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据推行内阁制度的第二日,大汉传媒旗下的各个报纸便通篇报道了新的政策。
《长安日报》在头版头条以醒目的大字刊出:“惊天变革!陛下推行内阁制,全新朝堂格局初现”。
报道中详细阐述了内阁制的架构与运行机制,着重提及刘据启用苏武为内阁首辅,霍光为次辅,魏相、徐卫、金傅和刘细君一同入阁的决定。
文中评价道:“陛下此举,实乃高瞻远瞩。新内阁汇聚各方英才,苏武出使匈奴,气节为世人敬仰;霍光精明干练,理政经验丰富;魏相沉稳,徐卫果敢,金傅忠诚。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刘细君郡主作为我大汉首位入朝理政的女子,入阁参政,打破了传统朝堂的壁垒,为我大汉女子树立了榜样,此举必将推动内阁制顺利施行,开启大汉盛世新篇章。”
《长安晚报》则以“朝堂革新,内阁起航”为题进行报道。
文章不仅解析了内阁制对大汉政务处理效率提升的潜在作用,还深入分析了各位内阁成员的优势。
在谈及刘细君时,这样写道:“刘细君公主饱读诗书,见识不凡,功绩卓着。虽为女子,却胸怀天下。其入阁之举,不仅是对女子才华的认可,更预示着我大汉女子将在朝堂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展现巾帼风采。”
而《大汉女子日报》更是以刘细君入阁为契机,大篇幅报道了这一事件。
“女子参政,朝堂焕新——刘细君郡主荣入内阁”的标题格外醒目。
报道中满是对刘细君的赞美与期许。
文中高呼:“今日,刘细君郡主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这是我大汉女子的骄傲,相信在郡主的引领下,会有更多女子投身国家事务,巾帼不让须眉,共同推动大汉繁荣昌盛。”
消息一经传开,长安城内民众议论纷纷。
在市井街头,众人聚在一起,谈论着内阁制的变革。
一位老者捋着胡须,感慨道:“这新内阁的人选,都是有真才实学的。苏武大人的气节,那是没得说,定能带领内阁做出一番大事业。只是,让女子入阁,这可是破天荒头一遭啊。”
旁边人接过话茬:“您可别小瞧了刘细君郡主,听说她学问极好,功绩颇丰,见识也广。女子参政,说不定能给朝堂带来不一样的思路,把国家治理得更好呢。”
女眷们也不甘落后,在闺阁之中、庭院之内热议此事。
“刘细君郡主太了不起了,她能入朝理政,往后咱们女子也有了盼头。说不定以后,咱们也能为国家出份力。”
“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往后咱们可得多读书,说不定哪天也能像郡主一样,施展自己的才华。”
一时间,长安城的女子们读书识字的热情高涨,都盼望着能有朝一日,像刘细君一样,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展现自己的价值。
摩揭陀国的王宫内,鎏金烛台将殿内照得通亮。
汉武帝刘彻正手捧书卷研读,近看赫然便是《大汉天子理论思想总结》,正是之前董仲舒编纂的路局言行总结。
这时一名信使大汗淋漓,单膝跪地呈上密函。
刘彻放下竹简,展开密函,烛火闪烁间,他的脸色愈发凝重。
“据竟取消丞相制度,推行内阁制?”刘彻眉头紧蹙,低声自语,眼中满是诧异,喃喃道:“虽然他有了自己的主张,但此事未免操之过急。”
不过当信使谈及近日朝堂上发生的事情时,刘彻不禁点头,按赞刘据能够隐忍不发,最终毕其功于一役,借由田千秋和陈文锦一事彻底取消丞相制度。
随机刘彻起身,双手背在身后,在大殿内来回踱步,脚步声在空旷的殿内回响。
此时,董仲舒、李广、霍去病恰好前来拜见。
刘彻将密函递给他们,问道:“你们对此事有何看法?”
董仲舒双手接过密函,细细研读后,拱手说道:“陛下,丞相制度自高祖开国便已确立,历经数代传承,早已根深蒂固,维系着朝堂与社稷的稳定。贸然取消,恐引发朝堂动荡,动摇国之根基怕是……”
但他又不禁想我刘据从来都不是无的放矢,再细想内阁制,董仲舒不由得眼神一亮。
他抬头看了刘彻一眼,之间对方也默契的朝他看来。
李广微微皱眉,抱拳道:“董大人所言极是。如今大汉边境时有战事,丞相能有效统筹各方资源,保障后勤补给。若推行内阁制,成员间意见不一,决策拖沓,恐延误战机,对边疆战事不利。”
霍去病道:“陛下,我倒觉得天子此举颇具远见。内阁制汇聚多方人才,各抒己见,能让决策更加周全。在战场上,多一份思路,便能多一分胜算。朝堂革新,或许也能带来新的机遇。”
刘彻沉默片刻,缓缓踱步,目光深邃,陷入沉思。
“霍将军所言,也有几分道理。”
刘彻停下脚步,神色缓和,道:“内阁制若能合理施行,广纳贤才,集思广益,或许能打破旧有格局,为朝堂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大汉迈向新的盛世。”
“陛下!大事不好!西征安息帝国的前线部队受阻,战败了!”
突然,一名亲卫神色慌张,脚步踉跄地冲进大殿,单膝跪地,声音带着颤抖。
此言一出,大殿内瞬间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愣住了,脸上写满了震惊。
刘彻猛地站起身来,双手握拳,龙袍随着动作剧烈摆动,厉声问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前线将领为何如此失职!”
他的双眼瞪得滚圆,眼中满是愤怒与难以置信。
李广紧紧握住腰间的剑柄,关节因用力而泛白,沉声道:“陛下,此次战败,不仅折损兵力,还可能让安息帝国愈发嚣张,边境恐再无宁日。”
霍去病语气急切道:“陛下,此时当务之急是重新调配兵力,制定新的作战策略。”
刘彻在大殿内来回踱步,脚步急促而沉重。
片刻后,他停下脚步,神色凝重地说道:“霍将军所言有理,事前是朕低估了这安息帝国,看来要从长计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