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8年4月20日,万历四十六年戊午马年三月廿六。
李国助乘坐仁王号返回永明要塞。
与他一起来的还有考克斯、欧华宇、洪升、何斌,
及平户荷兰商馆的馆长雅克·斯佩克斯。
至于船只,除了仁王号外,自然还有洪升的那艘老闸船,及荷兰商馆的一艘盖伦船。
这个时节还在春季,沿海依然盛行西北风,所以三艘船是一路逆风航行到此的,
导致整个航程的时间比顺风的时候多出了1倍。
这是他们4月10日启航,直到4月20日才到达的原因。
本来按李国助的意思,是想4月1号就启航的。
但明末小冰期大大延长了海参崴周围海域的结冰期,
以至在现代3月左右就开始融冰的彼得大帝湾,
在明末要等到4月左右才开始融冰。
同时,海参崴外港海面结冰的时间也比现代提前了一个月,
现代一般是12月上旬开始结冰,
而在明末却是提前到了11月,甚至可能是10月下旬。
这直接让现代海参崴大约4个月的结冰期延长到了将近6个月。
要不是考虑到这个因素,别说是等到4月10号,李国助甚至想在2月底就出发。
为了实现这个想法,他甚至考虑过先航行到海藻湾。
但关于海藻湾外港冬季不会结冰的事情,
他也只是前世从资料上看到的,不见得就能作准。
更何况就算海藻湾在现代没有结冰期,但明末小冰期可就不一定了。
考克斯之所以会跟过来,是因为去年秋天,
他从南海边地公司收购的柞蚕生丝和丝绸在日本大卖,
不到冬天就被抢购一空,还供不应求。
直接让平户英国商馆净赚了20万两白银!
所以他今年跟过来,是为了收购去年秋蚕产的生丝,
及永明纺织厂在去年秋冬季节织造的丝绸。
如果有皮货的话,他当然也会收购。
至于人参等名贵药材,李国助一般是把最好的优先留给许仪后的医馆,
然后把数量稍多,品质稍次的留给永明要塞的医院。
这两类药材虽然品质好,但李国助基本上是不赚钱的,
一切都是为了平户唐人和南海边地公司职员的健康考虑。
只有剩下数量最多,品质最次的药材,他才会拿去卖钱。
所以考克斯基本上是不会从南海边地公司收购药材的,何况中医他也不是很懂。
廉司南没过来,是不想待不了多久,又要赶路去江户参加德川家康的祭日。
所以他今年是准备参加完德川家康的祭礼后再过来的。
过来以后,他就要做热气球的第一次载人实验了。
本来那是去年就应该做的事情,但是去年只有一个月,时间实在太紧张。
再加上还要指导翁翊皇摸索加工膛线的方法,便只好又把这件事推迟了。
不过去年,他走之前就吩咐过纺织厂,帮他用亚麻布制作热气球。
所以他今年回来以后,是肯定能做这个实验的。
欧华宇跟过来的初衷,也跟考克斯一样,
李国助交给他在长崎和安南试卖的200担生丝和800匹丝绸也是被抢购一空,
在长崎都是供不应求,哪里还有余货运到安南去卖呢?
所以他过来一是想看看永明城,二来也是为了获取柞蚕生丝和丝绸。
历史上,欧华宇是1620年3月去世的,而且他的身体也不好,1616年就病倒过一次。
所以李国助一开始是不想让他跟过来的,免得海上颠簸再给他整出什么病来。
何况他即使不来,柞蚕生丝和丝绸,李国助肯定也是会派人给他送去长崎的,也用不着他花钱收购,
毕竟他现在也是南海边地公司的股东,是在为公司打理长崎的生意及日本到安南的贸易路线。
但后来李国助转念一想,还是把欧华宇带去永明城会比较好。
这样李国助便可以亲自为他调理身体了。
欧华宇之所以会病死,身体不好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心病。
1618年1月,欧华宇的仓库遭到大火,给他和李旦在经济上带来重大的打击。
作为补助,德川秀忠发给他前往越南东京的朱印状,
好友末次平藏也出资200两银子作为本金。
很不幸的是,1618年8月,他的船只在回航的路上因为领航员的失误而沉没,
这使他原本就糟糕的经济状况更是雪上加霜,甚至濒临破产。
为了走出困境,欧华宇拜托考克斯在前往江户时,帮自己向德川秀忠再度申请朱印状,
然而糟糕的是,德川秀忠这次没有同意他的请求。
这可能与德川幕府打算限制英国商贸势力在日本的发展不无关系。
所以他把申请朱印状这件事托付给考克斯这步棋算是走错了,
或许托付给荷兰人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不管怎么说,这一连串的打击都让欧华宇陷入了绝境,
再加上身体本来就不好,才会一病不起,以至撒手人寰。
为了救他的命,李国助早在去年4月就嘱咐李旦,回去日本以后,
要把欧华宇在长崎的生意和他经营的安南的贸易路线纳入南海边地公司的业务,
使他成为南海边地公司的股东,而这些资产经过评估以后,成了10%的股份。
李国助还在去年回去的以后,以盘点公司资产为由,
检查了李旦在平户,及欧华宇在长崎的仓库,
实际上是不动声色地帮李旦和欧华宇排除了仓库的安全隐患,
成功避免了发生在今年1月的仓库失火事件,帮欧华宇和李旦避免了重大经济损失。
这比直接告诉他们,或者委婉地提醒他们都高明的多,
不但达到了目的,也避免了被人以为李国助有什么未卜先知的超能力。
而且去年春节,欧华宇还拿到了一笔可观的分红。
即使1月的仓库失火事件依然发生了,这笔分红也不至于让欧华宇陷入困境,
更不至于让他把摆脱困境的希望都寄托在一次前往安南的贸易之上。
即使8月的船难依然会发生,也不至于让欧华宇陷入绝境。
既然如今心病不会出现了,那么剩下的事情就是调理身体。
让他来永明城由自己亲自照看,总比把他一个人留在长崎好。
毕竟许仪后的医馆是在平户,指望这位老师照看欧华宇,实在是有些鞭长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