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毅站在点将台上,身姿挺拔,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台下的将士们。
他深知,此次出征意义重大,每一位将士都肩负着平定江南郡、恢复太平的重任。杨毅决定留下一万忠义军在永州府城内维持秩序,同时留下一万临时抽调的军队在城外驻扎,以备不时之需。
而这留下的一万士兵,接下来他们将由忠义军的教官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训练,以及各种军规军纪,思想教育,杀敌奖励等课程。
而永州府作为自己后方重要据点,刚刚经历诸多变故,民心虽已初步稳定,但仍需妥善维护,方能确保大军出征无后顾之忧。
留下守城兵力后,杨毅亲率一万名久经沙场的忠义军精锐和三万人临时组建的军队,毅然决然地朝着江州府横推而去。
这临时组建的三万人,都是各个州府调集而来,他们平时虽然训练时间不长,但在杨毅的重赏之下,个个士气高昂,对即将到来的战斗充满期待,渴望在战场上证明自己,为忠义军的荣耀添砖加瓦。
大军行进间,步伐整齐划一,尘土飞扬。杨毅骑着一匹高大的黑色骏马,奔驰在队伍前方。
他身着银白战甲,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宛如战神下凡。身旁的将领们也是神情肃穆,时刻关注着军队的行进情况,确保行军安全与效率。
一路上,附近的百姓们听闻杨毅大军出征,纷纷自发来到路边送行。他们手持食物和酒水,为将士们加油鼓劲。
“杨大帅,一定要平安归来!”“将士们,保重啊!”百姓们的呼喊声此起彼伏,这声声嘱托,让将士们心中充满温暖与力量,更加坚定了他们战胜敌军的决心。
三日后,随着大军逐渐靠近江州府城,气氛也愈发紧张起来。杨毅深知,江州府是大皇子李逸尘在江南郡的重要据点之一,必然把守严密,防御森严。
但他毫无惧色,心中早已制定好了周密的作战计划。
到达江州府城外时,他勒住缰绳,转身面向将士们,大声喊道:“弟兄们,大皇子李逸尘不顾国家安危,起兵谋反,妄图割据一方,自立为王,让百姓流离失所,血流成河。我们是正义之师,定要踏平江州府,还江南郡太平!”
“踏平江州府!还江南太平!”四万将士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仿佛要将前方的一切阻碍都震碎。
这股磅礴的气势,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向着江州府汹涌而去,一场激烈的战斗即将拉开帷幕,而杨毅和他的将士们,已做好了充分准备,迎接这场生死较量。
江州府,城墙上,大皇子李逸尘的守军如临大敌,密切注视着远方扬起的尘土,那是杨毅军队行进的迹象。
李逸尘在得知杨毅亲率大军前来时,面色阴沉如水。他召集麾下将领,在府衙内商议对策。“杨毅此番来势汹汹,诸位可有良策?”李逸尘的声音带着一丝焦虑,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
一位身形魁梧的将领站了出来,抱拳说道:“殿下,江州府城墙坚固,粮草充足,奈何敌军有威力巨大的火药,我军可放弃守城,凭借城内街道与之周旋。杨毅远道而来,粮草补给困难,待其疲惫之时,我们再集结兵力突袭,定能大败敌军。”
李逸尘微微点头,却又有些犹豫:“此计虽稳,但不知能否拖垮杨毅。他如今势力渐大,若不能尽快将其击退,恐会有更多州府倒向他那边。”
这时,一位谋士模样的人上前一步,拱手道:“殿下,我们可在城外和城内同时设下埋伏。待他攻城之时,佯装不敌,引他进城。
待他进入城内后,然后伏兵四起,而在城外的伏兵迅速截断其退路,到时候他那炸药威力在大也不能使用,这样一来定能将他困在城中,瓮中捉鳖。”
李逸尘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沉思片刻后说道:“好!就依此计。尔等务必做好伪装,不可让杨毅看出破绽。本王要让他有来无回!”
于是,江州府守军开始紧张地布置起来。他们在城内的要道、房屋中埋下伏兵,城墙上也加强了防御工事,只等杨毅大军进入圈套。
而另一边,杨毅的大军已在江州府城外扎营。杨毅站在营帐外,望着江州府高耸的城墙,陷入沉思。身旁的副将说道:“大帅,江州府易守难攻,我们需谨慎行事。”
杨毅微微一笑,自信地说道:“我料李逸尘此次必然有所准备,可能会设下埋伏等我入套。
传令下去,大军暂时按兵不动,先派探子四处打探,同时连续城内的情报员,务必摸清敌军的虚实和可能的埋伏地点。”
傍晚时分,探子回报,果然在城内发现了敌军的伏兵。杨毅得知消息后,冷笑一声:“李逸尘,你这点伎俩,岂能瞒过我。”他转身对众将领说道:“既然他想设伏,我们便将计就计。”
杨毅迅速制定了作战计划,他挑选了一支精锐骑兵,由第一军团长亲自率领。待夜幕降临,月色朦胧之时,这支骑兵悄然绕过敌军的埋伏圈,朝着他们的后方而去。
与此同时,他命令五千大军在正面佯装攻城,擂鼓呐喊,制造声势,旨在疲惫敌军,为明日攻城增加胜算。
江州府城的守军听到城外喊杀声震天,以为杨毅大军要开始攻城,不敢有丝毫懈怠,纷纷打起精神,严阵以待。
翌日清晨,晨曦的微光刚刚划破夜幕的最后一丝黑暗,天边泛起了鱼肚白。在江州府城外的一片茂密树林边,忠义军五千名精锐骑兵队早已悄然集结完毕。
战马们似乎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战斗气息,不安地刨着蹄子,时不时发出阵阵嘶鸣。
骑兵们身着坚固的战甲,在微光下闪烁着冷冽的金属光泽。他们腰佩长刀,手持长枪,脸上神情坚毅而专注,目光紧紧盯着前方敌军营地的方向。
随着军团长一声低沉而有力的“出发”令下,骑兵队如同一条黑色的洪流,迅速而又安静地朝着敌军营地奔腾而去。马蹄声如密集的鼓点,踏破了清晨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