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建筑正是燕国王宫的正面城门楼。
没办法,王宫城墙不过三丈高,这城门楼却有六丈高,实在是太突出了,鹤立鸡群。
要知道古代的城墙一般都只有三四丈,也就是十米高左右,一下子出了个十八米高的城门楼,足足高出一大截,想让人不注意都难。
也许有人会说:“十米高就是三层楼的模样,这不是很矮吗?
电视剧里面的城墙明明都是很巍峨,看下去都很高的。”
只能说那些都是骗人的,只是为了拍出来的效果好看,吸引眼球而已。
就像清宫戏里面的发型,男人都只剃光了头上前半部分,在后面才梳成一条又粗又长的辫子,俗称“阴阳头”。
但历史上真正清朝发式是金钱鼠尾,就是留的发辫比小拇指还细,而且要能穿过铜钱中的方孔。
阴阳头是清末才慢慢出现的,在雍正、康熙或是更早的时候是不许留这种头的,一切都要以头发能穿过铜板为标准,否则留发不留头。
假如电视剧里面真的展现这种金钱鼠尾发型的话,换谁来当男主角都没用。
就像清华美院那种眯眯眼,无论穿得多时尚,看起来都丑死了,谁还看得下去?
言归正传,由于秦汉时期的城墙都是用夯土修筑,而夯土的强度并不高。
假如城墙修得太高,质量越大,那基座也就越大,否则就很容易会倒塌。
因此,为了控制成本,大部分城墙都只有十米左右,就连后世长安古城墙也只有12米高。
至于有人提到用石头筑墙,那几乎是痴人说梦。主要原因还是成本太高。
因为石头的重量不一般,单单搬运就是个大问题,而且全国各地也不是每个地方都有适合制造城墙的石头。
虽然很多重要城市的城墙,外面看到都是石墙,可实际上都是使用了石头进行外包装,里面还是夯土墙。
当陈平远远看到那城门楼时,便猜到那绝对是用新型材料修建出来的,心中也隐隐对臧荼请柬中所说的水泥期待了起来。
不过他比较幸运,压根不用愁自己拿不到水泥秘方。
只因他代表的是刘邦,加上臧荼先前还承诺,假如朝廷感兴趣,他愿意无偿把水泥秘方献给刘邦。
可其他人就没他那么好命了,只要不是眼瞎,几乎每个人一进城都会注意到那城门楼,也知道请柬上面所说都是真的,这世上真的有水泥这种防御神器。
但自己的大王本来派自己过来就是为了走个过场,打个酱油,哪有让他们带多少钱财过来参与拍卖?
可现在竟然真的有这种防御神器,假如自己没能将它带回去,绝对少不了一顿训斥,分分钟还会被罚俸降职,严重一点,进大牢都有份。
不少人在看到那城楼的第一时间,不是想找臧荼看看能不能赊账,就是赶紧派人回去通知自己的大王,让自己的大王定夺。
可臧荼早就知道他们在打什么算盘,早早就吩咐下人闭门谢客。
同时,将来访的使者分别安排在不同的院子中,尽量减少他们见面的机会,以免他们联合压价。
可任他千算万算,他怎么都没想到在拍卖会即将举行之际,竟然被项羽这封书信给打乱了。
当臧荼俩父子见识过制冰之术的神奇之后,心中对泉州更加好奇了。
连臧荼自己也想去探访一下项羽背后的高人,他想不到是什么人竟然有如此神乎其神的手段。
因为无论是水泥还是制冰之术,都是一本万利都东西。
尤其是这制冰的硝石还能重复使用,那几乎是无本买卖啊,和拦路抢劫没什么区别。
这一刻,他更加坚定了抱项羽大腿的决心了。
不再犹豫的他当即让臧衍带亲卫去永定河出海口处,将船上的东西搬回府中用于开展示会。
与此同时,又派人告知各方使者,说要将拍卖会改成蓟城展示会,三天后在燕王宫内举办。
收到消息的各方使者刚开始都是打算拒绝的,因为他们现在的目标就是水泥。
可当他们听到臧荼会将水泥秘方作为礼品赠予他们每一个参会的来宾时,所有人都喜出望外。
心想现在竟然能不花钱白嫖,当然是没有拒绝的道理,还纷纷表示保证会准时到场。
要说最淡定的莫过于陈平,还有韩信的使者蒯通。
一个是人生赢家,稳坐钓鱼台。
另一个则是韩信的重要谋士,他觉得韩信用兵天下无双,最厉害的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所以水泥这防御神器,得到最好,没得到,也无所谓。
而且蒯通这次主动申请出使燕国,为的就是借机跑路。
因此,无论拿不拿到水泥,他压根都不放在心上,只是对水泥好奇罢了。
没办法,谁叫他没陈平那么灵活,没有找到一个好老板。
在楚汉争霸之际,当项羽知道自己的大将龙且去救齐被韩信击杀之后,他也开始慌了。
于是,他派了自己手下谋士武涉去拉拢韩信,劝韩信自立,让他与自己跟刘邦三分天下。
可惜当时被韩信拒绝了。
在韩信拒绝武涉之后,蒯通又跟着跳了出来,劝说他自立。
蒯通这个时候本来就是韩信身边的谋士,而且韩信齐国的72座城市能全部打下来就是蒯通出的主意。
所以,蒯通的说服力和说话分量比武涉不知高了多少个档次。
加上蒯通精通相术,他看了韩信的面相后,说道:“看你的脸就是一个侯爵水平,而且有风险。看你背,背长得好,贵不可言。”
这就是暗示韩信要自立为王。
跟着他又以常山王张耳和成安君陈馀为例子,告诫韩信。
无论他和刘邦俩人感情有多好,但一旦涉及到个人利益,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奈何韩信对刘邦十分信任,拒不采纳蒯通的建议。
蒯通知道到韩信最后肯定会载在刘邦的手上,为了自保,他一直都在等机会跑路。
没想到,刚好遇上臧荼广邀天下诸侯参加水泥拍卖大会,蒯通当即毛遂自荐,请求出使。
而韩信也巴不得蒯通走远一点,当即批准了他的请求。
免得这家伙天天劝自己造反,到时被刘邦知道,那真的是裤裆里的黄泥,不是屎也是屎。
两人一拍即合,因此有了蒯通出使这一幕。
韩信万万没想到,蒯通竟然会一去不复返。
而他最后也果真被刘邦坑了,在生命最后的那一刻,才感叹道:“悔不听蒯通之言。”
所以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好的谋士常有,而好老板不常有。
刘邦就是听了陈平的话,最后成功登基称帝。
而韩信就是不听蒯通的话,最后惨死于妇人之手。
真的是可悲可叹。
蒯通自己没想到这次燕国之行,竟然成为了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