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恭敬的对着台上之人一礼,然后又对着身边学子一礼。
“兄台,你看好了。”
说完后,学子便抬起头直视太阳。
原本还满脸疑惑的学子,瞬间露出恍然之色。
“学生懂了,多谢先生赐教。”
虽然他也曾在私塾读过书,也明白日的含义。
可终究是无法与太阳联系在一起。
明明太阳是圆的,为了日是方的?其中还有一横?
但现在他懂了。
原来日之一字,所代表的并非天上的日,而是目视太阳时,眼睛的变化。
眼为框,而目为心,见日,眼不变,目则闭。
这一横,便是由此而来。
“学生受教。”
随着这名学子明悟,其他人也全都躬身行礼。
哪怕是站在台下的秦风也是有些惊讶。
日字还能这么解释么?
虽然他也不清楚对与不对,但这种身体力行的感觉,绝对要比日夜交替,天地交合一类的解释要让人印象深刻。
哪怕是多年以后忘记了何为日,只需抬起头,便能回想起一切。
可是,月又该怎么解释?
“台上的应该是墨家先生,墨蒙吧?”
“是的,陛下。”
秦风颇为感慨的说道:“不得了啊。”
曹德旺也是感同身受的点点头。
虽然他识文断字,但他所记那些不过是靠死记硬背,连其中含义他都不甚清楚,更不要说其由来。
感慨完后,秦风看向其他平台,数了一下,不多不少刚好十二个。
“十二家的先生都在这里?”
“是,陛下。”
秦风一言不发的看着那些平台。
半晌后说道:“将这些平台都拆了吧。”
曹德旺一惊。
“陛下,真要拆么?”
秦风点了点头。
“都拆了吧,先生们的才学还是用来教化百姓,这种比试完全没有意义。”
“自古文人相轻,这样比试下去何时才是终点?总会有人不服。”
“更何况,我看那些学子一个个衣着虽然素朴,但却异常干净,整洁,这并不是百姓该有的样子。”
“朕要的是大夏百姓都能识字,而不是让一批本就识字的人,继续加深自己的学识。”
听到秦风的话,侍卫们没有丝毫迟疑,纷纷唤出自己的盾牌。
但曹德旺却是连忙拉住准备执行的杨硕。
“杨统领,等一下,先等一下。”
将杨硕拉住后,曹德旺又连忙说道:“陛下,这些人并非我大夏百姓,均是稷下学宫学子。”
“孔墨曾说,依靠岳麓书院百人之力,短时间内无法让大夏百姓识字。”
“想要让大夏百姓能够在短时间内识文断字,必然要有所改变。”
“就连叶无良回稷下学宫也是先生们要求的,陛下,请您三思啊。”
秦风没有说话,而是看向不远处。
如此大的动静,自然引起了台上之人的注意。
墨蒙距离秦风最近,所以也是第一个到的。
墨蒙对秦风拱手作揖。
“陛下。”
秦风笑着点了点头。
虽然对于这种行为不认同,但对于这些先生他还是很钦佩的。
这些人是真的以教化众生,传授学说为己任。
“先生所讲让我受益良多啊,没想到日竟然也能如此解释,先生果然大才。”
墨蒙笑着摇摇头。
“日之一字具体如何已无从考究,我只是让其更好理解而已。”
“大才更是当不得,此事还多亏了孔兄的提议。”
“哈哈哈,墨兄哪里的话,我只是说了一下自己的看法,可具体如何,还是看墨兄自己。”
孔墨笑着走过来,对着秦风拱手行礼。
“陛下,您这一番出行,似乎收获良多啊。”
秦风抬起手摸了摸土灵,有些感慨的回道:“是啊,确实收获良多。”
“刚才我说的话,想必你们也听到了吧?”
说话的功夫,十二家已经全部聚齐。
秦风也不想多废话。
孔墨看了一眼平台上的那些学子,小声说道:“陛下,可否借一步说话?”
秦风微微皱眉。
“那我要是不借呢?”
孔墨也是被噎了一下。
“不,不借?”
秦风点了点头。
“对,不借。”
“可是,陛下……”
秦风摆了摆手,打断孔墨要说的话。
“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是不是想说我们大夏读书人太少,单靠岳麓书院不足以弥补这部分夫子?”
孔墨把嘴又闭上了。
因为秦风说的对,这也正是他们要做的。
秦风有些失望的摇了摇头。
“你们的出发点是好的,通过你们各自的思想观念,将这些稷下学宫的学子吸引过来。”
“但你们有没有想过,我大夏的百姓需要的是这些么?”
“你看看那些人。”
秦风指着平台上向着这边张望的学子。
“别的我不敢说,想来这些都是读书人吧?”
孔墨等人面露疑惑。
“陛下,这些自然都是读书人,有什么不妥么?”
秦风严肃的看向孔墨。
“你儒家均是读书人,这自无不可,但其他家呢?”
秦风将目光看向墨蒙。
“墨先生,你的讲学确实精彩,但你能告诉我,你最擅长的是什么?墨家的机关术呢?”
“教书育人自无不可,可那上面都是什么人?”
“那是文人,是墨客,他们会拿起刻刀,跟随你学习机关术么?”
墨蒙低下头。
秦风又看向了农家许安。
“农家以神农为师,以农为本,你认为这些人会拿起锄头,去研究粮食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什么环境下更适合生长么?”
许安听后也低下了头。
秦风又看向兵家吕志。
“兵者,诡道也,实战才能出真知,这个道理先生应该比我清楚才对,你认为,这些人能指挥一场战争?”
……
接下来,秦风挨个将十二家点了一遍。
“若是论学识,论认知,我自然不如诸位先生。”
“但也请诸位先生考虑一下大夏的处境。”
“稷下学宫学子众多没错,我大夏缺少读书人也没错,但我大夏缺的可不仅仅是读书人。”
“不满诸位,现在的粮食问题还没解决,开仓放粮最多还能撑三日,诸位可有想到办法?”
“三日内,我大夏军队将踏平宁罗国,到那时,宁罗国将成为大夏百姓的第二个选择。”
“何人能去,何人不能去,谁人能去做那新城的父母官,诸位可有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