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场灾难也宛如一记沉重的警钟,让刘据深刻洞察到大汉在应对疫病灾害时,现有救灾体系与医疗制度的千疮百孔。
如今,疫情虽已平息,灾区也正逐渐重拾往日生机,但刘据内心的忧患意识却愈发强烈。
他清楚地意识到,若不能借此契机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大汉未来仍将在疫病的阴霾下摇摇欲坠。
这一日,未央宫内庄严肃穆,寂静无声,只有微风拂过殿外檐角的风铃,发出清脆的声响。
刘据身着龙袍,神色凝重地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深邃而坚定,缓缓扫过殿下一众大臣。
他轻咳一声,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声音沉稳而有力道:“此次疟疾之灾,让我大汉子民深陷水深火热之中,无数家庭支离破碎,朕每每回想起来,都痛心疾首。”
“这不仅是一场天灾,更是对我大汉救灾体系与医疗制度的一次严苛拷问。朕决定,从今日起,必须严格制定完善的救灾流程与措施,全面推进医疗改革,绝不能让类似的悲剧再次上演。”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议论纷纷。
大臣们交头接耳,有的面露赞同之色,微微点头;
有的则满脸疑惑,小声地讨论着。
刘据并未理会众人的反应,继续神情严肃地说道:“诸位爱卿,救灾流程与措施,关乎百姓生死,关乎社稷安危。朕希望你们各抒己见,共同商讨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
丞相田千秋率先走出队列,恭敬地拱手说道:“陛下,依臣之见,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一套完备的疫情监测体系。在各地设立专门的医官,负责日常的疫病监测工作。一旦发现疫情的蛛丝马迹,便立即上报朝廷,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将疫情遏制在萌芽状态。”
刘据微微颔首,眼神中透露出认可:“丞相所言极是。唯有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才能为后续的救治工作赢得宝贵的时间。”
紧接着,苏武也上前一步,进言献策道:“陛下,疫情发生后,物资的调配至关重要。我们应当在各地储备充足的粮食、药品和医疗器械等救灾物资,确保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调配到灾区,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医疗救治。”
刘据陷入了短暂的沉思,片刻后说道:“此建议甚好。但物资储备不仅要数量充足,更要保证质量可靠,绝不能让那些劣质物资流入灾区,延误救治。另外,调配物资的过程必须做到公正透明,杜绝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
随后,其他大臣也纷纷踊跃发言,有的提出要加强对灾区的隔离管控,防止疫情扩散;
有的建议组织专业的医疗队,深入灾区进行救治;
还有的认为要普及疫病防治知识,提高百姓的自我防范意识。
刘据全神贯注地倾听着每一位大臣的意见,不时与他们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大殿内的气氛愈发热烈。
经过数日的激烈讨论和反复斟酌,一套详尽而完善的救灾流程和措施终于制定完成。
刘据亲自审阅后,满意地点了点头,下令将其颁布全国,要求各地严格执行。
在救灾流程和措施制定完成后,刘据又将目光聚焦在了医疗改革上。
他深知,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大汉的医疗水平,保障百姓的健康福祉,就必须对现有的医疗体系进行彻底的变革。
“传张时觐见。”
刘据对着殿外的侍从吩咐道。
不多时,张时脚步匆匆地步入大殿,神情略显紧张,跪地行礼:“微臣张时,参见陛下。”
刘据温和地看着张时,眼神中充满了信任与期许道:“张时,此次疟疾疫情,你表现出色。不仅敢于直言,指出申宏的错误行径,还积极投身于救治工作,为战胜疫病立下了汗马功劳。朕决定,任命你为太医署副署长,负责领导大汉的医疗改革工作。”
张时闻言,心中既激动又忐忑。
激动的是,自己得到了陛下的高度认可和信任;
忐忑的是,深知这副担子的沉重。
他连忙叩首谢恩,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道:“陛下如此信任微臣,微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
刘据接着说道:
“这医疗改革,千头万绪,但朕认为,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你要在太医署内设立专门的医学学堂,广招天下有志于医学的青年才俊,聘请经验丰富的太医担任教师,传授他们先进的医学知识和治疗技术。同时,要鼓励他们进行医学研究,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张时认真聆听着刘据的指示,心中暗暗记下每一个要点。
他坚定地说道:“陛下英明,人才是医疗发展的根本。微臣一定按照陛下的旨意,办好医学学堂,为大汉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
刘据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另外,你还要组织太医们对现有的医学典籍进行整理和修订,去伪存真,将那些真正有用的医学知识传承下去。同时,要加强与民间医者的交流与合作,吸收他们的经验和智慧,共同推动大汉医学的发展。”
“微臣明白。”
张时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刘据稍作停顿,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与憧憬,说道:“还有一事,朕听闻有一种名为青霉素的药物,对治疗疫病有着神奇的功效。”
“虽然目前我们对它还知之甚少,但朕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研究,定能有所收获。朕命你继续研究青霉素,争取早日研制出这种药物,为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张时的心中猛地一震,他深知这一任务的艰巨性和重要性。
青霉素,这个陌生而又充满希望的词汇,此刻如同一块沉甸甸的巨石,压在了他的心头。
但他感受到了刘据寄予的厚望,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
刘彻缓步走到张时面前,近距离地看着他:“你要记住,你不是在为朕做事,而是为了大汉的百姓。只有心系天下苍生,才能不辱使命。”
“微臣谨记陛下教诲。”张时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
看着张时认真的表情,刘彻微微点了点头。
他知道这个年轻人虽然稚嫩,但心思缜密、敢于担当。
这正是大汉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