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够让这三位新封的王不那么担惊受怕,整个仪式按照要求,定在了襄阳。
清廷当朝兵部尚叔赵清廉带着朝廷御赐的玉玺还有旨意,千里迢迢来到湖北襄阳城。
曾经,这白纯风,王大大,朱能视赵清廉为仇人这不错,但是,如今可不一样了明面上,大家都是大清的臣子。
其实也真是没想到。
朝廷派个谁来不是?
偏偏派了姓赵的老王八蛋。
王大刀骂骂咧咧骂了一个早上。
这家伙,自己是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老白,你说,这乾隆老儿是不是故意整咱们,知道咱们哥几个对这赵清廉恨之入骨,还派这家伙来。
这试探的也太明显了。”
蠢如王大刀也能看出来,受降中还藏着试探,他最恨这些自诩为是的聪明人办事了。
招降就招降,试探个毛啊?
偏要试探出点事不成?
如果再怎么鲁莽,也只是心里的想法,白纯风,王大大,朱能三人早已经稳住身心,他们目前就指向回到封底,当一方大王!
好好的享受荣华富贵!
好好的纵欲饮酒!
没什么比当个封地的王更舒坦得了。
要说真正的让他们打天下,那也不可能。
三人也明白。
缺个聪明人,那就像樵夫手里没有斧子,空有一身力气没用。
他们如今身边能够帮扶自个的聪明人没有,想要凭借自己的力量去攻伐整个大清,难度很大。
与其为了那点可怜的胜率去殊死一搏,不如直接躺平当个富家翁。
这权力多大才是大?
地盘多大才是大?
要他们三人说,称霸一方就足矣,不需要称霸整个中原。
目前可以说是最优解了,大家都喜欢的结局。
随着襄阳城门缓缓打开。
赵清廉的队伍也陆续进入。
纵然心中有万般不悦,赵清廉脸上也是挂着笑容。
两拨人正式会面之后,就这样假笑道。
在赵清廉撑开圣旨后。
白纯风,王大大,朱能这三位粗人显然不知道该怎么办。
以往他们都从未跪过。
秀才没有跪过,李狗儿也没有跪过。
如今却叫他们跪皇帝老儿,真是心里怎么想怎么不舒服。
“嗯?”手持圣旨的赵清廉一个冷眼,眉头皱起,“你们现如今是大清的臣子,天子圣旨,岂有不跪之理?”
几人互相看看,只得是揉揉膝盖后,僵硬的跪在地上。
双手高抬。
接过圣旨。
站起身后,又接过官印,接过赏赐。
整个流程才算勉强走完。
众人对什么官印什么的不大感冒,想着朝廷的赏赐是什么,掀开托盘上的红绸,只感觉两眼一黑。
他娘的,一幅破画。
上面还有乾隆的字迹。
这皇帝老儿真把自己的字画当成天下第一的宝贝了?
接下来,自然就是商讨接下来的事宜。
赵清廉被请入大殿。
大殿就是上次,秀才见到自己的那个大殿,只是人已经不在了。
两拨人坐下。
赵清廉显是眼光微眯,“三位将军可真是快人快事,朝廷那边收到招降信才几日功夫,你们就已经肃清了异己,夺得了整个政权。真乃雷霆之势。”
“哈哈,大人谬赞了。
我们哥几个也是身处危机之中,不动则俱灭啊!
那秀才!
永远想着老百姓!
就没想着帮他的我们哥仨!
你说,他是人吗?!
荣华富贵,哪个不想?咱们一路拼杀过来,到收获的时候了,他不让!死的该!”
王大刀还不忘咬牙切齿一下。
“说实话,还有一点!
就是因为你!
上一次,咱们哥仨站在外面,刀都磨得锃亮!就等着抹你小子人头呢!
没成想,秀才百般阻拦,还训斥我们哥仨,他不死谁死?
不过都是以前的事了。
赵大人,如今我们同朝为官,我们哥三也得去就藩,您就不要在意了,我们有放下过去的仇恨,两不相欠哈,两不相欠。”
赵清廉想要知道更多,所以在话题结束末尾他又提了一嘴:“秀才他……”
“大人放心!死的透透的!
