室里画画的时候,就喜欢穿成这个样子,时不时弄的一身的颜料,也懒得洗,很多口袋里还塞着各种工具,那种范儿——
画儿画的好不好咱先不说——气质必须先给拿捏住啊!
身上彩色颜料的那就是美术生,身上黑乎乎的还有汽油味那就是汽车修理工——这背带工装裤——万用啊!
然后,方平安就穿着这么大摇大摆的出去了——不对,手上还得拿个大扳手,或者背个画架,这样气质才对嘛!
一出门就碰到睡眼朦胧还没完全清醒的刘光天还有六根等人,不过他们一看到方平安的样子,都一下子眼睛瞪得老大——
尼玛这个衣服,再配上短袖汗衫或者海魂衫,再加上一顶大草帽——太他妈符合他们的气质了!
这衣服就算穿拖鞋,穿胶皮长筒雨靴——
也踏马合适!
“村长!好帅!”
“村长,这衣服哪儿来的?”
“还哪儿来的?我的设计…雨水做的!她昨晚熬了一宿!”
“还有吗?”
“工装裤还有一件…但……”
话还没说完呢,几个糙爷们就急冲冲地向着竹棚里冲了过去,结果一到地方才知道,最后一件工装裤被范小野给拿去了。
不一会儿的功夫,范小野也穿着工装裤出来了,她上身是一件稍厚一点的圆领灰色棉衣,外面是这件背带工装裤,还用皮带穿过了腰间的扣子,这样一下整个身形给体现了出来。
而裤子比较长,再把裤脚的地方卷了起来,别有一番味道!
再加上她那低马尾,高低眉,迷离慵懒的眼神,外面又套了一个格子衬衫——
整个感觉与《观音山》中的南风极其相似!
方平安盯着她的样子看了半天,看的范小野心里都有点发毛了——【平安不会又在想什么涩涩的事情吧?这还是大清早的呢!】
结果方平安冲回自己的房间,把那个破旧的单肩书包给拿了出来,往范小野的身上一挂——
这才叫做对味儿嘛!
见范小野穿着工装背带裤,和方平安如同情侣装一般,杨晓蜜来气了,当我不存在是吧?几个女孩子在那里打闹起来了,极其欢乐。
刘光天等人极其眼馋但没有办法,总不能跟范小野和村长抢衣服吧?
娄晓娥也起床来了花园子,她也一眼就选中了工装背带裤,因为这个可以帮她驮着肚子,可以调整背带的长短,这样会让她这个孕妇轻松很多。
百搭!男女都可以穿!低调!耐脏耐磨!口袋又多!
于是大家一致决定——这一批先做背带裤!
然后,大裁缝何雨水,带着院子里的田婶等村民家属,一起弄起了工装背带裤。
按照165-185两个尺码做,长了就把裤腿卷一卷打个扁,短了就把背带长度放一放,瘦子就把皮带给穿上——万用,百搭!
胸前大口袋的右上角还用黄线缝制着“平安新村”的几个字样,一看就是统一制服的样子。
何雨水中午眯了个觉,差不多到了傍晚继续起来做衣服,而白天的时候几个妹子和娄晓娥一起去逛了成衣店与供销社,各种颜色的棉袜和鞋子都买了几双,特别是杨晓蜜和热巴,总穿个黄胶鞋上学……那鞋都破了。
衣服则是在花园子里烫了烫(搪瓷缸子里用热水当做熨斗,或者丢几颗烧红的炭放进去当熨斗,劳动人民有的是方法),然后再重新漂洗一遍晾晒起来。
小白鞋没有,但是有黑色的老北京布鞋,配仿牛仔7分裙刚好合适,还买了小圆头皮鞋,和几双新的黄胶鞋——没办法,这个年代就只有这种鞋子,“千鞋一样”。
————————————————
周一上学的时候,方平安是穿着背带裤去送几位妹子上学,杨晓蜜和热巴都是穿的背带裤,而何雨水选的是7分裙——大裁缝自己不选衣服那还有天理吗?
然后几女去了学校,引起了一片羡慕,特别是于海棠冲到了三女的面前惊讶的说道:“雨水,这就是你周六做的那个衣服?真做出来了?!”
何雨水洋洋得意的还转了一圈给于海棠展示着:“怎么样,好看不!”
于海棠眼睛里面都要冒火花了,她看了看何雨水的裙子,又看了看杨晓蜜和热巴的工装裤,都想要怎么办?
“雨水——要不你也给我做一件吧,你这衣服也太好看了。”
要是以前嘛,何雨水倒也会有点为难,但现在却是已经完全接受了新村的那一套规则——多劳多得,等价交换。
“做衣服?行啊,你准备好布料,然后工费是……村里一件给我算了10个工分,按照新村的标准可以换1块钱的平价物资,也就是约等于市价的1.7斤肉或者8斤米……”
“海棠,你把布料和粮食准备好,我周末就帮你做。”
于海棠愣住了:“啊?还要我自备布料和粮食?村里不是有的是吗?”
“你既然能做,就送一件给我呗,咱们可是这么多年的好姐妹啊!”
“你也知道是村里的啊,那是公家的,又不是我的?”
“就算是我的,那也得花钱和布票吧?我还得花时间,这可不是请你吃顿饭那么简单啊?我也还在上学,你多少也得考虑一下会不会影响到我学习吧?”何雨水用奇怪的眼光看着于海棠,你多大的脸说出要我免费帮你做衣服的这种话啊?
她突然想起来了,实际上在95号院里,一大爷,聋老太,贾家经常说这种类型的话——别人有,就应该拿出来分享,人不应该那么自私,应该考虑到集体,应该互相帮助如何如何……
跟现在的于海棠一模一样,应该说于海棠的思维模式越来越像95号院子的那一批人。
以前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但最近跟新村的人混多了以后,越来越觉得,这里面有很大的问题。
如果不是多劳多得的话,那努力还有什么意义?
我的就是我的,我给你你可以拿,我不给你不能抢。
等价交换公平交易,天经地义。
不知不觉之间,何雨水觉得自己越来越像是一个“新村人”了。
这样到底是好还是坏?
不想了,方平安怎么说,我就怎么做,没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