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皇甫嵩更加看重宇文成都,就连一同出征西凉的董卓也对宇文成都欣赏不已。
武将出身的董卓当然也想拥有如此猛将,便多次想方设法拉拢宇文成都,但宇文成都都不为所动。
董卓失望的同时,心中更加欣赏宇文成都了。
……
大殿之上
既然西凉前线有了如此大捷,刘宏当然少不了对他们的加官进爵,当即就对皇甫嵩等诸将进行了一定的封赏,其中宇文成都荣升为破虏将军。
原本的历史上,皇甫嵩没有在短时间内击败韩遂等人,刘宏后面又改派张温去西凉接替皇甫嵩。
但现在宇文成都的出现,斩杀北宫伯玉,则是彻底逆转了整个历史。
不过,张温还是被刘宏派去西凉助阵。
一来是让张温带着物资去劳军,二来是又加派了一支兵马前去西凉,要皇甫嵩以最快的速度,彻底消灭韩遂等人。
只不过西凉捷报带来欢喜,刘宏还没有高兴多久,又一份来自河东郡的急报送到他的手上。
刘宏看完河东郡的急报之后,脸色瞬间一黑,众人瞬间意识到情况不妙。
刘宏直接把这份急报扔在了地上,大骂一声道:“可恶的黄巾贼子!朕早要将这群黄巾贼子挫骨扬灰!”
文武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见刘宏面色不善,没有一个人敢上前问刘宏是怎么一回事。
最后,只有大将军何进硬着头皮出列,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这是发生什么事了?”
刘宏撇了一眼张让,张让立刻会意,捡起刘宏扔在地上的急报,先众人读了一遍。
原来,离洛阳不远处的河东郡再次爆发了规模不小的黄巾起义。
黄巾余部郭太联合杨奉、韩暹等人在河东郡的白波谷聚集了万余人发起叛乱。
与此同时,弘农郡的黄巾将领张白骑也率领着数千人前往河东郡,响应郭太、杨奉等人的起事。
一时间,双方人马在河东郡势如破竹,连连攻下河东数城,兵锋威不可当。
河东太守见情况越来越严重,已经不是自己能控制住的,便急忙上表朝廷,请求派遣大军前来支援。
按理来说,仅仅不过万余的黄巾军,还不至于让刘宏如此暴怒不已。
但令他头疼的是这次黄巾军起事的地点在河东郡,才是最为要命的。
河东郡的位置在洛阳上方,又临近三辅之地,三辅之地一过就是西凉。
万一河东郡的黄巾军做出什么惊人的举动,既然影响到西凉前线的战事,又能威胁到洛阳。
当然以黄巾军一万多人的规模肯定打不进洛阳城,但有着一万多人的叛军就徘徊在附近,刘宏肯定是不放心的。
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刘宏立刻让百官公卿选出挂帅的人,力求最快速度解决河东郡的黄巾军,决不能让这支黄巾军干扰到西凉前线的局势。
朝会之上,许多大臣纷纷推荐当初平定黄巾之乱的大功臣之一的河南尹朱儁,让朱儁带兵前去平定河东之乱。
但就在此时,十常侍张让却提出了反对意见,说道:“陛下,河东郡虽然情况危急,但洛阳才是重中之重。”
“老奴认为西乡侯(朱儁)应该留守在洛阳,以防有黄巾贼的调虎离山之计。”
刘宏沉思片刻,认为张让说得有道理,河东郡再重要,也不如洛阳重要,问道:“你说得不错,朱卿这河东郡你还是不要去了,和大将军一同留守,以防不测。”
接着刘宏看向众人,再次问道:“不知道谁愿领兵前往河东郡,剿灭这伙叛军?”
大殿之上的百官公卿开始议论纷纷,但就是没有举荐出一个像样的人来。
这时,十常侍的赵忠看到张让投来的眼色,瞬间领悟了,便进言道:“陛下,老奴推荐一个,一定能够剿灭黄巾贼。”
百官公卿一听,赵忠要推荐人领兵出征,都安静了下来。
有些官员认为十常侍能推荐什么人才,在心中默默盘算着,不管赵忠推荐谁,都要站出来反对。
只是只听赵忠缓缓开口说道:“陛下,昔日北平侯在讨伐黄巾之乱中屡立战功,得到了不少人的夸赞,不如就派北平侯前往河东郡平叛。”
那些原本要反对的官员,话都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继而把目光看向何进。
这是什么情况?
宦官推荐外戚的人出征?
刘宏闻言,眉头不着痕迹地一皱,他不看向推荐张禟的赵忠,反而看向一旁默不作声的张让。
结合张禟和张让的矛盾,这不得不让刘宏联想到什么。
军政大事,可不是张让公报私仇的地方。
刘宏这一系列的反应,使得张让有些措手不及,仿佛心事被戳穿了一样。
张让当然希望张禟死,但是这一次真的冤枉张让了。
张让乃至十常侍的权力都是来自皇权,如果皇权倒台了,他们也就玩完了。
所以,张让是希望张禟挂帅出征,在河东郡跟黄巾军打上几个月后,再把黄巾军给平定了。
张让他们就趁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想办法让人替了张禟虎贲中郎将的位置。
没办法,虎贲中郎将这个位置对于皇宫来说实在太重要了,不仅手握兵权,还负责皇宫里面的戒备。
所以,张让不希望虎贲中郎将这个位置是跟自己有矛盾的张禟来担任,随便换个其他人来都行。
就在刘宏举棋不定的时候,朱儁却在此刻出列,朗声道:“陛下,臣也推荐北平侯率军前去讨伐河东的黄巾余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