是在京城郊外军营一公里处找到的。
死的时候身上全是大粪味。
是钻到粪桶里掏出城去的。
不过也是老天有眼。
怪他身子骨太单薄,一处胳膊的刀伤,引起发热,就把他 给祸祸烧死了。
平常人至少能扛三天,他一天都没扛过去。
渍渍渍,不过还真是谢谢这个天机了。
不让如今坐在这里谈判的,就不是我们哥三了。”
三人心情愉悦。
却没注意到赵清廉那低沉的面庞。
……
看着大清新的疆域图。
乾隆捋了捋下巴的胡须。
肯定的点头。
事情这样顺利解决,原本预想着叛军会越发庞大,庞大到横推大清,没成想,刹那之间便是土崩瓦解,俯首称臣。
这还不足以证明自己的实力吗?
身后的群臣全都恭维起来。
“万岁爷龙威之下,叛军皆是跪服!”
“都是万岁爷的功劳啊!”
“叛军如今偏南一隅,乃是我大清之福!老天有眼!”
不过乾隆总还是看着地图上的福建,云南,广东三个区域,觉得扎眼。怎么看怎么别扭。
心里已经盘算起来,如何在将来把这三块地方给平定了,夺回来!
一日不夺回来,简直一日无颜面见底下的大清列祖列宗,尤其是没脸见到爷爷圣祖康熙。
当初三藩是他老人家年轻的时候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方才平定。
如今三藩又因自己重新驻扎……唉。
依稀记得儿时骑在爷爷圣祖康熙爷的脖子上看着大清辽阔的疆土,他用稚嫩的声音向皇爷爷许下承诺。
大清的疆土将会在爱新觉罗·弘历,他这个最爱的孙子的手里,扩张到最大。
如今……唉……三藩之地,只是用来欺骗天下人的,这三块地方到底不属于大清了已经,他这个当皇帝的心里还不清楚吗?
骗得了天下人,唯独骗不了自个啊。
还能怎么办呢?
又能怎么办呢?
台下群臣也都纷纷窥探出了皇帝的心思,却没有任何办法。
三藩如今实力强大,若不是领头的白纯风,朱能,王大刀三人胸无大志,偏南一隅的享受荣华富贵,他们根本对抗不过。
敌人太强大,目前需要蛰伏,需要发育。
乾隆的叹息并没有改变任何东西。
群臣也没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发言一下的。
大家都脑袋空空,无从下手的。
更麻烦的是,谁提出主意谁就得去执行,去解决,要是完成的好那也就算了,可要是完成的不好,那不得鸡没有吃成,还惹的一身骚!
这官场为官之道的终极秘诀就是,不办事,不理事,不冒尖,就这么晃晃悠悠过一天是一天,什么倒霉事都落不到身上。
一代代官员都是这么过来的,前辈的处世规则,要遵守!
“刘墉,你怎么看?”
驼背的刘墉忙退后一步,拱手道:“臣……臣看这样挺好,大清还是大清,只是多了三个封王。”
“晓岚,你又是怎么看?”
纪晓岚也是退后一步,拱手道:“臣……臣也不知道怎么看,但臣只能这么看,没办法的事,今要是能够有想出办法的,我头嗑破都可以。”
“赵爱卿,你怎么看?”
赵清廉:“修建马奇诺防线,以防万一。”
乾隆捋了捋胡须, 点名让赵清廉上来好好讲讲这个马奇诺防线,当然,他也知道大家伙没办法,之所以让人一个个站出来说话,就是想要做好铺垫,待到这时的赵清廉说出他的防线计划的时候,可以让某些人闭嘴。
毕竟,有个定律,就是当自己没有办法的时候,别人有办法,也就不好质疑了。
马奇诺防线就是乾隆想要印出来的关键。
引出来后,光他一个人同意是没有用的,还得诸臣们同意。
经过这么一个铺垫,也没有人反对了吧。
果然。
当乾隆对赵清廉的马奇诺防线表示赞同的时,满朝文武的异样之声,十分渺小。但还是有。
谁呢?
时任大将军的兆慧。
他算是有点眼光了。
根据赵清廉汇报的防线图,一眼就看出来了问题所在。
“皇上!
