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书店,鸿儒小心翼翼地把刚买的东西放到自行车上。那不仅仅是几本书,更是他精心挑选的精神食粮。他轻轻抚了抚书的封面,确认放稳当了之后,才直起身子。他今天还有一个重要的行程,准备买些东西去看看这孩子姥姥老人家。这些年孩子姥姥帮忙带着孩子,其中的辛苦就像一本厚重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操劳与付出。
他来到城里的百货大楼,百货大楼人来人往并没有让他感到丝毫的慌乱,他的心思全在挑选礼物上。他在糕点区仔细地打量着各种糕点,那一块块精美的糕点仿佛都在诉说着自己的美味。他知道岳母最喜欢吃那种带有枣泥馅的糕点,于是他在众多糕点中精心挑选了一盒包装精致、新鲜出炉的枣泥糕。接着,他又走向水果区,水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他思索着岳父岳母的喜好,最后挑选了几个饱满多汁的水蜜桃和一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想着岳母看到这些礼物时的开心模样,他的嘴角不禁微微上扬,仿佛已经看到岳母脸上那慈祥又喜悦的笑容。
买完东西,他骑着自行车,朝着岳母家的方向驶去。阳光洒在他身上,带着丝丝暖意。一路上,他的心情格外舒畅,那路边的绿树都像是在为他欢呼雀跃,仿佛连风儿都在为他歌唱,轻柔的风声像是一首欢快的小曲在他耳边奏响。
到了岳母家,几个孩子听到声音第一个跑了出来,像一只欢快的小兔子,一边跑还一边欢快地喊着爸爸,那清脆的声音在院子里回荡。岳母也笑容满面地迎了出来,她的眼睛里满是笑意和慈爱。鸿儒一边进门换鞋,一边说道:“妈,您辛苦了,我给您带了些好吃的,还有几本养生的书。”岳母嗔怪着说:“来就来,还带这么多东西。”虽然是嗔怪的话语,但脸上却是藏不住的欣慰与喜悦,眼睛里闪烁着温暖的光芒,就像冬日里的暖阳。
一家人其乐融融地聚在一起,温馨的氛围弥漫整个屋子。鸿儒和岳父岳母坐在沙发上,这种家庭的温馨画面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他们谈论着孩子的成长,从孩子第一次学会走路,那摇摇晃晃但充满勇气的步伐,到孩子第一次开口说话时奶声奶气的发音,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回忆的乐趣;也谈论着生活中的趣事,像邻居家那只调皮的小猫总是爬上屋顶下不来,最后被大家合力救下来的有趣场景。孩子们则在一旁玩耍,手里拿着心爱的小玩具,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那笑声就像银铃一般在屋子里回荡。
午饭时间到了,岳母像往常一样做了一桌丰盛的菜肴。餐桌上摆满了色香味俱全的食物,那散发的香气弥漫在整个餐厅。大家围坐在一起,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光。鸿儒看着岳母忙碌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感激。他看到岳母在厨房里忙碌地穿梭,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每一道菜肴都倾注了她的心血。他知道,岳母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很多,而他也会尽自己的努力,让这个家更加幸福美满。
与岳母谈论起分地之事,岳母身为教师,她的学识就像一座丰富的宝藏。她微微坐直了身子,目光中透着一丝关切,便询问他是否日后要以务农为生。“你寒窗苦读多年,师范毕业,难道就不想教书育人了吗?”岳母的话语里带着一丝疑惑。鸿儒答道,经历那场运动后,他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当时的混乱场景,那一幕幕如同噩梦般缠绕着他,他对教师这一职业心生畏惧,已不敢再登上讲台。
岳母听了鸿儒的话,轻轻叹了口气,目光中透着一丝惋惜。“鸿儒啊,我明白你的顾虑,但那都是过去的事了。”
她微微皱眉,眼神中流露出对往事的回忆,那些回忆虽已远去,但在提及这样的事情时,还是会被触动。“不过人各有志,既然你决心务农,那也要好好规划一番。”鸿儒点点头,“妈,您放心,我虽不当老师,但读书识字还是有用的,我想用科学的方法种地。”
岳母眼睛一亮,“这倒是不错的想法,现在国家也提倡科技兴农呢。”她想到现在科技给农业带来的种种变革,那些现代化的种植方式和高产量的成果,心中觉得鸿儒如果真能这样做,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分地的事情给你家里写信也说说,没准也能帮些忙。鸿儒摇摇头,对他们没有啥期待,不伤害我们就好。
亲身骨肉哪有那么多仇恨,
有时候,来自亲人的伤害,恰似一把锋利无比的刀,每一下的刺痛都深入骨髓,那带来的痛苦比敌人的千刀万剐还要难以忍受,鸿儒对此就深有体会。
当年,就读师范的鸿儒怀揣着对知识的热爱与崇敬,沉浸在中外名着的世界里。在那个充满文化韵味的世界里,孔子的儒家智慧和老子的道家思想如同璀璨的星辰,吸引着他不断探索。他热爱那些蕴含着深刻哲理的文字,在家中也常常回味那些名人名言警句,每一句都像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让他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然而,命运却在这时发生了残酷的转折。他的妹妹,本应是与他血脉相连、最为亲近的人,却做出了令他心碎的举动。在那个特殊的文化运动时期,下乡知青改造成为许多年轻人无法逃避的命运。
在另一种情境下,妹妹的心理活动又是另一番复杂景象。妹妹原本也是个单纯善良的女孩,但周围的环境对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时的社会氛围弥漫着一种狂热与激进,在学校里,同学们之间互相监督、互相揭发的情况并不少见。每一次有人揭露了不符合当时所谓“正确思想”的行为,就会被视为进步的表现,受到表扬甚至奖励。
妹妹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内心逐渐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她看到哥哥沉浸在古典文化和外国名着之中,那些在当时被部分人视为“旧思想”或者“西方腐朽思想”的东西。她开始感到害怕,害怕因为哥哥的行为而使家庭受到牵连。她想,自己和哥哥都生长在普通家庭,如果被判定有问题,整个家庭都会陷入困境。
而且,她的老师们总是在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一切,为了集体的利益,个人应该勇于揭露身边的问题。在这种思想的灌输下,妹妹的内心开始动摇。她看着哥哥对那些书籍如痴如醉的样子,心中既有对哥哥的担忧,又有对自身处境的恐惧。她想跟哥哥好好谈谈,让哥哥不要再接触那些东西,可又害怕哥哥不听她的话,反而会引起更大的麻烦。
于是,在这种矛盾和纠结之中,她逐渐走向了错误的道路。她不断地说服自己,哥哥的行为可能真的是不对的,他应该接受改造,而自己的举报也是为了哥哥好,让他能够更快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这样,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欺骗和内心挣扎中,她最后还是做出了举报哥哥的决定。当她举报的时候,她的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哥哥的愧疚,又有一种为集体做了一件“正确”事情的解脱感。但她不知道,这个决定将会给哥哥带来多么巨大的痛苦,也将永远地刺痛他们之间的亲情纽带。
当鸿儒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他感觉自己的世界仿佛瞬间坠入了无尽的黑暗深渊。他怎么也无法相信,这样的背叛竟然来自于自己的亲妹妹。那是一种深入灵魂的伤痛,每一次回忆起来,都像是在刚刚结痂的伤口上又撒上一把盐,痛得他几乎无法呼吸。这种来自亲人的伤害,就像一根永远拔不掉的刺,深深地扎在他的心中,让他对曾经坚信不疑的亲情产生了巨大的怀疑和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