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因上次同贾政吵架又打了赵姨娘的事情被贾母罚着禁足了一个月,虽说出来之后收敛了许多,但是心中的怨恨并不曾减少分毫。
本来在院子里看见那个贱妇挺着肚子走来走去已经够怄火的了,好容易出来过个节,还要看着她们那些人假惺惺地母慈女孝。
要不是看在贾母最偏疼的还是宝玉的份上,王氏真不知道自己还要在这里陪个什么劲儿。
她向来不喜贾敏,但是见她在家小住几日就回自己家了,也就所谓的眼不见心不烦了。
本来方氏除了是大房媳妇占尽先机以外,其他地方俱不如自己,家世不如、生孩子不如。
王氏想着就老太太偏疼宝玉这样子,将来分家必定会偏着二房些。
可是谁能想到方氏居然老蚌生珠,又生了一个哥儿,这下两房的子女还势均力敌了。
也难怪她现在上蹿下跳的,又是拉拢贾敏又是在老太太面前表现呢,谁知道她安得什么心呢。
不过好在自己的儿子比她的争气,珠儿去年中了进士,女儿马上也要去采选了。
就凭元春这副容貌品行,给哪个皇子当个侧妃都不为过,最好是太子。
算了,先不同他们一般见识,自己的好日子在后面呢。
王熙凤临走时果然挑走了晴雯,而且如她同贾母所说,大丫鬟还是要有两个为好,又说贾母是最会调理人的,从晚照带的那一群小丫鬟里挑走了一个叫鹦哥的。
在回家的马车上,黛玉看着自己新添的这两个丫鬟很是开心。
问过以后才知道鹦哥比黛玉大三岁,今年六岁了,而晴雯比黛玉大一岁,刚满四岁。
王熙凤看着两个小丫头笑道:“你二人既然已经是我林家的丫鬟了,那就换个名字吧。”
两个小丫鬟乖乖点头。
王熙凤说道:“鹦哥就叫紫鹃,晴雯嘛,这个名字还怪好听的,就继续这么叫吧。”
“紫鹃?”黛玉笑道,“紫鹃和鹦哥都是鸟名,娘,您可真爱用鸟取名字。”
可不是嘛,贾敏身边的四大丫鬟都是鸟的名字,不过这是贾敏的喜好,不是王熙凤的。
若是按王熙凤的喜好,可能就取紫儿、鹃儿之类的了,简单上口。
但是她知道鹦哥就是前世的紫鹃,也知道她会待黛玉忠心耿耿,所以她才会特意把她挑了出来,又取了和前世一样的名字。
只希望她如同前世那般,成为黛玉牢靠的左膀右臂。
紫鹃和晴雯离开了荣国府,知道自己以后就是林家这位小姐的贴身丫鬟了。
虽然她们对这位小姐还不甚了解,但是她长得可真是好看呢。
林家这位姑奶奶待人也和气,想必将来的日子会好过吧。
带着紫鹃和晴雯回府后没多久,宋夫人果真找京中最好的人牙子,挑了十个乖巧可爱的小丫鬟给送到荣国府里去了。
而且也趁机给黛玉又配了两个二等丫鬟,这下黛玉身边的四个丫鬟也就配齐了。
这两个丫鬟的名字是让黛玉自己取的,别看她才三岁半,但是跟着林如海已经认了不少字了。
她看着这两个和她年纪相仿的小丫鬟,一个随了母亲的习惯,取名雪雁,另一个因着身量纤细,便取名为春纤。
贾母收到这十个小丫鬟后,想着黛玉都配丫鬟了,顺势给自己的孙子孙女们也都配上吧,她自留了两个,剩下的便分到各房去了。
方氏选了两个跟了迎春,取名司棋和绣橘。
王氏见此,也就给了探春两个,取名侍书和翠墨。
元春因为马上要参加采选了,如果真的进了哪位皇子府上,也不可能带太多人进去,所以这次的丫鬟也就没给她配。
倒是还给了李纨两个,李纨从家里带来的大丫鬟也快到婚配年纪了,所以她刚好让她们把这两个小的带带,过两年正好顶上,同时也给取了名字为素云和银蝶。
宝玉还小,又是个哥儿,贾母本没打算这么早就给他身边安排人,只是让自己身边的晚照和晴空照顾着,更多还是靠着他的乳母李嬷嬷。
奈何宝玉看见姐姐妹妹们都有了丫鬟,独自己没有,岂肯罢休。
找贾母闹了一场,贾母也就随了他。
果然宝玉挑的第一个人就是贾母身边的花珍珠。
珍珠比宝玉大了三岁,已经算是晚照手底下能用得上的小丫鬟了。
贾母素来也喜她温柔敦厚,心眼儿又实在,照顾宝玉倒也合适,所以就答应把珍珠给了宝玉。
随后宝玉又从林家送来的丫鬟里面挑了几个,他身边的丫鬟倒比姐妹们更为齐备。
过完中秋节,贾家的全部精力就都放在元春采选这件事儿上了。
就连王熙凤也接连推掉了几家的宴请,很是去了荣国府几趟,总想着在元春进宫前,能再和她多说几句。
不过让王熙凤颇感欣慰的是,元春如今的状态和第一次找自己说起采选一事时已经大不相同。
她倒有点像是个即将奔赴战场的女将士,一副斗志昂扬的神气。
王熙凤看着她直乐,虽说好像有点过犹不及了,但是总比她之前抵触进宫要好。
终于到了采选的日子,元春坐着自家的马车到了宫墙外,跟着来接她的姑姑从角门进了宫。
进宫前贾家自是给她请了专门教规矩的老嬷嬷。
元春虽是初次进宫,但除了一点点的紧张之外,倒也稳得住,低眉颔首地跟在姑姑的身后,一下都没有东张西望。
带路的姑姑暗自赞许,都说国公府一代不如一代,但是这个大小姐瞧着倒是个好的。
才走了一半,带路的姑姑突然停住了,只听她说道:“奴婢给太子殿下请安。”
元春迅速抬眼扫了一眼,立刻低头,跟着嬷嬷给对方行了一个礼,恭恭敬敬地说道:“臣女给太子殿下请安。”
“楼姑姑这是带着新来的秀女去集萃宫啊?”只听得一个清雅温润的声音。
楼姑姑回道:“正是。”
太子点点头,继续往前走去,元春只见一角明黄色的衣袍从自己眼前闪过,随之而来的,还有一缕沉水香的味道。
待太子走远,元春听见楼姑姑小声嘟囔了一句“太子殿下怎么会来这儿呢?”
元春心下好笑,人人皆知当今圣上偏疼太子,小小年纪就立为储君。
其他几位皇子成年后都让出宫立府了,而太子却可以在大婚之后继续住在东宫。
他这样的身份,出现在宫里哪个地方不都是正常的嘛。
楼姑姑对元春说道:“咱们继续走吧。”
元春点点头,跟着楼姑姑继续前行,不一会就到了秀女们入住的集萃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