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废物们团结在一起,失败也可以成为一种无可匹敌的力量。”
分享会结束后,林川的私信像爆炸了一样,每天都有数百条新消息涌入。这些私信中,有普通网友讲述自己的失败故事,有年轻人希望能加入他的团队,还有职场人士提出合作意向。
让他最感动的,是一个高中生的留言:
“我不确定未来会不会成为一个废柴,但至少现在我不怕了,因为你让我知道,失败也能成为人生的一部分。”
这一条简短的留言彻底点燃了林川的信念。他意识到,自己不能仅仅满足于发布短剧和举办分享会,他需要做更多的事情,真正让“废物”成为一种有力量的存在。
他想到了“懒虫联盟”。
林川和助理小夏、几位最早的粉丝骨干开了一次会议,探讨“懒虫联盟”的可能性。
“我们可以做一个社区平台,大家可以匿名分享自己的失败经历。”小夏提出了一个点子,“既然大家在网络上不怕被评判,为什么不让他们有一个专属空间呢?”
“或者我们也可以提供资源对接。”另一位成员补充道,“比如职业失败的人,可以找到职业导师;创业失败的人,可以获得二次尝试的机会。”
“还有心理支持。”林川说,“很多废柴并不是没有能力,而是被社会上的标签压垮了。我们可以组织心理咨询师,给他们一个疗愈的渠道。”
随着讨论的深入,懒虫联盟的构想渐渐成型:它将是一个线上线下结合的平台,帮助失败者找到共鸣、资源和重新出发的信心。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打造懒虫联盟,需要的不只是想法,更需要资金、人力和大量的社会资源。而林川的团队,除了短剧收入之外,几乎没有多余的资金储备。
小夏建议:“不如试试众筹?之前分享会的视频不是挺火的吗?借这个热度,说不定会有很多人支持。”
林川点了点头,觉得可行。他们很快在众筹平台上线了“懒虫联盟计划”,目标是筹集50万元,用于开发线上平台、组织线下活动,以及邀请专家参与。
然而众筹计划刚上线,就再次引来了争议。
“割韭菜的手段又升级了,这次还搞众筹?”
“懒虫日志已经赚钱了,还要别人掏钱?”
“做公益?怕不是想圈钱跑路。”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林川没有选择回避。他在自己的微博发了一条长文,讲述了“懒虫联盟”的初衷,并承诺每一笔资金的去向都会公开透明。
“失败是所有人的共性,懒虫联盟的意义在于告诉每个人,失败并不可怕,也不是终点。希望大家可以给我们一个机会,让这件事变得有意义。”
这条微博发布后,获得了大量支持性评论,不少粉丝自发转发和宣传。最终,众筹金额在短短两周内突破了70万元,远超预期目标。
有了资金的支持,林川立刻开始了懒虫联盟的筹备工作。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征集公告,希望找到更多真实的失败者故事,将其改编成短剧或者专题纪录片。
其中,一个关于“考研失败者”的故事引起了林川的注意。这名投稿者是一名26岁的普通打工人,连续三年考研失败,但始终没有放弃。这位投稿者在邮件中写道:
“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不放弃,可能就是想告诉那些瞧不起我的人,我不是一个没用的废柴。”
林川被这份执着深深触动,他决定亲自采访这位投稿者,并将她的故事拍成纪录片短片。
短片发布后,播放量迅速突破百万,评论区被“破防”刷屏:
“她让我想起了自己,高三复读两年的日子……”
“她的失败让我明白,我也可以重新站起来。”
“林川终于开始做些更有深度的内容了,支持懒虫联盟!”
懒虫联盟第一次行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这让林川更坚定了自己的方向。
就在懒虫联盟的影响力逐渐扩大时,一个不速之客找上了林川。这是一家大型资本背景的mcN机构,曾经公开批评林川“消费失败”。现在,他们却抛出了一个重磅合作意向:
“林先生,我们可以全力支持懒虫联盟的发展,比如追加数百万的投资,提供技术、资源对接,甚至帮你把‘懒虫联盟’打造成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公益Ip。”
林川听到这里,眉头紧锁。他知道,这些人绝对不会无偿帮助自己。果然,对方接着说道:
“不过,我们需要一点‘微调’。比如,把失败的叙事转换成正能量的成功学,毕竟,失败本身并不能卖座。”
林川感到一阵反感。他的初衷从来不是制造所谓的成功学,而是直面失败的本质。如果接受这样的条件,“懒虫联盟”就会变成另一种空洞的商业工具,彻底背离了他的初心。
“谢谢,我会考虑的。”林川勉强挤出笑容,送走了对方。他站在窗前,心中却翻涌着一种强烈的抗拒感。
“懒虫联盟的意义,绝不能被改变。”他在心中默默告诉自己。
然而,他很清楚,拒绝资本的支持,也意味着更大的挑战正向他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