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宫那幽深的宫道尽头,一处静谧的偏殿内,太监刘公公正半躺在软榻上,悠闲地喝着茶。一旁的小太监小李子小心翼翼地伺候着,时不时为刘公公添上茶水。
这时,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气喘吁吁地说道:“刘公公,大事不好啦!听说圣妃娘娘召集众将领,带人劫了敌人的粮草营,大获全胜呢!可这还没完,圣妃娘娘还下令让士兵们自己开荒种田,种植粮食!”
刘公公手中的茶盏猛地一顿,滚烫的茶水溅到了手上,他却浑然不觉,脸上满是震惊与愤怒。(眼睛瞪得滚圆,脸上的肌肉微微抽搐 )“你说什么?圣妃竟然让士兵去种田?荒唐,简直荒唐至极!”他怒目圆睁,将茶盏重重地拍在桌上,茶水四溅。
(气得站起身来,在殿内来回踱步,口中念念有词 )“这些士兵乃是保家卫国的栋梁,是要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怎能去做那泥腿子干的农活?土地向来是老百姓、农民该管的事儿,圣妃这是要倒反天罡啊!”刘公公越想越气,胸膛剧烈地起伏着。
小李子吓得脸色苍白,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刘公公猛地停下脚步,看向小李子,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咬牙切齿地说道 )“小李子,明日一早,我便要去面见圣妃,与她理论一番!这事儿绝不能就这么算了!”
小李子犹豫了一下,小心翼翼地劝道:“公公,圣妃娘娘如今立下大功,风头正盛,您……您这贸然前去,怕是……”
刘公公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厉声道 )“怕什么!我刘公公在这宫中这么多年,什么风浪没见过?圣妃此举实在是有悖常理,我若不站出来,难道任由她胡来?”小李子赶忙低下头,不敢再多言。
这一夜,刘公公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躺在榻上,望着窗外的月光,思绪万千 )他心中不断盘算着见到圣妃后该如何措辞,如何才能让圣妃改变主意。
他想到了先从祖宗规矩说起,强调自古以来士兵的职责便是征战沙场,保家卫国,从未有过让士兵种田的先例。(皱着眉头,在脑海中预演着对话 )再从国家局势出发,如今战事频繁,若士兵都去种田,谁来抵御外敌?一旦敌军来袭,后果不堪设想。
(又想到圣妃可能会以粮草供应困难为由反驳,便思索着应对之策 )刘公公觉得自己必须强调后勤补给自有专门的部门负责,不应让士兵分心。况且,让士兵去种田,岂不是降低了他们的身份,有损军队的威严?
就这样,刘公公在脑海中反复斟酌着每一句话,每一个理由,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才稍稍眯了一会儿。
清晨,刘公公早早起身,精心整理好自己的衣装,头戴乌纱帽,身着青色太监服,手持拂尘,一脸严肃地朝着圣妃的寝宫走去。小李子小跑着跟在后面,心中满是担忧。
来到圣妃寝宫前,门口的宫女太监们见刘公公气势汹汹地前来,都纷纷行礼。刘公公微微点头,径直走向宫门,对守在门口的宫女说道:“去通报圣妃娘娘,就说刘公公求见,有要事相商。”
宫女不敢怠慢,急忙进去通报。不一会儿,宫女出来,恭敬地说道:“刘公公,圣妃娘娘有请。”刘公公冷哼一声,昂首挺胸地走进殿内。
圣妃正坐在殿中的软榻上,看着手中的军报,见刘公公进来,微微起身,微笑着说道:“刘公公今日怎么有空过来?”刘公公却没有像往常一样恭敬行礼,而是板着脸,(大声说道 )“圣妃娘娘,老奴今日前来,是有件事实在是不吐不快!”
圣妃微微一愣,看着刘公公严肃的神情,心中大概猜到了几分,却依旧保持着温和的态度,说道:“刘公公请讲,本宫洗耳恭听。
在金碧辉煌却透着丝丝压抑的御书房内,圣妃正与几位将领商讨着后续农耕计划的细节,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众人身上,映出一片忙碌而有序的景象。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且略显凌乱的脚步声,紧接着,太监刘公公不顾阻拦,气势汹汹地闯了进来。
刘公公平日里那副谄媚的面容此刻全然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焦急与愤懑。(他双目圆睁,瞪着圣妃,额头上青筋暴起,呼吸也因激动而变得急促 )他甚至忘了平日里在圣妃面前应有的礼数,站定后便大声说道:“皇后娘娘,哦不,如今是元帅皇后,老奴实在是忍无可忍,不得不来向您进言!”
