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皇子疑云:被替婚的炮灰新娘VS病弱早死的侯府庶长子41
沈淮之连忙解释:“我和他们来往并不多,我最多就是因为救过冯恩迟才和他们有了交际。
我最近住在庄子上,冯恩迟来找我玩,觉得庄子上新奇,才多来了几次。
至于做生意的事,上赶着给他们献上秘方、出主意的多的是,他们也只是看我可怜,才让我在里面掺上一脚,好赚个吃饭钱。”
听了沈淮之毫无保留的剖白,宋明心里更有把握了,原来沈淮之竟然救过冯恩迟,所以,冯恩迟才会把沈淮之带到他们那个纨绔的圈子里。
“少爷,能和他们搭上关系,这可是好事!
您既然和他们这么熟了,有机会可以旁敲侧击的问问大皇子的情况。
他们都是权贵上层,知道的消息肯定多,如果能探查到大皇子保存天山雪莲的地方,那就最好了。”
沈淮之犹豫:“我和他们就见过几次,贸然上前打听这种消息,不太好吧?
而且,天山雪莲是大皇子给兴和帝的寿礼,他,兴和帝毕竟是我的父亲,直接抢了别人送给他的寿礼,这也不好吧?”
“为什么不好?少爷,您可不能对狗皇帝有什么仁慈之心,他为了巩固皇权,为了一己私欲就能对整个宋家痛下杀手,他根本就没有心!
甚至,少爷您身体中的毒,有很大可能就是狗皇帝下的!
狗皇帝杀了您的外家,他肯定也会忌惮有宋家血脉的您,自然不会让少爷有继承皇位的可能。
如果要彻底断绝您登上皇位的可能,自然是毁了您的身体最直接。
就算您夺了天山雪莲又如何?那本就是狗皇帝欠您的!
而且,少爷,你就真的甘心吗?
您也是名正言顺的大夏朝皇子,却因为狗皇帝的逼迫,不得不隐姓埋名,那个位置您就不想争一争吗?
有我们宋家做后盾,以有心算无心,前面的那几个皇子未必是我们的对手,等他们都没了,您再出现,那您不就是唯一的太子人选了吗?……”
沈淮之被自己是被兴和帝下毒的这个消息震惊到了,后面宋明怂恿他争皇位的言语更是让他不敢想下去。
沈淮之思绪烦乱,再也听不进去任何话,他直接对宋明道。
“宋叔,我现在很乱,想先静一静,你先回去吧。
你现在说的这些,我就当什么都没听到,以后也不要再说了。”
宋明看沈淮之面色苍白,似乎真的受不住这接连而来的打击,也只好耐着性子,先给沈淮之时间,让他接受这些事情,以后再图谋其他。
“那好吧,如果少爷想通了,让洗砚去找我就行,我随时恭候少爷的差遣。”
宋明走了,书房里就剩了沈淮之一个人,过了一会儿,沈淮之身后的书架突然打开,苏槿月从里面走了出来。
原来书房是有个密室的,苏槿月一早就躲在了密室里。
这时的沈淮之,也没有了在宋明面前的脆弱、震惊和摇摆不定。
他面带凝重,似乎还在心里复盘刚刚和宋明之间的谈话。
苏槿月没有打扰沈淮之,而是拿起了沈淮之放在书桌上的药瓶,打开,查看里面的药丸。
良久,沈淮之从沉思中醒过神,看向苏槿月道:“如何?”
苏槿月撇撇嘴,随手将手里的药瓶扔在桌子上:“这药丸确实可以压制你身体里的毒,但却是以你自身生机为代价的。
吃了这药丸,就会强行聚集你身体的生机用于对抗毒性,你确实会感觉轻松,但这只是一时的,等药丸一断,或者消耗完你体内的生机,你就彻底玩完了。
这药丸用到的药材,也没有他说的那么珍贵,像天山雪莲,里面根本没有,他就是在骗你!
而且,这个药丸的药效只能针对你体内的一种毒。
但实际上,你身体里一共有两种毒,他们互相攻击、融合、变异,早就形成了新的毒,这药丸对你的作用并不大。”
沈淮之笑笑:“已经想到了,这个宋明,只拿出了药丸,和所谓的母亲给我写的书信,药方的事情却根本没提。
我猜测,他就是想用这药丸来控制我,让我为他做事。”
苏槿月在密室听到了全程,也觉得对方不怀好意。
但两个人话里的弯弯绕,苏槿月却没怎么明白,她好奇的问沈淮之:“那你觉得,对方说的,有几分可信?”
沈淮之嘴角一撇,冷笑出声:“原本我只信了三分,听了你对这药丸的分析,现在只剩一分了。”
沈淮之相信,他是宋知华从宫里带出来,送到宣平侯府的。
他身上确实也有梅花胎记,宋明应该不会拿这一点撒谎。
但他对兴和帝把宋家满门抄斩的原因存疑,一个帝王,还是一个刚登上皇位不久的帝王,就算觉得臣子有功高盖主之嫌,也不会用这么惨无人道的手段,对付臣子。
沈淮之相信,宋家绝对也有让兴和帝难以忍受的短处,这才对宋家痛下杀手。
还有,宋知华进宫,真的是兴和帝算计的吗?
从宋家被满门抄斩,宋知华还能在皇宫诈死脱身,就能知道宋家绝对在皇宫安插了人手,从这一点来看,宋家就不无辜。
还有给沈淮之下毒的事,沈淮之是兴和帝的亲子,虎毒不食子,怎么可能因为还没发生的事情就提前给自己的孩子下毒?
兴和帝可是皇帝,万万人之上,宋知华和沈淮之一个襁褓中的婴儿怎么可能威胁得了他?
兴和帝又不是没有别的皇子,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皇子踢出皇位继承人的行列,是一件特别简单的事。
沈淮之外家都没了,亲娘宋知华也入了冷宫,空有一个皇子的头衔,好好养着就行了,兴和帝根本没有对沈淮之下毒的理由。
还有后面宋明煽动沈淮之争夺皇位的言语,沈淮之就更能确认对方没有好心。
宋家就是想利用他皇子的身份,在京城中搞事情!
沈淮之在京城十多年,也听说过兴和帝的行事作风。
兴和帝任政勤勉,赏罚分明,手段相对于先帝是稍显仁慈了些,但总体来说还是一个守成的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