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位顾命大臣不约而同看向王安
王安也是一脸无辜
第九位顾命大臣和他的勋贵伙伴们,吃瓜不嫌事大。
不带这么玩的,虽然人都是他们推荐的人
除了老孙,他的推荐名额,主动让给皇帝了,随你填写。
率先反应的是吏部周老尚书。
“陛下愿听谏言,提拔贤臣,善莫大焉。只是诸多职位已有人选,亦都是良臣干吏。仓促之间,无法安排,不若从长计议。”
校哥儿缓慢点头,缓慢回应。
“周尚书言之有理,如何安排,有劳各位尚书阁老商议。朕只是思索,顾命大臣选荐的贤臣,定不会有错,定要个个安排得当”
皇帝退让了,但好像还不够,可,谁来教皇帝规矩呢。
自然是散朝后的王安了。
谁也没想到,朝堂上突然出现了一名勇士。
“臣御史左光斗,斗胆启奏陛下,朝堂用人自有法度,不可轻出中旨?”
全场震撼的时刻,来了。
小皇帝木木的对着左光斗竖起了中指,竖到一半,闪电般收了回手,一脸尴尬。
“左卿家是何意,中指……不合礼仪”
左大君子也是一愣,这一幕,可别叫史官记上了。
“陛下,所谓中旨,乃是皇帝未曾与内阁商议,单独下的旨意”
皇帝有点害羞,大概也觉得方才举止不妥。“朕愚钝,是朕不能下旨吗?”
左光斗挺起胸脯,声音愤慨而悲壮。
“若是中旨,臣子们当视之为乱命,不应遵从”
“轰”又是一枚炸弹投入水塘,炸起了各种眼神。
但没有人反驳左光斗。
始终。没有人。
皇帝并未恼火,只是愣住了。
“这是大明律,还是皇明祖训的规定?”
这问题,没有人回答。
全场很冷静。慢慢的,目光都聚焦在孙尚书身上。
这些时日,皇帝一有空就做木工,谁也不让打扰。
没想到孙尚书也精于工巧,有次误打误撞,帮皇帝打起了下手,于是就常被召入宫,成为群臣和皇帝沟通的好桥梁,好翻译官。
“启禀陛下,一人计短,众人计长,皇帝旨意经由内阁签发,方显得汇聚众智、君臣和睦。何况陛下年岁方小,诸顾命大臣,应多给予辅助”
然而,皇帝竟是一脸无辜,甚至站起来与诸位顾命大臣施礼。
搞得一干圆凳上的老头儿们手脚失措。
“朕先前有言,人事安排,正要与诸位商议,只是今日,时间都花在弹劾上了。”
“朕年少愚钝,国事均需诸位顾命大臣辅佐,为不使今日事重演。今后大家都用心国事,少行弹劾。朕亦有言在此,若有弹劾诸位顾命大臣者,朕一律弹回,不予理会”
今日这早朝,真刺激。散朝后的衣冠禽兽们,三三两两议论着,分析着。
皇帝虽然木和钝,而且还轴。但给官位很大方,也很能听人言,很不错。
一下子,给大家看到了好多条上升通道啊!
午朝的老狐狸们,不这样认为。现在还当皇帝傻的人,才是真的傻。
但没办法,外面的人相信,就行了。
“老臣等,谢过陛下的回护之意”
方阁老带队,众大臣列队致谢,为午朝开场定调。
小皇帝今日操作清奇,但最终的落笔,竟是要保全顾命大臣,让人滋味复杂。
“陛下今日欲提拔人才,吏部当领命,与内阁商议完善,再呈报陛下发旨,此惯例也”
周嘉谟说话,总是板着公人脸。刘一燝、韩爌点头称善。
“老臣的意思,既然都是诸位举荐的人才,不如现在就廷议好了”
孙老头和周嘉谟不一样,永远是笑嘻嘻的。
“臣附议”
无党派人士黄克缵表示赞同。
吏部和内阁商议,三个东林打一个方阁老,还议个毛线?
这也是校哥儿的本意。
他原想只当个木头的,何必暴露自己呢。但弹劾熊延弼,提醒他,留给大明的时间不多了。
他不出来拨弄一下,真的众正盈朝了怎办?
野猪皮在路上了,小冰河各种天灾人祸在路上了,财政危机在路上了。
对了,好像历史上还有个奢安之乱,听说很严重,很持久,可究竟怎么开始的呢?
局面略僵持,毕竟老怨妇还是首辅。他慢条斯理,拍了板:
“往昔。神宗皇帝身体有恙,不常视朝。大臣们要多拿主意。而今,陛下少年仁厚,奋发图强,我等应齐心辅助,君臣一体才是。此时廷议,正是此意”
校哥儿木木颔首,接下来,请开始诸位的表演吧。
往昔在幕后的大佬们,现在,只能亲自下场搏杀了。很好,校哥儿正要梳理清楚。
“徐光启徐子先,学识渊博,只是理政经验不长,独掌一部,是否会揠苗助长?”
