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早饭?

这东西真是能吃的?

满朝文武看着手中的红薯,再互相看看对方,都是有些面面相觑。

烽火戏诸侯被人骂了千百年,皇上总不能拿这个来戏弄他们吧?

不可能,这可是满朝文武呢。

对了,搞不好这还是一个表现的机会呢。

想到这里,有的大臣有些迫不及待的把整根红薯塞进嘴巴里,咬上了一大口。

嗯?

入口软糯,而且香甜,还真挺好吃的。

就是,这个皮好像有点膈喉咙。

见有大臣这么做,其他大臣也是有样学样,纷纷想要将红薯连皮带肉放进嘴里。

“慢着!”

朱元璋的声音让所有人停下了动作,纷纷望向上位的朱元璋,只听朱元璋道:“怎么这么蠢呢,把皮剥了再吃呀!”

原来是这样!

刚刚急于表现的那些个大臣有些尴尬,但其实朱元璋也都看在眼里。

接下来。

大臣们纷纷剥去红薯的表皮,露出里面金黄色的薯肉,薯肉可不像表皮看起来那么粗糙,一看就很有食欲。

这一次,终于不是勉为其难的放入口中。

薯肉入口,是真正的软糯香甜,而且是他们从未尝过的味道。

“嗯,好吃。”

“真的好吃。”

“哇,刚刚闻着香味我就觉得这东西好吃,果然没错。”

“谁说这东西丑了?这东西可太香了!”

“好吃吧。”见满朝文武都是露出赞叹的神色,朱元璋很满意,笑呵呵的问道。

满朝文武纷纷点头。

有大臣站出来问道:“皇上,此物叫什么,皇上又是从何而得?”

朱元璋回道:“此物名为红薯,原产自遥远的南美洲,咱也是机缘巧合下得到。”

又是机缘巧合。

怎么这么多的机缘巧合啊。

看着惊讶的满朝文武,朱元璋心说,你们这也惊讶得太早了点吧?

朱元璋继续道:“此物不仅好吃,饱腹,而且亩产五千斤,胜种谷二十倍。”

话音落地,举殿寂然。

所有大臣都是瞠目结舌,手中的红薯瞬间都不香了,愣愣的拿在手中。

多少?

亩产五千斤?

他们甚至怀疑自己耳朵抽风,听错了。

然而朱元璋却是继续道:“这红薯不仅亩产高,还不挑地,一般的田地乃至旱田都可种植,而且生食熟食皆可,还可以用来煮粥,或者磨成粉。”

听了朱元璋的话,满朝文武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的震撼了,有些愕然的看着手中的红薯,刚刚还嫌这东西丑,没想到却是可救天下百姓的神物。

民以食为天,食物从来都是百姓最关心的东西,只有填饱肚子了,才有资格说其他。

历朝历代为何以农为本?

就是因为农业关乎天下百姓的吃食问题,而且大多数王朝的灭亡,导火索都是因为百姓吃不饱饭。

如果真如朱元璋所说的那样,这红薯产量高,好种植,而且吃法还多样。

如果这都不是神物,那什么是神物?

“皇上寻得此神物,实乃我大明之福,百姓之福啊!”

钱唐第一个站出来,拜下高呼,他并不是想要恭维,而是发自内心的激动。

“山人出山,不为做官发财,只为助皇上天下大治!”

钱唐想起当初他应诏出山时候,对朱元璋说下的豪言壮语,而这同样是他的理想,为了这个理想,“爵禄可辞,白刃可蹈”。

来到京师,朱元璋拜他为刑部尚书,为京官这些年,他兢兢业业,清正廉直,身体力行。清方能正,廉则可直。在象山丹城并没有因做了官增加一亩田产,也无像样官家庄园,两袖清风。

这也让他敢于在朱元璋要踢孟子出庙宇的时候,敢于抬棺进谏,敢于在以为朱元璋出宫不管天灾时,敢于拦住朱元璋。

他自知能力有限,对于大明的帮助也是有限,但他在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匡扶君主。

然而,好像就是从朱元璋那时候出宫开始,大明似乎得到了上天的眷顾,不仅每一次遇到危难都能安然度过,而且不断有令人惊叹的新事物出现。

先是提高几倍效率的纺纱机织布机,再是让大明摆脱寒冷的蜂窝煤,再又是批量生产的宝刀,现在又是胜种谷二十倍的红薯。

用自己毕生所学,协助大明皇帝朱元璋天下大治,是他的理想,而现在他的理想好像真的要实现,他有种感觉,他或许真的要看到一个大明盛世。

“臣为皇上贺!臣为大明贺!”

“臣为皇上贺!臣为大明贺!”

