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废物开始被赋予意义,它就不再只是笑话,而是话语权的另一种形式。”
林川的短剧第一集发布后的第二天,视频后台数据突然炸了。播放量从早上的一万直接飙到了十万,到中午时,点赞数突破五万,评论更是成千上万。
“这剧情太真实了吧!好像看到了自己!”
“我也面试了十几次全被拒,这剧简直给我勇气了!”
“废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对失败!”
林川一边刷着评论,一边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感。这不是他以前靠自嘲逗笑观众的那种流量,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共鸣。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或许真的可以通过“懒虫日志”做出点什么不同的东西。
“看来我的失败,也不算一无是处。”林川对着屏幕自嘲地笑了一下。
短剧爆火后,林川收到了多个平台的合作邀请。有一家大型短视频平台直接开出高价,想把“懒虫日志”打造成年度S级项目,甚至愿意提供资源把剧改编成综艺。
“我们会帮你组建专业的团队,剧本、导演、演员都不用你操心。你只需要提供你的故事,后续就是一条‘废柴翻盘’的流量金矿。”对方的策划经理满怀热情地描绘着未来的蓝图。
林川表面上点头微笑,但内心却感到一种莫名的抗拒。他知道,这些平台看中的并不是“懒虫日志”的内容深度,而是它带来的流量。
会议结束后,林川躺在出租屋的沙发上,点开手机,看着自己的第一期短剧评论。他逐条翻看那些写满真实经历的留言,忽然冒出一个想法:
“废物的故事应该属于那些人,而不是资本。”
一周后,林川在微博发布了一条招募消息:
“懒虫日志不只是我的故事。我们想听听你的“失败”,也许它能成为剧中的某一幕,成为所有“废物”的共同记忆。#懒虫共创计划#,等你来。”
消息发出后,很快引爆了社交平台。数以千计的网友私信林川,分享他们的失败经历——
“我大学毕业三年了,一直没找到正经工作,每次过年回家都不敢跟亲戚说话。”
“我创业两次全失败,现在回家继承了家里的奶茶店,算不算废柴?”
“我考研连考三次都没上岸,感觉整个人生都停滞了。”
林川选取了其中的几个故事,改编成短剧的情节。比如,一个女生因专业冷门屡屡碰壁,最终发现兴趣才是她唯一的出路;还有一个男生创业失败后,意外从父母经营的夜市摊中学会了人生的韧性。
短剧第二季播出后,关注度比第一季高出了两倍,甚至登上了微博热搜榜:“#懒虫故事里的高光时刻#”。这一次,不仅普通网友在讨论,就连一些职场导师、心理学博主也开始对“懒虫日志”发表看法。
“你已经成了废柴群体的代表。”助理小夏有一天对林川说,“但接下来怎么办?你要一直当‘废柴代言人’吗?”
林川愣住了。他从没想过这个问题。他的初衷是记录自己的失败,后来成为了流量博主,再到如今的短剧创作者,但始终围绕着“失败”这个主题。
“也许我需要改变。”林川喃喃自语。
深夜,林川翻看着那些网友投稿的故事,突然意识到,“废物”并不是单一的失败,它是多种失败的集合——职业失败、情感失败、家庭期望的落空……但这些经历中隐藏着一种共性,那就是人们不甘于平庸,总想找到突破口。
“也许,我可以做一本书,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林川开始动笔,写下他的计划书——一本围绕“失败与翻盘”的非虚构作品,用真实故事串联起不同的失败人生,同时在每个故事后附上一段他的感悟。
这本书的概念让他兴奋不已,他甚至想到一个名字:《懒虫日志:失败人生》。
然而,当林川正在为书籍创作忙碌时,一场舆论风暴不期而至。某自媒体账号突然发文,直指林川“消费废柴情绪”,“借失败赚流量”。文章用犀利的措辞将林川的行为形容成“披着废柴外衣的成功学贩子”,并列举了一些断章取义的例子。
评论区立刻炸开了锅:
“原来他根本不是废柴,只是在演戏!”
“消费别人的失败,真的好恶心。”
“再也不看他的东西了,失望!”
林川第一次感受到来自外界的恶意。他的私信被铺天盖地的辱骂淹没,就连曾经支持他的粉丝也开始质疑他。
而就在林川几乎被舆论逼到崩溃的边缘时,一个粉丝私信打破了他的情绪防线: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但因为你的短剧,我才敢重新振作。我不在乎别人说什么,我只想告诉你,谢谢。”
林川盯着这条私信,眼眶发红。他意识到,这不是结束,而是一次新的开始——他必须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废柴”可以创造出更多的意义。
他默默的打开了笔记本写道:懒虫日志:第五篇:我是废物,但我已经学会了从废物变成废柴,然后点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