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怪诸天尊恐惧。
这一万多年来,诸天尊,万年老仙,他们的道法神通,好像到了天花板,无论如何修炼,无论徒子徒孙如何进贡,都并没有什么进益。
而呈耳的无量化身,实在太恐怖了,他们没有丝毫正面对抗的勇气。
有时候,他们内心深处,也不免有些后悔,若是没有毁掉呈耳的信标,现在,呈耳是不是已经回来了?是不是已经为仙者找的出路了?
但是,随即就又压下了这丝悔意。
若是呈耳还在,他们就还在开山填海,疏河道,建良田,宛若凡人之仆。
哪能像现在这样,唯我独尊,为所欲为,肆意纵欲,享受极乐。
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反而更加恐惧。
他们了解呈耳。
若只是毁了呈耳的信标。
以呈耳的仁慈,其实不会怎么惩罚他们,甚至或许只是笑骂两句就过去了。
但他们后来干的那些事,实在太恶心了,呈耳绝对不会让他们活着。
当年仙者,毁了呈耳的信标之后。
又怕呈耳以兆民心中的呼唤为方向,再次归来。
他们为了抹去呈耳之名,呈耳之言,呈耳行,竟然做一场灭世大劫。
“灭世大劫”,这四个字说来简单。
但其内里的沉重,惨烈,残忍,却是自古以来,无与伦比的。
那是仙者将人间亿兆的百姓,全部屠戮!
亿兆百姓啊,不是亿兆蚂蚁。
那是呈耳精心呵护,填海开山,疏水道,建良田,不知道培养了多少万年,才繁衍出的一个煌煌若初生的太阳的人道盛世。
被他们一朝,屠戮了个干净。
而且,不仅仅是屠了个干干净净。
那是曦古之人,不是现在的凡人。
现在的凡人,活如猪羊,死如蝼蚁。
曦古之民,是呈耳用爱意培养出来的,那是真正的人,有光辉的人性,有不屈的人格。
他们一朝被屠戮,便化作不屈之鬼,宁愿时时刻刻遭受凌迟炮烙之苦,也不肯消散泯灭,而是对着众仙怒骂控诉!呼唤呈耳归来!
这亿兆真正的人,所化的不屈之魂,客观的说,就这个世界上最坚韧的东西。
他们或许没有力量对仙者进行复仇,但是只要他们自己不肯消散,无论神通多么广大的仙者,也无法泯灭他们。
仙者为了折磨他们,为了让他们不堪忍受痛苦而自我消散。
也是为了不让他们呼唤呈耳的声音传出天外。
便将这亿兆不屈之魂囚禁于九渊深处,用地极阴火日日烧炼他们。
这是罪一!
还有罪二……
凡间为何没有仁义道德?
是因为凡仁义道德,以及与仁义道德有关的文字,都与呈耳有关!
凡人的恶是仙者潜移默化教养出来的,不是仙者就喜欢看恶行恶德的凡人戏,而是……仅仅只是为了抹去呈耳的言,呈耳的行,呈耳有关的一切!
现在的人间,人口已经不足曦古之时的万分之一……或许连亿分之一都没有。
即便这样小小的一个人类,依然被他们弄的富者如虎狼,穷者如猪羊。已然全没有了人的样子。
若是呈耳真的归来,看见九渊之下受折磨的不屈之魂。
再看见人间全没了一点人性的凡人。
便是再仁慈的呈耳,也要将仙者宰个干干净净!
所以,即便是万年之下的仙者并没有见过呈耳,但每个仙者却都听到过一句话——呈耳归,仙者亡!
万年之前的老仙自然知道是为什么——仙者的所做所为,有一个算一个,呈耳归来,若不将仙者屠尽,都对不起他那个名字!对不起数万年前被屠戮的亿兆曦民!对不起现在变成恶鬼的人间百姓!
万年之内的仙者虽不知呈耳是谁,又不知呈耳归来为何会屠仙,但那句‘呈耳归,仙者亡’的警言,却是师长耳提面命,让他们牢牢记在心底的——他们将呈耳当做一个灭世魔劫!
总之,无论万年老仙,或是万年内的中世大仙千年内的近世小仙,呈耳两字,都是大恐怖!
但是这个恐怖,在万年以下的仙者心中,没有万年老仙心中那么真切,那么沉重,那么天崩地裂。
……
所以,俱舍天尊一觉察到,呈耳可能回来了,连辨认真假都不敢,一刻都不敢停留,直接逃到了极其危险的,几乎必死的天外之地。
也就可以理解了!
但是奇怪的是,俱舍天尊不知道出于何种心态,逃走时给诸天尊留的公开信中,并没有细说内情。
竟然也没有没有将呈耳在陈州的事说出来。
也就是说,仙界诸天,并不知道呈耳可能在陈州嘉县。
所以,嘉县,一时反而平静了下来。
这让大有六五反而有些为难了。
他本来已经打算舍弃此地,立即逃走了。
此时却又有些犹豫了。
毕竟,这是能够源源不断产生宝胎的宝地啊。
只要在此处隐居个几十年,就能稳稳晋级千年大仙。
面对着这种诱惑。
即便是睿智多谋,又杀伐果断,凭着不足千年的道行,竟然将几千年道行的三元洞主和无华山主,甚至是万年道行的极真天尊,都耍了一遭的大有六五也无法选择了。
最后,这个睿智之人,却用了一个极其不睿智的办法,来帮自己做选择……
他朝四方拜了一拜,在心里祷告道:“前辈高仙在上,后辈小子,想乘前辈日月之余辉,在此清修,若有所扰,还望前辈发一轻音,小子立即离去……”
祷告罢,便屏气凝神的倾听,等了好久,耳中,心中,都没有听到丝毫声音。
大有六五才长长吐出一口气,又朝四方摆了摆,才站起来。
他心中其实也有所忖度:自己已经在此隐居十几年了,若那位前辈高仙不容自己,早就将自己赶跑,或者直接将自己灭掉了。
能容自己在这里隐居十几年,自然也不会介意自己再在此地隐修下去。
这位,若真的是那位……
他应该也确实看不上这处宝地。
……
大有六五在那里做聪明人的瞎想,越想越觉得处处合理。
却不知道,从一开始,便是错的。
那一声在他们心底响起的“肃静”……
自然不可能是呈耳喊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