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太子离开的背影,金锐皱了皱眉,他委实想不通太子做这件事情的目的。
三皇子走上前来,一手搭在金锐肩膀上。
“金大人,皇兄他这些时日似乎心情不好,不过此时对于金大人而言应该是信手捏来。”
金瑞并没有说什么,三皇子可以在他面前说一些似是而非的话,但他却不能赞同。
“三殿下谬赞,何种情况还得去了再说。”
“斗胆一问,不知道三公主如今如何了?”
先前他听到那些小厮说三公主滴水未进,显然和皇帝的矛盾不轻。
三皇子脸上的笑意一顿,随即无奈摇头。
“三妹她对你一见钟情,想要让父皇赐婚,然而父皇刚给你和晋国五公主赐婚,自然是不行的,可惜三妹她就是个倔强的。”
金锐恍然,怪不得之前看到贵妃娘娘对他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
原来是还有这样一件事情,若是换成他,说不定也会迁怒。
“是臣之错,此番去应县,还请三殿下多劝劝公主。”
他一个外臣自然是不能进去后宫的,只能让三皇子出力了。
三皇子点了点头,也转身离开了。
金锐正要离开的时候,皇帝身边的玉公公喊住了他。
“金大人,陛下还有些要事同您商量。”
金锐来到御书房的时候,礼部的人也在里面。
皇帝问道:“两国谈判已经结束得差不多了,他们何时回去?”
礼部官员显然不知道为什么皇帝要问这个问题,但还是实话实说。
“那位六皇子想要等到金大人和五公主大婚之后再离开,但是金大人不日就要去应县。”
所以,要真的按照六皇子所讲,怕是还得在大武待上个一年半载。
皇帝皱了皱眉:“让他们先离开,等到大婚再请他们过来便是。”
礼部官员点了点头,打算去鸿胪寺说服六皇子。
等到礼部官员离开后,皇帝才将目光放在了金锐的身上。
“应县一事很是危重,你要多加小心。”
听到皇帝的嘱咐,金锐连忙点了点头。
“是,臣定然会处理好此事。”
出乎金锐意料的是,皇帝召见他似乎只是为了嘱咐他一句。
离开皇宫,金锐悠悠叹了口气。
皇城司中,刘茂知道金锐要去应县,脸上满是担忧。
“在京城待得好好地,陛下怎么要把你派去应县做事?”
金锐摇了摇头,他也觉得十分古怪,尤其是奸细一事还没有处理结束。
“我也不太清楚,刘叔,到时候太子殿下过来的话,你就把这些供词给他。”
“另外,再给太子殿下之前,你重新抄录一份,莫要让别人知道。”
金锐不是怀疑太子,但万一后面等他回来还没有解决这件事情,他肯定又得重新接手。
所以,还不如重新抄录一份,下次要看的话也无需去找太子殿下。
刘茂点了点头,回家让刘婉清给金锐准备了行李。
“金大哥,你现在可是皇城司总使了,怎么不打算找几个丫鬟厨娘之类的。”
刘婉清一边给金锐收拾着行装,一边问道。
金锐摇了摇头,脸上满是不赞同之色。
“这个位置秘密太多了,要是被人发现了不合适。”
再说了,他连宅子都是皇帝赏赐的,哪里来的银子去买下人。
刘婉清笑眯了眼睛:“若是金大哥下一次还需要我过来收拾,尽管来找我。”
金锐点了点头,他知道老刘一家人都是在变着法的报恩,他接受就是。
整理好行装之后,晋国六皇子又来了。
他目光复杂得看着金锐,原以为自家五姐会嫁给大武的某个皇子,没想到嫁给了金锐。
皇姐金枝玉叶,但是金锐只不过是一个粗人罢了。
可这是皇帝赐的婚,他们并没有反抗的能力。
“金大人,五皇姐也没有什么能送你的,这是她攒下来的一些银钱,交给你了。”
“另外这是我送你的,希望你一路顺风。”
金锐看了眼一盒子的银票,还有六皇子送的一些药材,道了声谢。
六皇子又说道:“原本想要等到你们大婚我再离开的,现在看来是没机会看到了。”
作为他国皇子,就算是皇帝不提醒,他也有自知之明离开。
更何况,这一次原本就是为了联姻而来,早就送来了一份嫁妆。
若是六皇子联姻,那这就是给大武公主的聘礼。
若是五公主联姻,那这就是给五公主的嫁妆。
晋国君臣想的很是周到,只可惜没有想到赐婚的并非是皇室中人,而是大臣。
“此番回晋,你们也一路顺风。”
六皇子点了点头,虽说金锐身份低了一些,但是能力很优渥。
或许五皇姐嫁给他,也是不错的选择。
金锐可不知道六皇子心里的那些弯弯绕绕,对于娶妻生子这件事情。
若明媒正娶的妻子并非是金锐所喜欢的,那么于他而言也只是一道程序罢了。
身在这个时期,皇帝赐婚并非是他可以反抗的事情。
金锐微微垂下了眼眸,拿起行装,带了一队官兵就前往应县。
此去,他的身份乃是巡抚使。
应县。
“好端端的怎么又来一个巡抚?”
几个县令坐在一块儿,听到上面的明文,说又有一个巡抚使要过来巡察。
应县县令皱了皱眉:“不管如何,应付着便是。”
另一个县令摇了摇头,神色颇为凝重。
“听说这人是皇城司的总使,哪里有那么容易应付过去?”
应县县令顿时错愕极了。
“皇城司的人,来我们这里巡察,莫非是知道了那些事情?”
“要是如此,我们头上的乌纱帽可就不保了!”
见应县县令这么说,其他的几个县令顿时就慌乱起来了。
朝廷的人,他们可没有能力来对付。
原本想着应付应付也就算了,如此说来,压根就是过来针对他们的。
“你应县的事情和我们可没有关系,到时候不要牵扯到我们身上。”
“就是啊,我们现在也得走了,县里的事情还有不少等着我们回去处理。”
见几人要走,应县县令赶紧拉住了他们。
“咱们现在可都是一条线上的蚂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