徐光启执掌工部,绝对是提拔超纲了。据说他和哪边的关系,都很好。但从郑智的角度来说,等于哪边关系都不好,爹爹不亲妈妈不爱,没人为他辩白。
“姚宗文姚耿之,风评不一,吏部应多方考察”
这是浙党的后起标杆,疯狗一枚,东林的眼中钉。
“上月,先帝已下旨征召赵梦白为太常寺少卿,辞而不受,再次征召,可有不妥”
“为明陛下爱才之心,赵梦白当征召为吏部侍郎”
赵南星字梦白,是东林的一杆旗帜,当年就是他在吏部考功司的一番操作,引发了持续的党争,造就了他的盛名。此君姿态很高,不愿屈就太常寺少卿这种闲职,东林的意思,至少是吏部侍郎,才好继续党同伐异。
“毕自严善财政,但户部已有左侍郎李长庚、且刚任命了右侍郎毕懋良,均为能臣干吏……三位侍郎,不妥”
毕自严在后世很出名,李长庚敢于作为,毕懋良…….好像也是能臣,让这三人互抢官帽,只能说,怪校哥儿历史老师死的早。
“无妨,毕自严可兼挂户部侍郎衔,领太仆寺卿事”
挂衔,可视为认同你某方面能力,可视为不升职只加薪,可视为预订官椅,含义广泛。
还是老孙头有办法!局面豁然开朗。
那些你争我夺的重要位置,比如侍郎,让不出来,就先挂职。那些五品六品小官儿,升就升吧,要给皇帝面子。
名单中,袁可立,声名很响,没争议。但亓诗教、官应震都只是挂衔侍郎。这两人分别是齐党、楚党的领袖。前些年东林势不可挡,齐楚浙党联合抵抗,后来被东林巧妙解体。当日,方首辅第一个被皇帝问策荐人,不知深浅,先拿友党来试水,反正成了是人情,不成没损失。这操作的妙处,校哥儿也是经人提醒才品过来的。
差不多,该皇帝表态收尾了。
“父皇征召赵南星不来,若是朕再加官品召来,不知后人将如何评价。不若,改召为太仆寺少卿吧”
“若姚宗文升为吏部郎中,提拔过甚,改为吏部员外郎吧”
一边一巴掌,皇帝在帮谁?兑子而言,还是浙党划算。
“徐光启为父皇少詹事,朕欲拜为帝师,以帝师之尊,代执掌一部,不为过。”
“嘭!”校哥儿又扔下了一枚核弹。
帝师,意味着更有资格入阁当首辅。高拱、徐阶、张居正时代玩下来的规矩。
比起代掌工部,这更要命。
刘一燝已经瞪起眼睛了。皇帝的老师,岂能自己选。
“启禀陛下,礼部商议的帝师人选,确有徐子先”
老孙张口就来。没错,选帝师的第一步,不就是礼部推荐吗?
“尚未递交内阁”
假包公一脸不屑。
“既是如此。众顾命大臣皆在,不如,今日就议一议。”
老怨妇也反应过来了。哪能等到内阁一对二?
“钱谦益,万历三十八年探花,文章一品,可为帝师”
“梅之焕,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改庶吉士。人品高洁,文武双全,可为帝师”
“孙承宗,万历三十八年榜眼,能文章、通兵事,可为帝师”
你来我往,还是东林的人选也多,选票也多。
“阁老朱国祚,万历十一年状元,诗书双绝。更兼是先帝的谕德官,若不能为帝师,何人可为帝师?”
老怨妇祭出了一击杀手锏!
孝道而言,父亲的老师当儿子老师,名正言顺。但先帝当了太久的太子,曾在太子詹事府任职的,还有叶向高、何宗彦、韩爌、孙慎行……
可这口子一开,又是无数个人选。
一堆老头儿,一起脑阔疼。真是漫长的一天啊。
校哥儿也累了。
“帝师,不妨再商议。简拔人才,不能再等”
前世有导师教过,做人要直,做事要曲。
今天的弯弯绕绕背后,其实校哥儿最终的目的,只是两部、三人。
户部不能为道德君子所有,必须真才实干;吏部不能是东林一言堂。人事财务,拿不到手,算什么大明cEo?
至于三个人,徐光启、袁可立、孙传庭。
其他人,都是添头。
不是其他人不重要,校哥儿而今就这点权力,还得费尽大脑才能用到的权力。
而且,他对明末历史,知道的就那么多。只知道这三人都很牛笔,尤其是徐光启,必须成为实权人物,不能等。
那就这样吧,一堆老头儿也玩不动了。
内阁发文,司礼监用印。
漫长的一天,终于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