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教授是过来送录制好的歌曲的——《红梅赞》与《我爱你中国》。
这两首方平安授权给他,随他录制拿去使用,他回了学校以后把曲子重新修改了一下,然后让学校里的乐团一起演练,直到最近才全部弄好,不仅在学校表演了几次,还在外参赛,拿了全国大奖,这不是过来给方平安与许大茂给报喜来了嘛。
“哎哟…王教授…请进请进!”方平安赶紧把人给迎了进来,还有他带的两名学生,手里鼓鼓囊囊的提着东西。
院里面的人也是看个稀奇,这方平安与许大茂,啥时候又和什么教授勾搭上了?
这又是要弄啥嘞,看起来不是来买菜的。
王教授也简单看了看这个花园子,才明白方平安所说的,他是农民是啥意思——他还真在四九城二环内搞了个农庄?玩儿真的?
不过这种生活,也真是让人羡慕啊。对面满墙都是绿色,他把菜种了一整面墙?鱼塘里时不时有大鱼跃出水面,跟波光粼粼的水面相互呼应,在这个冬天里显得极有活力。
而旁边还有成群的鸡鸭鹅,还有狗子在巡逻——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而且主人在艺术上还如此有天赋——此地,真乃宝地也!
王教授坐到了桌子面前,把事情跟方平安——大家伙一说,大家伙包括王主任在内才明白这是方平安和许大茂整了个大活啊?
“小方,你还会这个?”
方平安尴尬地摸了摸鼻子:“略懂略懂。”
文抄公嘛,没办法啊,要帮着许大茂泡妞啊。
而女生那边,几女围着娄晓娥问细节,让她不好意思的羞红了脸。
“《红梅赞》传唱度相当之高,另外有两位文艺界的朋友以此为灵感,把自己在己在国共第二次内战时期国统区监狱渣滓洞和白公馆监狱的真实经历与见闻作为为基础,准备创作一部长篇革命历史小说,特地让我跟您商量一下……”
“随便用…岔着用!怎么用你们音乐学院说的算!”方平安赶紧伸手打断王教授的话,这是小说原作者找上门来了?
(资料引用)原作者方平安记得好像有两人,先后写了《圣洁的鲜花》《江姐》《小萝卜头》等报告文学与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接着,又在这些叙写真人真事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提炼和艺术概括,创作了长篇小说《红岩》。从准备到成书,前后费时十年之久,写了三百多万字稿子,最后于1961年正式出版了《红岩》。
而《江姐》歌剧是在1963年5月,空军司令员刘将军在空军文艺创作会议上作了关于国际形势、空军形势的报告,提出了空军文艺工作的根本任务,指出:“一号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我们不能只搞武装,也要搞文化。”1964年最终才诞生《江姐》歌剧,然后《红梅赞》才出现的。
原本应该是《江姐》小说——1961《红岩》小说——1964《江姐》歌剧——《红梅赞》,而现在《红梅赞》1960年就弄出来了。
这属于说是本末倒置了,方平安还能说什么?岔着用,随便用,别找我就行!
王教授赞叹的点了点头——小同志心胸宽广啊!是我们音乐人所不能比的!
这才叫做赤子之心!
且不知方平安现在心里慌得一批,抄红歌——意义太大被关注了,万一原作者找上门来那就不好玩了;
抄其他的流行音乐,又与这个年代的主旋律不搭,万一被人曲解盯上也麻烦……
头大!
王主任让学生从袋子里拿出了一面锦旗——“民间音乐家·《红梅赞》《我爱你中国》作曲作词方平安·原唱许大茂”落款单位是中央音乐学院以及四九城青年音乐大赛组委会?
这个——可以有!
等过几年《江姐》歌剧一出来,《红梅赞》传遍全国,这个锦旗就有分量了!
挂起来,必须挂起来!
这也是一层bUFF啊!
方平安乐呵呵地接了过来,递给娄晓娥让她收好,这可是个宝贝啊!
“《红梅赞》荣获大赛特等奖,《我爱你中国》荣获大赛一等奖,不过因为是我们学校学生参与的比赛,奖杯和奖状就放在学校展览馆里了。”王教授给解释了一番。
“明白…明白。”方平安马上点头,谁去唱谁拿奖奖杯奖状归谁,天经地义。
“小田,把录音机拿过来。”王教授招呼了一下,后面的学生便把设备给搬出来了。原来是上次录制现场版时用的那一台魔都钟声电工社制造的磁带录音机(1953年就有了)拿了出来。
然后王教授指着那盘大号磁带对着方平安说道:“这里面第一曲第二曲是当时录制的现场版《红梅赞》与《我爱你中国》,后面两曲是我们学校乐队录制的。”
“我们学校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的慷慨与无私,只好先把这设备磁带,还有几盘空白磁带送给你,希望你在空闲的时候能够多多进行音乐创作,为咱们国家的音乐事业添砖加瓦。”
“好说好说…这东西好…有纪念意义。”方平安喜笑颜开,有这玩意没事就能自己录歌玩,总算是在这无聊的时代有点文化娱乐活动了。
“你,真的能作曲,唱歌?”这个时候,杨晓蜜按捺不住了,脸红着问着方平安。
“那当然…手拿把掐的事情!”在杨晓蜜的面前,方平安难得的臭屁了起来。
王主任也来劲儿了:“平安,要不,放着让大家听听?”
于是众人便围着那台机器,接上电以后听了起来。
几女一边听一边揶揄着娄晓娥,问她当初许大茂在她面前唱歌是怎么样的一个感觉,弄得娄晓娥脸蛋通红不敢说话,羞死个人了。
而王主任一边听着一边点头赞叹道:“这文艺汇演是有保障了,平安啊,想不到你还这么多才多艺啊!”
而方平安却皱起了眉头——无它,这录音机倒是能放磁带,但1960年,准确说是1953年产的钢丝录音机,它效果能有多好?
那喇叭声音也是干涩刺耳,连后世9.9包邮的桌面小喇叭都不如。
这让用惯了“好”音响的方平安极度的不舒服。
他明白自己要干啥了,低音炮,音响——村里要搞大喇叭广播站!
要么不搞,要么就搞成最好的!
“平安,你皱着眉头弄啥?怎么了?”
“音质太差…不如现场来一曲……六根…你骑车去厂里把许大茂给叫回来…带上宣传科的乐器…咱们现场来一个——”
“围炉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