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继续寻找仙道,但未能遇到有缘的高人。
他在南赡部洲游历了多年,途经长城和小县,渐渐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八九年。
某日,他走到西洋大海,他想着海外定有神仙存在,于是再次独自制作筏子,顺风而行,越过西海,直抵西牛贺洲的境地。
登岸后,他漫游了很久,忽然看到一座山,山势雄伟、秀丽,林木苍翠,幽深如画。猴王不怕危险,继续攀爬,登上山顶四处观望,果然是块好风水宝地:
山峦千峰如戟,万丈悬崖如屏障。阳光照耀下,山岚轻轻锁住了翠绿的山峦,雨后的山色冷清而青翠。
枯藤缠绕着老树,古老的渡口显得幽深宁静。
山中奇花异草,修长的竹林和挺拔的松树,常年翠绿,给人一种福地之感。
四季之花常开不败,幽鸟的啼鸣声近在耳旁,山泉的水声清脆而流畅。
山谷和石崖处处长满了兰草苔藓,起伏的山脉像龙脉一般,似乎隐藏着某位高人。
正当猴王沉醉于这美丽景色时,忽然听到从林深处传来歌声。
猴王急忙循声而去,进入林中,侧耳倾听。
歌声唱道: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
苍迳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
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
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
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衍生。
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美猴王听到歌声,心中喜悦,觉得神仙就在此地。
于是他急忙跑过去,细心一看,原来是一位樵夫正在砍柴。
他的打扮非常朴素:
头上戴着箬笠,身穿粗布衣,腰间系着一条绳子,脚穿草鞋,手持一把钢斧,正努力砍着枯树。
猴王走近前去叫道:
“老神仙!弟子前来请教。”
那樵夫慌忙放下斧头,转身礼貌地回答:
“不敢,不敢!我只是个普通樵夫,怎么敢当‘神仙’二字?”
猴王问道:
“你不是神仙,怎么能说出神仙的话?”
樵夫回答:
“我说了什么神仙的话?”
猴王说道:
“我刚才到这儿,只听见你唱道:‘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黄庭是道德的真言,若非神仙,怎能说出这种话?”
樵夫笑了笑,说:
“实不相瞒,这词叫做《满庭芳》,是我邻居的神仙教给我的。”
“那位神仙看我家事繁忙,常为生活烦恼,就教我在心烦时念这几句词,一是为了散心,二是为了缓解困境。”
“我有些心头的烦恼时,就常常念念这些话,没想到被你听见了。”
猴王问:
“既然你家与神仙相邻,为什么不向他学习修行,获得不老之术呢?”
樵夫叹了口气,说:
“我一生艰难,自幼父母抚养我到八九岁,便知人事,不幸父亲早逝,母亲守寡。”
“我没有兄弟姐妹,只剩下我一个人,不得已每天侍奉母亲。”
“现在母亲年老,我更不能离开她。”
“我们的田地荒芜,衣食不足,只得砍些柴薪,挑到市场上卖,换些钱买米自炊,安排好母亲的生活,供她度过晚年,所以我没法修行。”
猴王听樵夫讲完后,赞道:
“你既是孝顺之人,未来必定会有好的回报。”
“不过,还是希望你能告诉我神仙的住处,好让我前去拜访。”
樵夫回答:
“不远不远。”
“此山名为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
“洞里住着一位神仙,名叫须菩提祖师。”
“祖师的徒弟数不胜数,现在仍有三四十人在那里修行。”
“你沿着那条小路向南走七八里,就能到达他家。”
猴王听后,立刻抓住樵夫的手说:
“老兄,你如果愿意陪我去,我必定不会忘记你的指引之恩,定会有好处。”
樵夫笑道:
“你这人真是不懂变通。”
“我刚才告诉你了,如果我陪你去,岂不耽误了我的生意?”
“谁来照顾我年迈的母亲?”
“我得去砍柴,你自己去吧。”
猴王听后,虽然有些失望,但只得向樵夫道别。
他离开树林,继续沿着小路走。
走了七八里,果然看见一座洞府。
猴王仔细观察,心中大喜,这里果然是个好地方!
他看到:
烟霞散开,彩光四射,日月的光辉交替照耀。
山中有千株古柏,万节修竹。
古柏在雨后半空中渐渐变得青翠,修竹似乎在雾气中显得苍茫。
洞府门前奇花异草,芳香扑鼻,桥旁的瑶草生机勃勃。
石崖突起,青苔润湿,悬崖上覆盖着翠绿的苔藓。
时不时可以听到仙鹤的叫声,看到凤凰在空中翱翔。
仙鹤的叫声如同雷霆般响彻云霄,而凤凰飞翔时,五彩斑斓的羽毛在空中闪烁光芒。
玄猿和白鹿若隐若现,金狮和玉象自由出没。
仔细一看,这个地方真如人间仙境,宛如天堂一般!
然而,洞门紧闭,周围静悄悄的,仿佛无人居住。
猴王转过头,看到崖顶上立着一块石牌,石牌高约三丈,宽约八尺,上面写着十个大字: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猴王大喜,心中暗自感叹:
“这里的人果真淳朴,山和洞果然存在。”
他看了一会儿,决定不打扰,便跳到松树枝头,采摘松子,悠闲地玩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