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什么宫里会吃人,我还以为都是什么铁罗汉活金刚呢,这也不过如此嘛。”芍药失望的摇摇头。
一旁来照顾沈璃的两个宫女也是差点惊掉了下巴,她们入宫时间不算短,还是第一次见敢跟郑贵妃宫里的人撸袖子的。
“真是的,来了也不说有什么事,回头我怎么交代啊。”芍药抱怨着。
两宫女心说你刚刚那样子人家也得敢说话啊。
过了会儿又有嬷嬷来催,来问沈璃为何还不开始作画。
“我家主子在休息,谁也不见。”芍药不管谁来了就这一句话,态度谦卑但坚决。
“小小侍女敢在贵妃宫中撒野,来人,给我押起来。”掌事太监带着一众太监赶到,几个小太监拿着绳子便要动手。
芍药淡淡看了这些人一眼:“除非你们杀了我,不然谁也别想进去,我不会束手就擒,有本事你们就上来试试。”
这次连掌事太监都犹豫了,这要是闹出人命来可不好收场了,无论是沈家还是顾长安都不是他们能招惹得起的。
如果这是贵妃娘娘下令他也不必忌惮了,只是贵妃娘娘刚被太后传召了去,目前局势不明,他还真不大敢做主。
宫女嬷嬷们也是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办,她们习惯了弯弯绕绕的手段,是真没见过上来就要拼命的。
而且芍药看起来就是练家子,打起来指不定谁吃亏呢。
好汉不能吃眼前亏。
“别冲动,有什么好说好商量不是,我们已经等了一个时辰也不差再等会。”一个嬷嬷出来打圆场。
那掌事太监也觉得不该冲突下去,如今有了台阶立马道:“行吧,我也不与你这小丫头一般计较。”
芍药见人走了,规规矩矩的行了一礼,心里却是瞧不起这些人。
这不就是欺软怕硬的纸老虎嘛,遇到小姐和沈家还是怕的,话说回来如果小姐的脾气没那么好,可就是真老虎了。
“小姐,您醒了?”芍药本是悄悄进到内室,结果就看到沈璃坐在榻上看书,竟是早早就醒了。
“定是外面那些人吵到您了,这要不是皇宫婢子早就打得他们闭嘴了。”她反应过来,气呼呼的道。
沈璃笑了笑:“不错,知道分寸了。”
“小姐您说真的吗?”芍药面露惊喜,从来就没人夸过她有分寸,都是说她性子急鲁莽没心眼的。
“当然。”沈璃表情真诚:“不过下次如果看着打不赢千万不能死心眼,该跑还是要跑的。”
她觉得还是有必要嘱咐一声,这孩子哪哪都好就是胆子太大,让她刺杀皇帝都不会手软的主儿。
“哦,是,婢子记下了。”芍药认真的点着头,小姐说的话她都有认真记。
沈璃放心了些。
“对了小姐,那些人让您醒了便去主殿作画呢。”芍药转发。
“嗯。”沈璃淡淡翻了页书,以她的耳力听到这些并不难。
“小姐您什么时候去?婢子准备一下。”
“不去,不用准备。”
“小姐不想早些画好早些离开吗?”芍药甚至都觉得这样不妥。
沈璃上一世就是这样的,为了早早离开没日没夜的画画,吃不好睡不好又消耗大量心血,整个人都虚了不说还没捞到一点好处。
她才不会重蹈覆辙。
“画画总要静下心来慢慢画,不急在一刻。”沈璃声音古井无波,任谁也看不出她心里早已经打好了算盘。
“哦,这样啊。”芍药似懂非懂的挠挠头,见自家小姐这般淡然她想是不是形势没有那样严峻,大家多虑了吧?
沈璃嘴角上扬,这便是她叫芍药来的目的,若是连翘此刻必然是要劝劝她的。
毕竟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当朝宠妃、最受宠的皇子生母,能不得罪还是不得罪的好。
半个时辰之后郑贵妃回了宫,素梅再来偏殿气势硬气了不少。
“顾夫人,贵妃娘娘请您移步正殿,该开始作画了吧。”素梅是憋了一口气过来的,刚进门便神情不善。
芍药见状也是气鼓鼓的瞪回去,敢给自家小姐甩脸色,活腻了吧。
沈璃仍旧气定神闲的在看书,仿佛没见到这么一个人进来,正当素梅气得打算再次开口的时候沈璃翻过了书页,这才道:“去是可以去,只是暂时没什么想法,不能动笔。”
“没什么想法是什么意思?”素梅抓到话里的文章,顿时质问:“你是觉得贵妃娘娘不够貌美?”
芍药拳头都握了起来,这宫里的人怎么开口就是冤枉人呢。
“素梅姑娘既能言之凿凿的说出此话,看来是很懂画了?”沈璃反问。
“我自是不懂的,但……”
“不懂为何无端揣测?”沈璃打断她的话,声音中已然带几分凉意:“还是说素梅姑娘早在心里就觉得娘娘不美?”
素梅肉眼可见的慌了:“顾夫人,你这是颠倒黑白,我没这个意思。”
“是非黑白本就不是你一家之言,怎得我说便是颠倒?”沈璃扔下书,倾身看着站在榻下的她:“看来是习惯了冤屈旁人,不容他人辩白置喙了。”
“不是……我没有……”素梅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怎么一转眼自己又多了一项罪名。
“在这深宫是谁给你的胆子来构陷命妇,岂不知如此会影响前朝安定,这般狼子野心是要造反不成?”沈璃难得面沉似水,声音严厉。
素梅汗都下来了,她本以为芍药不讲理不好对付,谁知道这讲理的更不好对付,沈璃要将这番话说给陛下,她这脑袋可能要搬家十次了。
“顾夫人,奴婢知错,奴婢这就去向贵妃娘娘回禀您的想法,告辞告辞。”她匆匆行了一礼后赶快溜了。
她总算知道陛下为什么不能轻易换太子了,这些读书人是真惹不起,执意和他们对着干恐怕要被写出无数罪名来,千古暴君也说不准。
现在想想沈璃那些话她都后怕,这人还是少得罪的好,顶多回去和贵妃添油加醋的告告状。
她不信贵妃娘娘还治不了一个小丫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