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医生,我们来了。”
林倩倩轻轻推开田医生的治疗室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屋内,让她一眼就注意到了墙上挂满的锦旗。
那些锦旗色彩鲜艳,在明亮的光线下格外夺目。
她缓缓走近,目光在一面面锦旗上逡巡。
锦旗上绣着的烫金大字,每一个都饱含着病人的真挚情感。
“妙手回春,仁心仁术”。
这简单的八个字,却仿佛诉说着医生无数次在手术台前的专注与坚持,面对疑难病症时的冷静与智慧,还有给予病人安慰时的温柔与耐心。
又一面写着“悬壶济世,德艺双馨”的锦旗映入眼帘。
林倩倩似乎能看到病人康复后,带着满心感激,双手捧着锦旗走进这治疗室的场景。
他们眼中闪烁着的希望与感恩,此刻都凝聚在这鲜艳的锦旗之上。
这些锦旗不仅仅是一块块布料,更是医生职业生涯的勋章,是病人对医生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的高度认可。
林倩倩站在这些锦旗前,心中满是敬佩。
她深知,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都承载着医生与病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哦,晨阳的家属,好的,我现在给他安排。”
田医生看到林倩倩和黎晨阳来了,也是热情回应了他们。
曾经的林倩倩,以前作为父母的女儿,还没有结婚之前,在老家,总是被别人称为“这是谁家谁家的女儿。”
和黎晨阳在一起后,经常被称为“她是谁谁的女朋友”后来变成了“她是谁谁的妻子。”
再后来,她的称呼变成了“冬冬的妈妈”、“依依的妈妈。”
如今,自从丈夫患病后,医院成了她最常去的地方。
在医院的各个角落,她被人们统一称呼为“病人的家属”。
这个称呼简单又沉重,背后承载着无数的担忧与责任。
她穿梭在病房与医生办公室之间,眼神中少了往日的轻松,多了几分疲惫与焦虑。
每次医生讲解病情,她都全神贯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只为能更了解丈夫的状况。
照顾丈夫的日常起居,她亲力亲为,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深情与关怀。
曾经那些被叫做女儿、妈妈、妻子的日子仿佛渐渐远去。
此刻“病人的家属”这一身份,成了她生活的主旋律,她用坚强和爱,在这艰难时刻为丈夫撑起一片天 。
田医生算是很温柔的医生了,看起来,她不是那种急躁的医生。
认知康复治疗室内,弥漫着一股宁静又充满希望的气息。
靠窗的位置,是一位因脑出血导致认知障碍的老人。
他正坐在桌前,在治疗师的引导下进行拼图训练。
他的眼神有些迷茫,但每当拼对一块,眼中便闪烁出一丝欣喜。
治疗师轻声鼓励着,耐心地纠正他拿拼图的手势。
另一边,几位脑外伤患者正在进行小组认知训练。
他们围坐在一起,通过玩记忆卡片游戏来锻炼记忆力。
一位年轻患者努力回忆卡片的位置,眉头紧皱,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
当他准确说出答案时,同伴们纷纷鼓掌,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这简单的互动给彼此带来了莫大的鼓舞。
还有一位脑梗患者,在进行言语认知康复。
治疗师拿着图片,引导他说出物品的名称。
一开始,患者只能发出模糊的声音,经过多次尝试,终于清晰地喊出“苹果”,他激动得眼眶泛红,治疗师也竖起大拇指给予肯定。
在这里,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来之不易,每一次努力都饱含着对恢复健康的渴望。
尽管他们面临着认知上的重重困难,但在治疗师的帮助下,凭借着顽强的毅力,不断与病魔斗争,努力找回曾经熟悉的世界,每一幕都令人动容。
林倩倩明白这样的道理——
在场的这些所有人,不管是年轻的,还是年老的。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
曾经,他们都是健康人,拥有着清晰而准确的认知,世界在他们的眼中条理分明。
他们能迅速理解复杂的概念,轻松规划日常事务,与人交流时思维敏捷、对答如流。
然而。
有的是一场大病,有的因为一场意外,便突如其来改变了一切。
这些人脑部受伤后,纷纷仿佛坠入了混沌的迷雾。
曾经熟悉的事物变得陌生了起来,简单的词语在舌尖打转却怎么也说不出来,对时间和空间的感知也错乱不堪。
更严重的,甚至连自己是谁,叫什么名字,多大了,这些最为基础的都不能正确回答了。
为了找回失去的认知,他们都开启了艰难的康复训练之旅。
每天,他们都在治疗师的指导下,反复进行各种枯燥的练习。
从辨认颜色、形状开始,一个简单的圆形,可能要盯着看上百遍,才能在脑海中构建起正确的概念。
学习词语更是漫长而痛苦,每记住一个新的词汇,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无数次的遗忘又重新再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经过长久的坚持,有些人才能终于勉强找回了一部分认知。
现在,有的人能叫出家人的名字,也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日常对话了。
虽然与曾经健康的时候,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每一点进步都让这些病人无比珍惜。
他们知道,未来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重新触摸到那个曾经完整的认知世界......
这就是人间疾苦啊!
曾经的林倩倩一直以一个健康人的身份生活着。
对于那些需要借助轮椅才能行动、依靠康复治疗来恢复身体机能的人们所在的世界,她几乎从未涉足过。
因此,过去的她很难真正理解和感受到这个特殊群体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然而,命运的轨迹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转折。
如今的她经常置身于医院之中,眼前所见的景象令她大为震惊。
无论是走廊还是病房外的休息区,目光所及之处皆是坐着轮椅前来接受康复训练的身影。
他们有的面容憔悴,有的眼神中透露出对重新站起来的渴望,还有的则默默地承受着病痛带来的折磨。
这些场景深深地触动了她的内心。
让她愈发深刻地认识到健康的无比珍贵。
在这一刻,她才真切体会到能够自由行走、奔跑甚至只是简单地站立,原来是如此幸福而又容易被忽视的事情。
看着那些努力与病魔抗争、坚持不懈地进行康复锻炼的人们,她不禁暗自感叹:拥有健康的体魄,真的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啊!
最让她感到心疼的,是一个大概6岁左右的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