其他大臣也都跟着站了出来,拜下高呼。

然而,朱元璋并没有得意忘形,摆了摆手,道::“说这个还为时尚早,咱今天把这个给你们看,是想要你们帮忙着一起把这个红薯推广出去,让咱们大明的百姓都能吃上一口饱饭。”

大臣的背后基本上都有大地主或者大家族,所以想要快速推广红薯还得要依靠他们,效率会比各级官府层层往下压去推广要高。

只要他们背后的大地主或者大家族开始种,那么很快就可以传播出去。

而在场的大明所有文武大臣对此并不抗拒,因为推广红薯很明显是多方共赢的事情,而且他们说到底是朝廷命官,这种有利于百姓而不涉及斗争,甚至有可能名留千古的事情,没有人会拒绝。

“臣等,谨遵圣命!”

满朝文武齐齐出声应诺。

这一次真的是朝野齐心,上下积极推广红薯。

也正是因为朝野上下齐心都在积极的推广,所以今年的春耕,红薯就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很多地方种下……。

……

另外一边,大明的第二届恩科考试也开始了。

上一次恩科,也就是大明的首届恩科,便已经出现南北分化的现象,后来更是因为有心人的推波助澜,差点儿引发类似后面才爆发的南北榜案的大案。

不过这样也把问题提前暴露了。

朱元璋在参考了后面南北榜案的解决方案,想要进行南北分榜考试,但后来听朱辰的分析,分南北榜考试后来成了滋生朋党之争的温床,也让后来的文官朋党强大到竟能对抗甚至控制皇权,朱辰的建议是分科考试。

一科还是和以前一样以诗词文章为主,另一科则以生产生活的知识为主。

南人善诗词,而北人则更加务实,两科正好对应南北方学子各自所长,而且也能更好的为朝廷选拔出综合能力更强的学子。

今年的恩科考试,就是按照朱辰说的来进行。

第一天考试还算无风无浪,因为第一天考的是和以前一样的诗词文章。

而第二天考试就波澜骤起了。

考场内。

第一天都是唰唰唰的写字答题声,而第二天则是一片唉声叹气。

当试卷发现来的时候,所有考生都是懵的。

虽然说考试前已经说明了有两科,这第二天的这科主要考生产生活知识,学子们还以为是考类似于策问那样论证式的长篇大论。

谁曾想,竟然真的就是生活和生产的常识。

譬如,稻、麦、麻、豆、桑、棉、葛等的种植,砖瓦、陶瓷的烧制,以及榨油、造纸方法等等。

所有考生都傻了。

这可是大明最高级别的考试啊,怎么考最底层百姓那些田间地头的知识?

完了。

这是南方学子看到试卷后的第一个念头。

因为他们基本上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圣贤书中哪有这些知识啊。

北方的学子倒还好一些。

因为他们的生活比南方的世家大族要更为艰苦,他们要更多的参与到生产生活当中。

而且,上面考的很多知识,其实很多都是《天工开物》里面的知识,而《天工开物》已经在报纸上连载了一年有余,全国范围内的百姓对上面的知识都非常的认可,因为上面的知识真的他们的生产起到了指导作用,而且是很大的指导作用。

而这些北方学子作为读书识字的人,村里面很多不识字的都找他们请教,让他们帮忙把报纸上的知识读给他们听。

所以,北方学子有些是实际参加到生产当中,有些是耳濡目染,无论如何,他们对这些知识多多少少还是懂一些,有个别甚至懂得还不少。

懂的自然奋笔疾书,不懂的就只能搔首挠腮。

铛铛铛!

提示准备交卷的钟声响起。

好多考生的试卷都还是空白或者只写了少许,听到钟声就像是听到了催命声,吓了一大跳,急忙惊醒,想要填满试卷。

但是,他们真的不知道怎么写,急得额头直冒汗,下面的膀胱更是一阵收缩,差点儿就憋不住了。

但是交卷的钟声还是响了。

“好了,都放下笔,交卷!”

随着试卷还是被无情的收走了,有的人像是泄了气的皮球直接瘫软在地,更有甚者,直接尿了,一股骚气弥漫整个考场,让收卷的考官一阵皱眉兼叹气……

……

出了考场,所有学子都是情绪激动,都在激烈的议论中。

因为这一次考试的试题不是出乎他们意料之外这么简单,而是实在太惊世骇俗了。

其中有一道题,更是让他们每一个人都印象深刻。

那道题是这样的:两个铁球,一个重一斤,一个重十斤,同时从城楼的同一高度落下,哪个先落地?

而且据说这个题是皇上亲自出的。

出考场对答案的时候,竟是没有一个人知道确切的答案,更是因此争吵不休。

“都别争了,去试一下不就知道了吗?”

“对啊,眼见为实,大家都城门楼上去试一下,这么多双眼睛看着,总假不了吧?”

“我说绝对是重的先落地,我赌十两银子,谁敢接?”

