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八路军胜了,那他们的声望必将如日中天,到时候我们更加难以压制。”
文雅官员分析道,“若他们败了,小鬼子势必会更加嚣张,我们的地盘和利益也会受到更大的威胁。”
“那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是好?”一位面容阴沉的老者开口问道。
“依我看,我们不妨坐山观虎斗。”文雅官员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等他们打得两败俱伤之时,我们再出手收拾残局。
到时候,既能削弱八路军的实力,又能在这段时间暗暗积蓄力量,给小鬼子致命一击。”
“在这段时间内,我们跟鹰酱的谈判十分顺利,取得了二十个鹰械师的武器装备支援……”
“哼,说得轻巧。”军装将领冷笑一声,“万一八路军真的赢了。
我们岂不是错失了一个打压他们的好机会?”
“到那时,我等难道要乖乖束手就擒不成?”
“将军莫急。”文雅将领微微一笑,“我们还可以在暗中做些手脚。
比如给八路军提供一些虚假的情报,或者适时切断他们的物资供应。
这样一来,他们想要赢,可就难上加难了。”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然而,就在这时,一位一直沉默不语的年轻将领突然站了起来。
“诸位,我觉得这样做太过短视。”年轻将领目光坚定地说道。
“如今国家危难之际,我们本应团结一致,共同对抗外敌。
可我们却在这里算计自己人,这岂不是让亲者痛、仇者快?”
“放肆!”刚刚的老者猛地一拍桌子。
“你一个小小的将领,也敢在这里大放厥词?
我们这么做,也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着想。”
“可是,真正的利益应该是打败小鬼子,恢复我华夏的尊严和领土完整。”
年轻将领毫不畏惧地说道,“而不是在这里勾心斗角,消耗自己的力量。”
“你……”老者气得浑身发抖,却一时语塞。
“好了,好了。”文雅官员连忙打圆场道,“大家都是为了国家好,只是看法不同而已。
不如这样,我们再好好商量商量,看看有没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
“哼,还有什么好商量的?”军装将领不屑地撇了撇嘴,“要我说,就直接按原计划行事,别管那么多。”
“不行,我坚决反对!”年轻将领再次站了出来,“我们不能做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我建议,我们应该派人与八路军接触,看看能不能达成某种合作,共同对抗小鬼子。”
“合作?与八路军合作?”老者瞪大了眼睛,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我们与八路军势同水火,怎么可能合作?”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年轻将领坚定地说道,“在国家大义面前,一切恩怨都应该暂时放下。
只要我们能够团结一致,共同对抗小鬼子,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众人听了,都陷入了沉默。
他们虽然知道,年轻将领的话并非没有道理。
然而,要让他们与八路军合作,却并非易事。
毕竟,他们各自身后可是代表着一方的利益。
而他们背后的支持者是万万不会……
“行啦!”就在这时,稳坐上方的那位终于发话了。
他目光如炬,扫视着在座的每一个人,声音低沉却充满威严。
“都别吵了,眼下局势紧迫,容不得我们在这里内耗。”
众人顿时安静下来,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位一直沉默却掌控着全局的核心人物。
“文杰说得没错,在国家大义面前,个人的恩怨、派别的利益都该暂且放下。”
他缓缓起身,踱步到窗前,望着窗外阴沉的天空,仿佛看到了那烽火连天的战场。
“小鬼子在咱们的土地上肆虐多年,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咱们华夏大地满目疮痍,百姓流离失所。
如今八路军提出与关东军大决战,这是关乎民族存亡的关键一战。
若我们还在这勾心斗角,互相算计。
那最终得利的只会是小鬼子,受苦受难的依旧是咱们的老百姓。”
他转过身,见在场有人想要起身反驳,则继续解释道。
“事实上,自从这个全国明码通电发出来,咱们就已经没得选了。”
“不管咱们是置之不理,又或者是坐上观壁,都将失去天下民心。”
“如今我们唯一能做,且正确的选择只有一条,那就是不仅要参战,而且还要打出我军的威风来!”
“参?参战?!!”此言一出,在场众人无不惊愕失声,不少人甚至惊得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在踏入这场会议之前,他们心中设想过无数种可能,却唯独没料到会是这样的抉择。
“没错,参战!”长官目光坚定,斩钉截铁地说道,那声音仿佛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八路军已然向全国发出通电,号召全民奋起抗战。
若我们此时退缩不前,必会遭天下人唾弃。
而且,倘若我们按兵不动,一旦八路军获胜,我们便会陷入被动局面。”
军装将领眉头紧锁,满脸的不情愿,他犹豫着开口:“可是,如今我军主力皆在长江以南。
想要北上,势必要穿越沦陷区,而且还得和他们并肩作战,这……这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嗬!谁说我们要跟他们并肩作战了?”那位双眼微眯,仿佛一切都尽在掌握中。
“他可以有《大原宣言》,我们为何不能有《山城宣言》?”
“他们可以凭借民意裹挟随意停战,我们为何不可?”
“穿越沦陷区又如何?我反倒希望他们能动手,那样反而能给我们足够的借口!”
这一刻,站在高台之上的长官,意气风发,豪情万丈。
“我们不仅要派兵北上参战,还要派兵南下,甚至进军中南半岛!”
“最新情报显示,小鬼子在中南半岛势如破竹,约翰牛、高卢鸡等国的殖民军队在那里节节败退。
若我们此时出兵,既能在国际舞台上彰显我华夏的军威。
又能趁机扩大我们在中南半岛的影响力,获取更多的战略资源。”
众人听闻,心中皆是一震。
他们万万没想到,长官竟有如此宏大且深远的战略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