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科举考试制度
皇帝在西疆省呼和浩特市为他们求雨,已经下了言出法随的命令,自己转身回到了屋子里。
屋子里的人见过的都已经很淡定了,没有见过的秦朗和宋喆却是一脸懵逼的样子。
秦朗问道:“皇上,你这几句话就能让外面下雨吗?还是四天四夜?”
皇帝笑了笑,坐在了椅子上。
丞相说道:“你们不要着急啊,看看外面吧。”
秦朗和宋喆往外一看,吓了一跳,外面已经乌云密布,狂风大作了,刚才还是晴空万里的天气,现在就乌云密布了。
倾盆大雨从天而降,看的秦朗和宋喆目瞪口呆,这是他们有生以来见过最大的雨了,就像盆泼水似的大雨,很快的就形成了积水。
现在的西疆省的下水系统还没有能力承受这么多雨水,皇帝派出去的机器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吸走了大面积的积水,只是保持路面有一公分的积水就好了。
西疆的道路还没有修呢,很多地方还是土路呢,下雨之后就会变成泥泞不堪的道路。
除了城区有铺设青石板道路之外,其他地方都是土路,就连官道也是比较宽的土路而已。
看到外面下雨了,秦朗和宋喆再次跪到了皇帝面前,说道:“皇上,你真是神人啊,请原谅我们刚才的怀疑,我们对你是完全的佩服了。”
皇帝让他们起来了,说道:“区区小事,何足挂齿,有一件事情要给你们说一下。”
秦朗说道:“请皇上吩咐。”
皇帝说道:“我看你们这里的官道已经年久失修了,我准备派人过来把官道和主要的道路修理一下,你们看看怎么样呢?”
宋喆说道:“皇上,我们非常赞同皇上的决定,修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我们一定会配合皇上的。”
皇帝笑道:“如此甚好,我还会派人在这里修建一些大型城市,到时候你们搬到新城市去办公,让你们知道什么样的居住环境才是神仙般的环境。”
秦朗和宋喆笑道:“多谢皇上为我们考虑,我们一定听从皇上的调遣。”
皇帝说道:“把我交代给你们的事情办好,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了。”
二人都点了点头。
皇帝笑道:“好了,我们也要走了,还要去下一个省份为大家送东西和求雨呢。”
丞相和江吉林都站了起来。
秦朗和宋喆说道:“那就恭送皇上了,我们会听从皇上的调遣,随时为皇上效命。”
皇帝说道:“对讲机和飞机都给你们了,有事情汇报的时候,按照丞相教你们的方法就能听到我的声音了,飞机可以让你们很快的到达我的身边。”
二人把十几个人送到了飞机上,目送他们离去,才回到了屋子里。
宋喆说道:“秦大人,咱们这个皇上真是一个神奇的年轻人啊,竟然能让老天爷服从命令,说下雨就下雨,我实在是佩服啊。”
秦朗说道:“我与你的想法一样,我们要好好的办事,天晴之后,我们也开始发放粮食了,我想的是让大家每隔五天来领一次粮食,一次发放十斤粮食,这样就能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了。”
宋喆说道:“听从大人的安排,咱们也要把粮食送到其他州县去啊,你看咱们什么时候出发呢?”
秦朗说道:“把呼和浩特的事情安排好之后,咱们就出发,去宣扬皇上给大家发粮食了,顺便做好皇上要求的事情。”
宋喆点了点头,然后就撑伞上了皇帝赏赐的飞机,告诉飞机去那个地方,飞机就飞走了。
皇帝他们坐在飞机上商量着去广东呢,江吉林告诉皇帝,广东省也是一个沿海的省份,而且海岸线还很长。
皇帝表示这样更好了,海洋已经治理好了,不会再有海啸的发生了,既然海岸线那么长,更是有助于这里的发展了。
丞相和江吉林都知道皇帝现在就是想发展国家,也赞同皇帝的说法,而且就像皇上说的,海里的东西很多,人们可以选择捕捉海鱼来吃,或者拿去出售,都可以啊。
飞机在一个修建好的堤坝上停下了。
下了飞机之后,皇帝指着已经修建好的江堤说道:“看到没有,我要的就是这样的江面,是不是很壮观?如果有这么宽的江面,是不是给大家找到了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呢?”
丞相和江吉林都想到了船运,捕鱼等行业,又看到了正在修建的码头,江的两岸都有码头,隔的不远就有一个码头,那大桥修建的也太气派了吧?
二百多米宽的大桥,竟然没有一根柱子,全部都是空中连接的,实在是太神奇了。
看到的景象让丞相和江吉林都很吃惊,这样的技术到底是哪里学到的啊?
皇帝看到的情况是按照自己的设计建造的,很满意的点了点头。
江边的斜坡有一百米,坡度三十度,斜坡最深的地方有四米左右,过了斜坡就是五千米的深度了。
斜坡上面是十米宽十米高的堤坝,堤坝外面是一个四米宽的花园,花园外面就是二百米宽的道路了,这也是皇帝为江边的码头准备的道路,如果码头建造好了,没有路通向外面,岂不是白搭了?
丞相说道:“皇上,这么宽的江面,百姓们肯定会好好的利用起来的。”
皇帝说道:“等全国的江河都挖好了之后,我会在江河湖里面撒上很多鱼苗,让鱼来疏通江面和河面的环境,湖泊里面更需要鱼类的生存,鱼类可以改变湖泊里的环境,让死水变成活水。”
丞相和江吉林都点了点头,丞相说道:“皇上,这里是广东省,广东省巡抚叫陆展平,知府叫做李昭明,陆展平是十二年前的状元,李昭明是十年前的探花,都是很有才的人,这些年被先皇先后提拔了好几次,才到了现在的位置。”
高俊鹏皱眉问道:“先皇一共开了多少次科举考试啊?怎么那么多状元和榜眼,探花啊?”
丞相说道:“皇上,科举制度就是为国家选拔人才的,开国皇帝规定每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选拔全国最顶尖的人当官,所以我们的官员都是有学问的。”
皇帝点了点头,明白其中的道理,自己以后也会这么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