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济世堂后院。
\"错了,这脉案要从头开始背。\"沈明轩放下手中的茶杯,严肃地说。
思雨撅着嘴:\"父亲,我都背了三遍了。\"
\"医者治病,半点马虎不得。\"沈明轩语气柔和下来,\"你可知道为何要反复背诵这些脉案?\"
思雨摇摇头。
\"这些都是前人用生命积累的经验。他们遇到的每一种特殊脉象,背后都是一条人命。我们现在背得辛苦,是为了将来救人时不会手忙脚乱。\"
思雨若有所思:\"就像昨天那个伤寒病人?\"
\"正是。\"沈明轩欣慰地说,\"你还记得他的脉象特点吗?\"
\"记得!\"思雨立刻来了精神,\"浮而数,按之则无力,这是阳虚发热之象。所以用了人参汤加减,病人今早已经好转了。\"
\"不错。\"沈明轩正要继续说什么,却见张若兰匆匆走来。
\"不好了,白衣堂送来消息,城南发现瘟疫!\"
沈明轩脸色一变:\"什么时候的事?\"
\"昨夜开始,已经有十几户人家染病。症状特殊,发热气喘,还会出现紫斑。\"
思雨突然说:\"父亲,这symptoms...这症状,和医案上记载的'紫瘟'很像!\"
沈明轩和张若兰都愣住了。确实,思雨平日虽然调皮,但对医书的记忆力惊人。尤其是这些特殊病案,往往一看就记在心里。
\"说下去。\"沈明轩鼓励道。
\"据医案记载,此病来势汹汹,但有一味特效药——银翘散。只是......\"思雨皱眉,\"配方中的连翘,现在不是季节,很难找到。\"
张若兰眼前一亮:\"我记得城外的觉明寺,法明大师有一片药园,专门种植珍稀药材!\"
\"问题是,\"沈明轩说,\"觉明寺在城外五十里,来回就需要一天。这瘟疫蔓延很快,耽误不得。\"
思雨突然站起来:\"父亲,让我去取药吧!我骑马快,认药材也准,保证在天黑前回来!\"
沈明轩沉思片刻:\"此去山路难行,还要穿过瘴气林......\"
\"父亲!\"思雨认真地说,\"您平日教导,医者当以救人为先。现在城中百姓危急,我不能坐视不管。\"
看着女儿坚定的眼神,沈明轩忽然意识到,自己的小女儿已经长大了。
\"好。\"他点头,\"不过要做好准备。\"
很快,思雨换上便于行动的装束,腰间系着沈明轩特制的解毒香囊,背上则背着专门的药箱。
\"记住,\"沈明轩叮嘱,\"过瘴气林时点燃艾草,遇水必试,采药要准确......\"
\"我都记住了。\"思雨展颜一笑,\"父亲放心。\"
张若兰取出一枚玉佩:\"带上这个,遇到白衣堂的人可以求助。\"
思雨翻身上马,晨光中,她的背影显得特别挺拔。
一路疾驰,思雨很快来到瘴气林外。这里雾气弥漫,寂静无声。她记得父亲说过,这种诡异的寂静往往意味着危险。
点燃艾草,思雨小心前行。突然,马儿不安地嘶鸣起来。远处树丛中,隐约有黑影晃动。
\"狼?\"思雨握紧缰绳,回想父亲教导的应对之法。
果然,三只饿狼从林中窜出。思雨没有慌乱,而是取出药囊,撒出一些特制的驱兽药粉。狼群闻到气味,果然退避三舍。
\"总算派上用场了。\"思雨松了口气。以前觉得父亲太过谨慎,现在才明白这些准备的重要性。
终于到达觉明寺,却见寺门紧闭。思雨刚要敲门,忽听寺内传来打斗声!
\"有人劫药!\"
思雨心头一紧。此时已近晌午,若耽搁太久,城中疫情怕是要扩散。但寺内明显有歹人......
就在她犹豫时,突然记起张若兰给的玉佩。借着阳光仔细一看,玉佩背面竟然刻着一个小小的\"医\"字。
\"这是......\"思雨灵机一动,取出银针,轻叩寺门。
\"叩叩、叩叩叩、叩......\"
这是白衣堂的联络暗号!
