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终于想起来了,那艘巨大的木制龙船,名字叫做神舟。
是他三年前,令徐兢于宣和六年(1124年),以奉议郎充国信使、提辖人船礼物官,随给事中路允迪、中书舍人傅墨卿出使高丽,为已逝国王吊丧,并贺新王继位。
那次一共打造了两艘神舟,并征调了六艘福船为客舟。
客舟十三丈长,三丈高,阔二丈五尺,船上有篙师水手六十人,可以载二千斛粟。
而神舟则是客舟的三倍大小。
能载兵马过千,还有专门的船舱养猪,另外也有专门酿酒的船舱。
远洋离不开酒肉的。
那以目前的情形,究竟是谁在驾驭神舟,简直呼之欲出了。
“喂!俺在这里!”
赵佶忽然丢下小舢板,冲着大船又蹦又跳,疯狂挥舞手臂。
可他又不敢暴露身份,不说被人,周通就能捉了他拿去邀功。
而眼见那巨大神舟毫无迟钝,快速驶过,后面果真又出现一只神舟,而后是六艘客舟。
正是如当年一般的硕大远洋船队。
“打死你个龟孙儿,靠嫩姨!”
心中憋屈的赵佶,挥舞的手臂越来越无力,当船队只剩桅杆和船帆之际,终于一屁股坐在地上,骂骂咧咧起来。
“三郎,别费力气了,不管是谁的船,根本不可能管我们的。”
周通见此情形,也只能宽慰一番:“到了这里,我们就只能靠自己!”
“你说的......对。”
唯一的希望破灭,赵佶心如死灰,摇晃一下脑袋,领着迷茫的刘娘子,朝周通一笑:“走吧,要想在这里生存,那就要做到称霸。”
……
“诶?你们刚刚看到没,这种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居然还有人蹦跶?”
赵构坐在甲板御座上,有些好奇地扭头看去:“这里也就是太小了,也太近了,不然朕就在这里安营扎寨了。”
他的身旁,有西军宿将之后刘光世,苗傅和刘正彦,另外也有文官之首的吕颐浩。
吕颐浩常年驻在东南,是为东南经略使,更是北宋时期有名的水利专家和船舰专家,这个船队就是他给赵构找到的。
闻言,已经超过六旬的吕颐浩只是微微摇头:“官家何必在意几个野人?”
刘光世也拱手说道:“待反攻之日,顺便扫了这些小球岛,说不定还能补给一下粮食和清水。”
大押班康履和王渊则是笑言:“那些野人何曾见过如此巨大神舟?肯定是以为见到了神迹。”
苗傅和刘正彦则对视一眼,并没有表态。
“吕相公,那吕宋岛果然有栖息地吗?”
赵构已经在船上称帝,但要到了栖息地才能公开宣扬,免得被人搜山检海的追杀。
“好叫官家知晓,大吕宋岛面积很大,足以养活千万人口,咱们这三千禁军精锐,却可以横扫。”
吕颐浩拱手说道:“因为那里的铁器,几乎全部来自中国海商,当地土人以珍珠和蜂蜡等特产,交换咱们得铁器和铜器,在那边一口铁锅就是传家之宝了。”
“如此便好,如此便好。”
赵构心有余悸道:“此前若非吕相公熟悉航线,恐怕咱们就要撞到敌军船上去了......既然能交换器物,那么当地土人,也是能说人言的了?”
“是能说话,只可惜听不太懂,而且以物易物,只要双方满意便算达成。”
吕颐浩认真说道:“臣问过许多海商,从嘉禾里之外的海上岛屿,一直到吕宋岛,说的话语都是一个体系,以毗舍耶人为主,他们面黑如漆,身量矮小,行踪无定,常乘舟往来海上,是渔民和海盗的结合体。”
“他们还能做海盗?”
赵构来了兴趣。
“他们时常流窜到其他岛屿抢劫稻米,抢了就跑,但遇到大海船,人手众多,那他们就是渔民,售卖渔获,甚至稻米。”
吕颐浩捻须轻笑:“这也是袖珍小国子民的生存之道,畏威而不畏德了。”
“嗯,只是那岛屿为何叫吕宋岛?吕宋......旅宋......总有种含沙射影之嫌?”
赵构又疑惑起来。
“臣听说过一种说法,汉高祖立国大汉之后,指派岳父家族的一名得力干将名叫“吕宋”的人出南海寻求奇珍。吕宋一行人到南海后驻扎在一个岛上休整补给,久而久之,人们把该岛称为吕宋岛?。”
吕颐浩说着,自己也摇摇头:“臣并非赵明诚那般的金石学家,喜欢考究古人之文字知识,所以也不敢确定真假。”
“既然是汉高祖派人休整之地,那便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土地。”
赵构说道:“朕此番前去,也并非是逃到了海外,只是在故土休养生息,以待将来,吕相公,是也不是?”
“千真万确。”
吕颐浩当即拱手施礼:“官家英明。”
一时间,康履和王渊、刘光世这些文臣武将全都眼睛一亮。
便是苗傅和刘正彦也露出一抹喜色。
“嗯。”
赵构点点头,又道:“其实如诸位这般的忠臣,在陆上还有很多,只是慑于洪武大明皇帝的武力罢了,待日后反攻,提前联络一番,里应外合,自是可以事半功倍。”
“必是如此,若时机成熟,臣愿领兵北伐。”
吕颐浩当即表态,内心里却还是哄着赵构,生怕他想不开。
那大宋的最后一根独苗,可就真的完了。
当下,君臣和谐,似乎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
另一边,赵佶一手擎着舢板,一手提着滴血的手刀,旁边的刘娘子拿着弓箭,必要时便可直接更换装备。
“杀啊!冲啊!”
赵佶时不时便大喊一声,还会调度人手,将百十个原住民以围猎的方式,逐渐聚拢在一起,沿途射杀砍杀近半。
尽管早已经气喘吁吁,肺部似乎也开始发出风箱一样的声音,可他脚步没停,喊声也没停。
第一次亲手杀敌,第一次为自己挣命,赵佶只觉得浑身热血沸腾。
很快,周通为先锋,赵佶居中,七八十号人只倒了两个的代价,就冲到了一个矮房之前的十几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