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婉很少可以准时准点下班,没想到刚到综发部的第一天,居然还能享受到准时下班的大楼。
她拿着公文包,走出办公厅大楼。
夕阳的余晖洒在办公厅大楼的玻璃上,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给周围的一切都镀上了一层暖融融的金边。
温婉下意识地眯起眼,抬手遮挡住些许刺眼的光线,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这样惬意的下班时光,对她来说实在难得。
程瑾瑜和陈果桐走出大门,就看到这一幕。
余晖勾勒出温婉的身形,微风轻撩她的发丝,好似为她编织了一层金色的薄纱,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温柔。
温婉身上穿着简约干练的职业装,此时衣角在微风中轻摆,流畅的线条让她看起来更加优雅动人。
程瑾瑜眼里含笑,径直朝她走过去。
听到脚步声,温婉转过头,看到程瑾瑜也出来了,她脸上立刻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眼睛弯成月牙。那眼眸里闪烁着细碎的光,仿佛藏着漫天星辰。
“你今天也能准时下班?”温婉笑着道,“我还想要不要先回去整理东西呢。”
今天刚搬家,她和程瑾瑜的私人用品不方便其他人整理。
程瑾瑜抬手想搂住她的腰,旋即想到他们正站在办公厅门口,怕影响不好便又收了回去。
“何书记和我的工作交接完了,所以接下来这几天应该不会太忙。”程瑾瑜看了眼驻在一旁当电灯泡的陈果桐一眼,“今天没约会?”
陈果桐小程瑾瑜两岁,虽然还没结婚,但也有一个谈了几年的女朋友,在洛市第二小学教语文。
陈果桐挠挠头发,对程瑾瑜明晃晃的嫌弃视而不见,“嫂子说想把可为转到二小去,我跟你们去拿一下学籍表。”
温婉朝他笑了笑,“麻烦你了。”
江可为跟着他们来洛市生活,现在已经读六年级了,九月份上七年级。
温婉特地查了一下一号院附近的学校,只有第二小学比较近,而且有附属的幼儿园,到时九月份六一也能去上学。
六一在长陇的时候就不肯去上幼儿园,高艳红也舍不得她去,怕她憋坏了,再加上虽然没去幼儿园,但六一的伙伴依旧不少,整个长陇,上至八九十的爷爷奶奶,下至刚出生的小宝宝,都能成为她的朋友。
所以温婉也就随她了。
反正自己小时候也没上过幼儿园。
如今来洛市生活却不一样了。
首先一号院是独立于其他干部小区的院子,安保警卫非常严谨,与长陇不一样的是这里没有六一的同龄伙伴。
家里四位长辈也不能只围着她转,去上幼儿园是必然选择,毕竟再过两年,她也得上小学了,要先适应一下与同龄孩子的相处模式。
温婉不知道的是,洛市第二小学校址接近干部小区,所以去那里读书的孩子基本都是机关子弟。
因此能进洛市二小的学生,两极分化,有的是高层干部子弟,有的是基层干部子弟,也有家长想攀关系的富家子弟。
换网友们的话来说,洛市二小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场,没点权钱还真不能进。
接他们的车队很快就到。
如今程瑾瑜和温婉出门,配置的保镖最少要四辆车。
温婉从一开始的不习惯,到现在的淡定自若。
等上了车。
温婉问坐在副驾驶座上的陈果桐,“果桐,麻烦你再找找一号院附近有没有闲置的楼房,或者办公楼。”
“一号院附近吗?”陈果桐拿出手机查地图,“一号院在山上,周边没有什么居民建筑,山下是干部小区,目前干部小区已住满人,没有闲置的楼房。”
“这样啊?”温婉眉头微蹙,“那二小有没有实验楼?”
因为来洛市生活,江可为在长陇的实验器械也得搬来洛市。
“二小是小学部,没有实验楼,要初中才能有实验室。”陈果桐立刻明白温婉为何要他找闲置的楼房或办公楼。
“不过……”陈果桐继续查地图,“二小过两条街是初中部,初中部大门对面是商铺,我晚点过去看看有没有出租的。”
“不用租,直接买。”程瑾瑜道。
温婉也赞同,毕竟如果要改成实验室,直接买下才好自由改装。
“明白!”陈果桐点头,并不多问。
他知道温婉和程瑾瑜十分重视江可为的教育,他已经不止一次帮江可为买实验装备了,几百万的设备他们说买就买,眉头都不会皱一下,更何况是直接买下商铺去改装成实验室。
车子到达他们新的住处——锦绣园。
锦绣园分两个入口。
东入口通往山上,沿路上去有十栋别院,一号院在最顶层。
南入口是干部小区,占地面积极广,粗略看过去,目测有十几栋高楼。
干部小区门口附近是地铁出入口,也有公交车站,绿化带郁郁葱葱,中间还有不同品种的花团绽放。
他们的车队通过警卫员的登记,录入系统后才缓缓驶入锦绣园的东入口,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行驶。
一路上,两旁的树木枝叶繁茂,像是为他们搭起了一条绿色的隧道。偶尔有几只小鸟在枝头欢唱,为这份宁静增添了几分生机。
很快,他们来到了一号院。
这座别院坐落在山顶,占地面积宽敞,独门独院,私密性极佳。
院子里种满了各种花草树木,还有一个小型的喷泉,潺潺的流水声让人心情格外舒畅。
别墅的建筑风格融合了现代与古典元素,外观大气磅礴,内部装修却温馨雅致。
温婉不是第一次来,可每次来她都会格外喜欢。
程瑾瑜站在她身旁,摸摸她的头发,顺着她的视线看向那喷泉,“这里最初是民国一个富商买下整座山来作为自己家族的宅邸,后来几经辗转,被政府买下重新修缮,扩建。”
温婉微微颔首,眼里满是新奇,“怪不得,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透着岁月沉淀的韵味。”
她轻轻踱步,指尖抚过院墙上的藤蔓,感受着粗糙纹理下藏着的历史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