“谁敢接你的?谁还不知道是重的先落地?你当我们是傻子啊!”

“……”

刚考完试,一大帮学子便闹闹哄哄的往城门楼而去……

……

而这个时候,被弹劾的刘基也回到京师汇报工作。

“折子上说的是不是真的?”

朱元璋把折子丢到了刘基的面前。

刘基捡起折子,认真看了片刻后,回道:“基本属实。”

闻言,朱元璋的眉头猛地皱了起来。

“纵容官员马踏青苗,甚至放水淹田,兼并百姓的土地,把百姓变为流民,为了推广纺织业不择手段,不顾百姓死活,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说话间,朱元璋一双虎目直勾勾的盯着刘基。

刘基面不改色回道:“在推广纺织业的过程中,的的确确有官员急功近利,犯了一些错误,但是臣还是有话想要说,特区特区,既然是您钦定的特区,按照臣的理解,就是要特区对待,如果一切还是和以前一样,那又有什么区别?”

朱元璋不说话。

刘基继续道:“还有,臣在去松江特区之前,是您再三嘱咐臣,说要放开,一定要放开,臣去了松江特区以后,按照您的吩咐,对松江特区的要求也是放开了干,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干,不错,在推广纺织业的过程中是犯了一些错误,但如果害怕犯错,松江特区是绝不会有今天的成绩,那些犯的错,臣已经尽力去弥补了,如果皇上觉得臣做得不好或者说做错了,皇上要罚便罚吧,臣,绝无怨言。”

刘基的话,让朱元璋一时间竟是有些无言以对。

当初定松江特区的其实是朱辰,让放开了干其实也是朱辰,他只是转述了朱辰的话,但事实上,松江特区也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绩,凭借着一个特区,就让连年亏空的大明财政扭亏为盈。

刘基说得也确实有他的道理。

如果害怕犯错,一切都和以前的一样,那还叫什么特区?又怎么会有今天的成绩?

但是犯错又能容忍吗?把那么多百姓变成流民,入让农村的人都进城镇,农村的荒地没有人开垦,这样是否真的如弹劾刘基的大臣所说,杀鸡取卵,饮鸩止渴?

沉默了好一会。

朱元璋缓缓开口道:“你这事容咱想想再说,走吧,你也好久没见朱先生了,一起跟咱去见见朱先生。”

听说要去见朱辰,刘基的眼神下意识的亮了……

天才小说推荐阅读:慈悲大陆战记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谁懂啊,绝美老婆求我快纳妾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人在水浒,正在造反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开局给古人播放九叔电影诸侯争夺天下,你却偷偷发展大雍执剑人真无为君陌种田记大秦:开局捡个小媳妇儿关外县令军阀皇子: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江山百美图重生三国:危!开局刘备祭天新战国七雄:赵国崛起明国万历我吕布重生后,登峰造极穿越到清朝成李卫穿越重生从藩王开始争霸三国之小曹贼异世崛起:最强争霸系统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皇帝们的烧脑智斗大唐繁荣系统大唐,我的姑姑是长孙穿越三国:觉醒隋唐英雄召唤系统穿越女帝,清廷覆灭大明:我,朱雄英,归来上位我在大宋当苟王虚构三国她不是和亲公主吗?怎么成女帝了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摆烂十五年,我父皇会读心了在下朱雄英:认钱不认人福寿至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穿越故事集大明训龙师孤手握三十万重兵,你让孤自裁?穿越后周:从校长到圣宗虎毒食子:从被逐出皇宫开始崛起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大乾:帝国独裁者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明朝海盗王
天才小说搜藏榜:闯旗大唐面首开局侠唐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煌煌帝国之大秦你呀就缺一味药三国之制霸寰宇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捡个王爷来种田武林帝国开局登基:我还能活几天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枭起传神医娘亲:团宠萌娃太抢手三国:刘备抛弃?我截胡糜夫人明末枭臣逍遥小里正三国之龙战八方三国:我,廖化,最强先锋大唐极品闲人大唐之最强驸马火爆爱妃开天鸿蒙诀两界穿越:我打造了一座现代城抗日小山传奇傻王嗜宠:鬼医盗妃大唐神级太子他逃她追,王妃逐渐黑化富婆启动计划万世秦疆大明1642超次元战争游戏天灾年,我囤养了古代女将军塑晋锦衣卫创始人沙雕网友援北伐帝国猛将策马大明奋斗在元朝的小汉奸我与着名帝皇们的争霸人生三国之吕布天下贞观荣耀祖龙偷听我心声后封我为大秦国师三国之大楚天下回到远古带领部落一统华夏刘禅之一梦中兴大隋:全能败家子我在秦朝当神棍南朝第一赘婿
天才小说最新小说: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穿越梁山成霸业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宋终:一拳镇关西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