圣妃微微皱眉,抬起头来,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但还是强压下情绪,温和地说道:“刘公公,何事如此慌张?这般莽撞闯入,成何体统。有话慢慢说便是。”
刘公公却丝毫没有缓和的意思,(他向前迈了一步,挥舞着手中的拂尘,提高了音量 )“皇后娘娘,士兵们是用来打仗的,不是用来种庄稼的啊!种庄稼那是老百姓的事情,何时轮到这些当兵的来做这等粗活?这传出去,岂不让天下人笑话!”
圣妃身旁的将领们听到刘公公这番言论,脸上都露出了不满的神色。但圣妃依旧保持着镇定,她轻轻摆了摆手,示意将领们稍安勿躁,然后看向刘公公,说道:“刘公公,本宫让士兵们参与农耕,自然是有本宫的考量。如今局势复杂,粮草供应时常吃紧,让士兵们自行耕种,也是为了长远之计。”
刘公公却不以为然,(他冷哼一声,脸上满是不屑 )“皇后娘娘,自古以来,各司其职乃是常理。士兵的职责便是保卫家国,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这耕种之事,向来是农民的本分。老奴在宫中这么多年,从未听说过让士兵去种田的道理。若是开了这个先例,往后怕是要乱了规矩,失了章法。”
说罢,刘公公挺直了腰板,双手抱在胸前,一副理直气壮的模样,仿佛自己所言皆是不可辩驳的真理。
圣妃微微叹了口气,起身走到刘公公面前,神色凝重地说道:“刘公公,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当下我们面临的局势极为严峻,敌军虎视眈眈,四处截断我们的粮草运输路线。若仅依靠百姓耕种来供应大军粮草,一旦运输环节出了问题,前线将士便会陷入断粮的困境,那后果不堪设想。”
刘公公听了,眉头皱得更紧,但还是嘴硬地说道:“即便如此,也不该让士兵去做这等下贱之事。堂堂将士,怎能放下手中的兵器,拿起锄头去种地?这不是折损我军士气吗?”
圣妃摇了摇头,耐心地解释道:“刘公公,你误解了。让士兵们参与农耕,并非是贬低他们,而是一种战略安排。平日里,士兵们训练之余参与耕种,不仅可以增加粮草储备,还能让他们更加了解这片土地,增强归属感。而且,这也能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于战事而言,并无坏处。”
刘公公依旧不依不饶,(他跺了跺脚,急得额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 )“皇后娘娘,就算如您所说,可士兵们去种地了,谁来操练?谁来应对敌军的突然袭击?万一在耕种期间敌军来袭,难道让那些满身泥土的士兵仓促应战?”
圣妃看着刘公公,目光坚定地说道:“刘公公,本宫早已考虑到这一点。我们会合理安排士兵的训练和耕种时间,确保军事训练不会落下。而且,在营地周围我们也会加强警戒,布置岗哨,一旦有敌军动向,便能及时应对。”
接着,圣妃放缓了语气,说道:“刘公公,你在宫中多年,应当明白,凡事都要权衡利弊。如今让士兵参与农耕,虽看似改变了他们原本的职责,但从长远来看,却是保障大军粮草供应、稳定军心的良策。只有解决了粮草之忧,我们的将士才能在战场上无后顾之忧,奋勇杀敌,保卫家国。”
刘公公气得脸色铁青,胸脯剧烈起伏,(他双目圆睁,眼中仿佛要喷出火来,牙关紧咬,腮帮子都鼓了起来 )猛地一甩衣袖,头也不回地大步迈出元帅营帐。
出了营帐,外面的阳光刺得他眼睛生疼,可这丝毫没有减轻他心中的怒火。(他手里紧紧攥着拂尘,指节都因用力而泛白,脚步急促且沉重,每一步踏在地上,都扬起一小片尘土 )跟在他身后的小李子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只能一路小跑着勉强跟上他的步伐。
路过营帐旁站岗的士兵时,刘公公那充满怒意的眼神扫过他们,仿佛这些士兵也成了他愤怒的对象。(士兵们被他这凶狠的眼神吓得一颤,原本笔直的身躯更加僵硬,目不斜视,心里却暗自揣测着刘公公为何如此生气 )
“哼!”刘公公冷哼一声,加快了脚步,嘴里还低声咒骂着:“简直是乱了套,这成什么样子!”(那恶狠狠的语气,就好像在诅咒着这场他坚决反对的士兵农耕计划 )
一路上,遇到的太监宫女们见刘公公这副气势汹汹的模样,纷纷远远地就避让到一旁,低着头,连正眼都不敢瞧他一下。(大家都知道刘公公此刻心情极差,谁都不想触这个霉头 )
刘公公径直朝着自己的住处走去,心里盘算着,回到住处后,立刻修书一封,派人快马加鞭送给皇上,一定要让皇上好好管管这事儿,绝不能任由圣妃把军队搞得不伦不类。(想到这儿,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脚步也愈发坚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