这个马奇诺防线有漏洞。”
“只防御的了陆,防御不了水。”
“将来的某天,若是那叛军绕道海上,攻杀过来,我们将措手不及啊。”
对于这个问题,赵清廉早就想打有人会看出来,他已然准备好了说辞:“海上作战,我大清海军正好派上用场,海上作战优势在我,再说,要想从海上作战,叛军必将建造大船,陆军去到海上,优势荡然无存!这些都需要长时间的准备!放弃陆地作战,而选择不擅长的海战,叛军不会这么蠢的,就拿长城来说,长城不也只防守住了陆地。”
“赵大人,话不是这么说的,这不是一个概念……
皇上……”
兆慧还想要说什么,被高位之上的乾隆抬手打断。目前他已度需要寻找安全感了,这个马奇诺防线就是最好的屏障。
他的弊端是有,但他的优点同样不可忽视。
“传朕旨意。
晓岚,你海上贸易所得有银两,全部投入到马奇诺防线上,鼎力相助马奇诺防线的修筑工事上。
抵御三藩就看这个防线了。 ”
防线的方案是定了。
但是防线这个差事交给谁,相关修建工作更是重中之重,主持这个的人才是关键。
乾隆脑子里飘过的第一个人选就是赵清廉。
正好,提出这个意见的也是赵清廉,他是不二人选。
“臣,领命!”
赵清廉毫不犹豫的接下了这个担子。
乾隆倒还是不怎么放心。
赵清廉的办事能力没得说。
可缺点就是太贪。
万一搞出个豆腐渣工程……
所以,他派了两位监军。
就是纪晓岚和刘墉。
两人至少可以第一时间把情况汇报上来,确保是真实的。
对于此二人,乾隆是绝对的信任。
“赵爱卿,纪爱卿,刘爱卿,你们三人一定要把这项大工程给办好,大清未来的安定,就靠这个马奇诺防线,就靠你们了。”
“臣领命!”
“臣领命!”
“臣领命!”
……
整个马齐洛防线是从西至云南,东至沿海江浙的,在云南,福建,广东三省通往内地的重要关隘处,修建工事。
工作量很大,赵清廉压根没想要完成。
他只想要耗费国力。
只想要借助这座城墙,让那刚刚驻扎到云南,福建,广东的王大刀,白纯风,还有朱能三个人明白,他们绝对不是处于安逸地位,朝廷对他们的戒备之心,昭然若揭。
他们愈发躁动,朝廷这边才会迫于无奈,继续增兵,满人是没人愿意参军的,也没多少人他们,朝廷没得选择,只能继续征用汉人。
这样,自己十万汉八旗的队伍就能够继续扩大,自己的实力就能够继续增强。
赵清廉不光这样想着,他还写了折子,就在袖子里,在这个时候是递上去的最好时候。
“万岁爷,咱们要做好两全准备,才是最妥当的。
既要用马齐洛防线进行防守。
还得培养军队,具备进攻和与三藩抗衡的力量,如今的和平只是短暂的和平啊。”
乾隆点点头。
满朝文武皆是点头。
这个道理他们都明白。
赵清廉上前一步,从袖子里掏出来了他的增兵计划书。
乾隆展开一看。
“赵爱卿,你的想法,朕也想到了。
朕允许征兵。
如今这种情况,大清只能靠汉人。”
赵清廉喜了一下。
但接下来乾隆说的话,直接感觉是五雷轰顶。
“传旨。
让张总兵招募汉军!”
“和珅!”
“臣在!”
“全力拨款过去,协助张总兵招募汉军。”
这样的命令就算是傻子也一下子明白过来问题了。
赵清廉心里清楚,乾隆这是明摆着防自个,怕他一家独大造成威胁,所以让另外一个汉人统领来统御另外一支汉人军队。
高,实在是高。
乾隆老儿到底还是有些手段的。
退朝后。
赵清廉向和珅这个百事通打听这张一甲的身份信息来。
从和珅口中得知,这张一甲乃是乾隆二十一年的武状元,一直都是车骑都尉,但就在这段时间,直接因为一个小小的功勋,便被破格提拔,一飞冲天,成了一镇总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