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藤田一郎的急迫催促下,电报员迅速接通了电台,手指飞快地在键盘上敲击,向泉阳方面发送出紧急求援的电报。
藤田一郎这才匆匆穿上裤子,神色凝重地转向指挥部值班的副官,急声问道:“目前战况如何?土八路来了多少人?”
副官急忙回答道:“大队长,土八路已经从三面发动了猛烈攻击,火力异常强大,我们的外围防线已有多处被突破。
根据初步侦查,土八路的人数远超过我们,至少有三四千人,具体数字还在进一步确认中。”
藤田一郎闻言,脸色更加阴沉,心中暗自盘算:既然至少是三四千人,那多的话,也有可能有八九千,甚至一两万人。
他意识到,这次土八路是有备而来,目标很可能是王家寨铜矿丰富的黄铜资源,用以制造子弹。
“报告大队长,泉阳回电了!”电报员的声音打断了藤田一郎的思绪,他连忙接过电报,快速浏览起来。
电报内容简短而明确:第四混成旅团已启程增援,务必坚守阵地至少一到两个小时,利用地形构筑防御,拖延敌军直至援军到达。
藤田一郎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些,他转头对副官和手下说道:“这是个好消息,第四混成旅团正在赶来增援。
我们必须坚守阵地,等待他们的到来。
泉阳城距离我们不到一个小时的路程,他们很快就会赶到。”
他顿了顿,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传令下去,让所有人都知道援军正在路上。
告诉他们,只要我们能坚守住阵地,利用铜矿内部复杂的地形和建筑构筑起坚固的防御,就一定能够拖延住土八路,等待援军的到来。
这是一场关乎我们生死存亡的战斗,每一个人都必须全力以赴!”
随着藤田一郎的命令下达,指挥部内顿时忙碌起来,一道道命令迅速传达至铜矿的各个角落。
鬼子士兵们开始更加紧张地构筑防御工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障碍物和掩体,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恶战。
而藤田一郎则站在指挥部窗前,凝视着外面火光冲天的战场,心中默默祈祷着援军的快速到来。
……
在泉阳城内的鬼子指挥部,气氛异常紧张。
第四混成旅团的团长平陆勇夫,面色凝重地审视着手中来自王家寨铜矿的紧急电报。
电报内容简短而紧迫,请求立即增援以对抗大规模的八路军进攻。
平陆勇夫放下电报,紧锁眉头。
他深知王家寨铜矿不仅拥有丰富的黄铜资源,更是该区域的关键战略要地。
如今,八路军猛烈的攻势让铜矿岌岌可危,形势不容乐观。
“八路军此次行动绝非简单袭击,”平陆勇夫沉声分析道。
“他们人数众多,火力凶猛,显然是蓄谋已久。
他们的目的不仅是破坏铜矿设施,更是企图夺取珍贵的黄铜资源。”
参谋长点头附和:“旅团长分析得透彻。
八路军显然是想夺取铜矿控制权,以获取黄铜制造子弹。
幸亏旅团长英明,提前将大部分黄铜安全转运回城。
如今铜矿所剩黄铜不多,仅有两三吨而已。”
尽管黄铜大部分已转运,但平陆勇夫脸上的凝重并未减轻。
他清楚,王家寨铜矿的战略地位依然举足轻重,绝不能落入八路军之手。
“即便只剩两三吨黄铜,也绝不能让土八路得逞!”
平陆勇夫斩钉截铁地说道,“立即集结部队,全速驰援王家寨铜矿。
同时,通知藤田一郎大队长,让他们坚守阵地,援军即刻就到。”
随着命令下达,指挥部内顿时忙碌起来。
士兵们迅速整装待发,车辆和武器也迅速准备就绪。
然而,参谋长却在这时提出了一个关键的担忧。
“旅团长阁下,八路军明知王家寨距离泉阳仅不到一小时路程,却仍然发动进攻。”
参谋长分析道,“他们很可能在半路设下伏兵,企图对咱们旅团展开伏击行动,打咱们一个措手不及。”
平陆勇夫闻言点头,“你的担忧很有道理。八路军必定会在途中设伏阻击我们。
但他们的目的并非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而只是想拖延我们支援王家寨铜矿的步伐,为他们夺取铜矿创造有利条件。”
他随即下令:“整个旅团按照132的编制行动。
秋田大队作为先遣队先行出发,沿途搜索并清除可能存在的伏兵。
主力部队紧随其后保持适当距离以便及时支援。
部队的最后则由山本大队和铃木大队负责断后,确保后路安全防止八路军从后方偷袭。”
平陆勇夫的命令清晰而果断,透露出他对战局的深思熟虑和坚定决心。
随着他一声令下整个第四混成旅团迅速行动起来,士兵们紧急集合,运兵卡车和火炮也迅速调动起来。
在紧张的备战气氛中,部队浩浩荡荡地开出了泉阳城,向着王家寨铜矿的方向急速前进。
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尽快解围铜矿,全歼土八路。
……
就在第四混成旅团急匆匆地赶往王家寨铜矿的途中,386旅的伏击部队已经严阵以待,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主力771团、警卫团以及772团,巧妙地利用“品”字形布局,在鬼子必经的山坡密林中设下了埋伏。
他们借助茂密的树木和复杂的地形,精心构筑起坚固的防御阵地,只等着鬼子自投罗网。
伏击战的总指挥,旅长大人,此刻正站在高处,用望远镜密切监视着山路的每一个动静。
他身旁,通讯兵正紧锣密鼓地传递着最新的侦察情报。
“旅长,最新消息,”通讯兵迅速汇报道,“鬼子的第四混成旅团已经出动,目前正在全速向我们这边赶来。”
“他们的部队由秋田大队作为先遣队走在最前面,主力部队紧随其后,保持了一定距离。
最后由山本大队和铃木大队负责断后……”通讯兵详细解说着鬼子的行军布局。
旅长微微颔首,这样的编队既保证了行军速度,又能在遇袭时迅速组织起有效的反击。
但他对自己的部队,特别是警卫团充满了信心,相信他们能给鬼子一个迎头痛击。
“他们离伏击圈还有多远?”旅长沉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