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幽二州被皇甫嵩平定,这个消息如同潮水般席卷洛阳。
百姓高兴的是天下距离安定又多一步,朝廷高兴冀州的实力。
那里遍地名士,各种猛将层出不穷,田地肥沃,百姓精壮,朝廷若能调配冀州,等于猛虎添上爪,毒蛇多了牙,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刘辩和三公九卿还不知外面发生的消息,正聚在章德殿议政。
殿中火墙全天供应暖气,地上还烧着火盆,任外面如何寒冷,章德殿都是暖洋洋的。
现在朝廷有钱,就没有省的必要,莫说章德殿了,听说太师府上更奢侈,墙上烧、地上烧,连床底都烧,茅厕也不放过。
王允为了吃些新鲜蔬菜,还让人在菜园子烧。
如此铺张浪费的举动,引得满宠一阵追查,却并未查到什么能办王允的实证。
比起满宠的眼红不满,刘辩对此消息看得很开。
苦了一辈子,朝廷好不容易富裕了些,该享受的就享受一下,没什么大不了的。
三公九卿挨个小心翼翼的汇报着政事。
太尉拱手道:“启禀陛下,司州军新征兵卒于初雪前完成,太尉府正在依次将不合标准的兵卒,降为屯田军或商军。”
“另外,臣调集司州军,已经初步划分出冬狩场地,正在对猎物进行围赶……”
刘辩嗯了一声,心不在焉的用火钳子拨弄着火炭。
将作大匠再报:“南山墓园修整完成,文庙、武庙正在动工,预计昭宁二年十月可完工。”
太师又接着道:“老臣认为,天下安定,应当着各郡县依次举孝廉,填补官吏空缺。”
这是个大问题。
朝廷和平收回的州郡太少,将来并州、冀州、幽州收复,需要庞大的官吏过去管理。
一个州上百县,一个县除了地方官吏,朝廷至少得派三四个人去统筹大局吧?
得让举孝廉制度发挥作用。
荀彧附和道:“臣于五日前就给各州郡发布诏令,要求其各举孝廉入仕。”
刘辩点头回道:“准。”
这样的天子当的才爽,三公九卿将一切料理妥当,问题解决的明明白白,自己只需要提一个建议或者点头就行。
廷尉又拿出一宗书卷,恭敬的呈送上去。
造纸厂已经让韩侯纸普及,至少朝廷摒弃了厚重的竹简。
“陛下,此乃各州郡犯下死罪的庶民,急需陛下一一批复。”
自文帝时起,规定廷尉府在处理天下死刑前,必须由天子核准,初心是遏制冤假错案,同时象征皇权至高无上,唯有天子能剥夺子民生命。
刘辩动作一顿,抬头用眼睛示意他放在龙案上,回头再批。
廷尉徐璆照做。
原本刘辩打算把他往御史台那边调调,毕竟此人观察力好,喜欢记人小本本。
但直到现在,朝廷也没找到合适的廷尉人选。
左右一看,没见到卢植的影子。
刘辩问:“卢卿呢?”
三公九卿面面相觑,荀攸在末尾站起,拱手报道:
“禀陛下,昨夜夜间寒冷,大司农受凉,在家中养病。”
又病了。
刘辩目光一凝。
即将到来的191年是重大分水岭。
会有很多老臣离世。
卢植也在这年得了大病,次年悲愤离世。
“赏!各州郡不是给朕进献了不少延年益寿的宝贝?拿出些赏给卢府,另外,再着太医诊治!”
汉朝的太医,归属于少府,由少府旗下太医令掌管,还有药丞和方丞,前者主和药相关的事,后者主和药方相关的事。
以往的太医,多是小黄门担任,懂不懂医药根本不重要,会识字能看得懂古药方就行。
空闲时间,刘辩将太医给独立了出来,创办了太医台,不再隶属少府。
太医台依旧由太医令掌管,俸禄提到千石,由曲乡侯张仲景担任。
董奉担任药丞,专给人吃药。
至于华佗的任务更艰巨,刘辩让程昱挑一队锦衣卫,秘密帮他抓猴子去了。
哦对了,听说徐荣有所好转,从最开始的高热,到后来体温降下来,但距离好转或许还早,说不定哪天就突然恶化了。
创办太医台的事,并未受到任何阻碍,连一句反对声都没有。
先不提没人敢,其次是太医台并非宫内独享,刘辩听说谁病了,都会派出太医诊治,效果都不错。
听到天子的吩咐,众臣一起拱手,“臣等遵旨。”
看的出来,天子将卢植看的极重,哪怕黄琬当初腰被王允砸折了,也没见天子如何重视。
人臣能做到卢植这般,令人艳羡的很,官职都是次要的。
吩咐完卢植的事,刘辩摆了摆手。
“诸卿继续议吧。”
众臣点头,杨彪抱拳,又道:
“陛下,各郡武库告罄,此乃迫在眉睫之事,应当从司隶开始,扩充武备。”
刘辩赞同的点头。
现在和后世不一样,一半以上的朝廷赋税,要用在军费上,否则军队战斗力锐减,各地有人闹事,来年统计后的损失,会比节省的钱更多。
“朕做主了,大司农府拨钱十亿,去司金府打造装备吧。”
“喏!”杨彪高兴的很,十亿钱,够够的。
各军出征时,再也不用担心箭矢不够用了。
不提钱还好,一提起钱,三公九卿都有话说。
将作大匠道:“陛下,南宫半数宫殿被大火焚毁,应当拨钱进行修缮。”
都说昭宁年是盛世开端,可哪个盛世宫殿有一半以上都毁坏的?
以后要是藩属国来朝,多掉面子。
刘辩眉头一皱,问道:“需要多少钱?”
“臣保守估计,十亿钱或许够。”
“卿也要十亿钱?”刘辩不满了,哪来那么多钱霍霍。
他拿着火钳夹起一枚橘子,递到他面前。
“吃个橘子。”
将作大匠眨了眨眼睛,接下橘子后,烫的活蹦乱跳,想把橘子丢飞又不敢,只能不断呼气将橘子来回在两只手上来回甩,没顾上要钱了。
刘辩又夹起一枚,好奇的问:“谁还要钱?”
三公九卿咽了口唾沫,统一闭嘴。
刘辩这才满意,哼道:“要钱去找大司农要去,都找朕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