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谢杰这次没能回来,他刚刚晋升为奶爸,沉浸在初为人父的喜悦中无法自拔。
现在的他,整天守在家里,眼睛都舍不得从女儿身上挪开,还说要再多陪陪孩子,工作的事儿得往后放放。
苏雨自然是理解并支持他的决定,毕竟人生大事,家庭为先。
柳如烟在得知春晚只有七个名额后,没有丝毫犹豫,主动选择退让。
她找到苏雨,真诚地说:“苏总监,把机会留给公司里的新人吧。这一年多来,我无论是作品还是曝光度,都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也不差这一次春晚的机会。新人更需要这个舞台来展现自己。”
苏雨听后,心中满是感动。
其实,韩江雪、陈一寻、张晓涵三人也有退出的想法,可苏雨怎么会同意呢?
自家的天王、天后要是齐齐不参加春晚,这传出去还不得让人议论纷纷?
怎么也得坚持完这一年的春晚,再考虑其他的。
苏雨耐心地劝说道:“大家都辛苦了这么久,春晚是个难得的大舞台,咱们一起再努力这一次,给观众们留下美好的回忆。”
至于李大跃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原来是他退休后在家实在待不住了。
一听说今年春晚开始筹备,他就按捺不住那颗火热的心,主动跑来帮忙。
原本他想着退休后能过上含饴弄孙的悠闲生活,可现实却给了他狠狠一击。
小孙子不是在上课,就是在去补习班、才艺班的路上,根本不需要他这个爷爷帮忙带。
年轻人还担心他会把孩子惯坏,这让李大跃感觉自己的退休生活索然无味。
他甚至开始考虑要不要重回天星娱乐,发挥一下自己的余热。
闲来无事的时候,他还会暗自嘀咕:“我这怕是天生的劳碌命,享不了富家翁的清福啊。”
苏雨看着他,无奈地摇了摇头,心里想着,要是可以的话,自己也想清闲下来,和韩江雪把之前没完成的旅行继续下去。
好在有了李大跃的主动加入,众人练歌的速度明显加快。
他凭借丰富的经验,在歌曲的编排、演唱技巧等方面给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让大家少走了不少弯路。
苏雨也因此被解放了出来,在拿出为春晚准备的歌曲,并进行一番精心的分组安排之后,他终于可以暂时松口气,潇洒地当起了甩手掌柜。
众人听了苏雨的想法和安排后,都不禁暗暗佩服,虽然这次春晚舞台数量比去年少了将近一半,但天星娱乐出席春晚的人数却多了很多。
大家纷纷感叹:“还得是咱们的苏总监有办法,这安排,绝了!”
......
1月 3号,备受瞩目的《天龙八部》小说正式发布。
不过,这一次让不少书友感到有些失望的是,没有了签名书这样的福利彩蛋。
有人调侃道:“孤舟蓑笠翁这位武侠小说大师,是不是变懒了呀?”
但对于那些真心热爱武侠小说的读者来说,这都不算事儿。
他们喜欢的是小说本身构建的那个精彩绝伦的武侠世界,是那些鲜活的人物和跌宕起伏的故事,而非其他附加的东西。
这部波澜壮阔的武侠巨着,一经问世,便迅速吸引了无数读者沉浸其中。
书中有令人热血沸腾的侠义豪情,也有让人潸然泪下的动人情节。
阿朱的死亡,成为了读者们心中的第一个泪点。
当看到阿朱为了化解萧峰与段正淳的恩怨,甘愿易容成段正淳,死在萧峰掌下时,许多读者都忍不住红了眼眶。
而后面乔峰的自尽,更是让无数书友几近崩溃。
那个顶天立地、义薄云天的乔帮主,竟然以这样悲壮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怎能不让人痛心疾首?
4号这天,#乔帮主走好!#的话题直接在网上刷屏,在没有任何人为推动的情况下,强势杀入热搜前十。
一时间,无数网友都懵了:“乔峰是谁?他怎么死了?”
就在网友们好奇地去探究时,一篇以“无人不冤,有情皆孽”为标题的书评横空出世,迅速杀上热搜。
这篇书评出自燕大文学系的教授江玉之手。
【《天龙八部》这部作品不仅为读者勾勒出一个快意恩仇的江湖,更蕴含着对人性、命运和社会的深刻洞察,尤其是‘无人不冤,有情皆孽’这一特点,贯穿全书,令人感慨万千。
鲜活多元的人物塑造书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元,而‘无人不冤,有情皆孽’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萧峰一生有情有义,却因身世之谜被中原武林误解、追杀,成为契丹人后又陷入宋辽两国的矛盾冲突之中,最终为了两国和平自尽,其悲剧命运令人唏嘘不已。
他一心追求正义与和平,却始终被命运捉弄,冤屈难申。
段誉出身富贵,却无心于皇位,一心追求爱情与武学,是至情至性的典范。
他钟情于王语嫣,却屡屡遭受挫折,王语嫣心中最初只有表哥慕容复。
段誉在爱情里的执着,最终虽抱得美人归,却也历经波折,这其中的情感纠缠,充满了无奈与苦涩,可谓是‘有情皆孽’。
虚竹本是一心向佛的小僧,却在命运的安排下卷入江湖纷争,经历了从佛门弟子到逍遥派掌门的巨大转变。
他被迫破戒,违背自己的信仰,本求清净修行,却被卷入各种恩怨情仇,满心冤屈却无从诉说。
书中众多配角亦是如此。
狡黠多变的阿紫,因爱成痴,对萧峰的爱偏执又疯狂,最终为了追随萧峰挖眼殉情,她的爱充满了痛苦与绝望,是‘有情皆孽’的典型。
痴情决绝的游坦之,对阿紫一往情深,甘愿为她受尽折磨,甚至献出自己的眼睛,却始终得不到阿紫的回应,其悲惨遭遇令人扼腕叹息。】
这篇书评角度独特,见解深刻,一经发布,就被众多书友、网友纷纷点赞顶了上去。
而让它登上热搜的关键原因,是来自孤舟蓑笠翁这位作者本人的点赞。
作者本尊都出来点赞了,这篇书评显然是猜中了作者的一些创作意图。
这一下,可激发了书友们写书评的热情,各种精彩的书评如雨后春笋般频频出现。
不过,最后被孤舟蓑笠翁这位作者点赞盖章的,只有屈指可数的几篇。
其中另一篇得到点赞的书评,是以慕容复这个人物为出发点,出自燕大文学系的院长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