片刻后,一个侧门悄然打开。
\"小施主,快进来。\"一个老僧低声说道。
进入后院,思雨立刻明白了事情原委。原来是有人得知觉明寺藏有珍贵药材,趁机打劫。此时法明大师正带着几个僧人在药园死守,而劫匪已经控制了前院。
\"阿弥陀佛,\"老僧叹道,\"寺中现有白衣堂三位弟子相助,但对方人多势众......\"
思雨观察着局势,回想父亲教导的谋略:\"大师,可否带我去看看药园布局?\"
药园中,法明大师正在调配一种特殊的熏香。见到思雨的玉佩,他眼前一亮:\"你是沈大人的女儿?\"
\"正是。城中发现紫瘟,需要连翘救急。\"
\"连翘在后山,\"法明说,\"但现在......\"
此时传来一阵喊杀声,显然劫匪要强攻了。思雨突然注意到药园中的布置,心生一计:\"大师,我有一个主意。\"
她取出药箱,迅速配制了一种特殊的药粉,然后对白衣堂弟子说:\"这是父亲研制的迷香,只要......\"
很快,一场精心设计的反伏击开始了。劫匪冲入药园,却陷入早已设好的陷阱。经过特殊处理的熏香让他们头晕目眩,而白衣堂弟子则抓住时机,三下五除二就制服了这群歹人。
\"小施主医术过人,\"法明赞叹,\"这药物配置之法,连老衲也是第一次见。\"
思雨谦虚道:\"这是父亲教的。他说医者不仅要会治病,更要懂得防患未然。\"
待一切平定,思雨随法明上山采摘连翘。路上,法明说起了一件往事:\"你可知道,你父亲年轻时也来过本寺?\"
\"真的?\"思雨好奇起来。
\"那时他刚来苏州,也是为了采药。\"法明笑道,\"一眼就认出了假连翘,还指出了真品的特征。老衲当时就知道,这位年轻人将来必成大器。\"
思雨若有所思。采着采着,她突然发现一株特殊的连翘:\"大师,这株似乎与众不同?\"
法明仔细观察那株连翘:\"确实不同。老衲种药数十载,却从未见过这等品相。\"
思雨蹲下身,仔细查看:\"花瓣略厚,茎秆带紫,根部更是......\"她小心挖开土层,\"果然,根系发达,还有特殊的纹路!\"
这一刻,父亲教导的种种涌上心头。沈明轩常说:\"看药材要察其形、辨其色、闻其味、观其势,不放过任何细节。\"
\"大师,\"思雨激动地说,\"这可能是传说中的'紫心连翘'!医书上说它药性温和但效果更强,可是已经很少见了......\"
法明点头:\"不错,这正是紫心连翘。百年前本寺曾有记载,说山中生长此物,但一直未能寻见。没想到被你发现了。\"
思雨仔细采集,同时记下生长环境特征:\"土质、光照、湿度......都要记清楚,回去告诉父亲。\"
\"小施主不愧是沈大人的女儿。\"法明欣慰地说,\"不仅有慧眼,更难得的是这份心思。医者apart from治病救人,更要thinking about传承发展......\"
听到法明unconsciously说出洋文,思雨一愣:\"大师也懂西学?\"
法明莞尔一笑:\"我佛度人,不分东西。近年有不少西洋传教士来访,老衲也学了些新知识。你父亲常说,医者要 open mind,这话很有道理。\"
收好药材,天色已经转暗。思雨准备下山,法明却说:\"等等。\"
他进入禅房,取出一个古旧的药匣:\"这是当年你父亲留下的医案笔记,原本想找机会还给他。今日见小施主医术精进,不如就转交于你。\"
思雨接过药匣,只见封面写着:\"医者初心,当以救人为本。\"
这是父亲的笔迹,却透着几分青涩,显然是早年所书。
\"多谢大师。\"思雨郑重收好药匣。这一刻,她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父亲,同样在这里求医问药,思考医道真谛。
归程比来时更快,思雨心中却更加沉稳。
夜幕降临时,她终于赶回济世堂。院子里挤满了病人和家属,张若兰正在维持秩序。
\"思雨回来了!\"有人欢呼。
沈明轩快步迎出:\"辛苦了。\"说着就要接过药箱。
\"父亲,\"思雨制止道,\"让我来配药吧。\"
沈明轩愣了一下,随即露出欣慰的笑容:\"好。\"
药房内,思雨熟练地处理药材。她没有立即用普通连翘,而是仔细观察每个病人的症状,根据轻重缓急来调配。
\"这位大婶症状较重,用紫心连翘......\"
\"这个小孩体弱,加入山药中和......\"
\"这几位初染,普通连翘就可......\"
张若兰在旁暗暗点头。这般分类施治,已经显示出老道的医者风范。
直到后半夜,所有病人都得到救治。思雨这才想起什么,从怀中取出药匣:\"父亲,这是法明大师转交的,说是您当年......\"
沈明轩接过药匣,轻轻抚摸那行字迹,眼中闪过回忆的神色:\"没想到这东西还在。\"
\"父亲当年也是这样吗?\"思雨问,\"为了采药,不顾危险......\"
\"医者仁心,本就应该如此。\"沈明轩说,\"今天你的表现,让为父很欣慰。不仅完成了任务,更展现出了一个真正医者的担当。\"
思雨突然扑进父亲怀里:\"今天经历了这些,我才真正明白您平日教导的用意。医者的路,不只是治病救人这么简单。\"
\"说说看。\"
\"要有察觉病症的慧眼,掌握医术的手艺,更要有仁爱之心、沉稳之态。今天在寺里,看到那些劫匪,我才明白为什么您要教我那么多防身之术......\"
沈明轩欣慰地摸摸女儿的头:\"你长大了。\"
远处传来鸡鸣,东方泛起鱼肚白。思雨站在济世堂门前,看着新的一天到来。昨日的经历,让她懂得:医者之路永无止境,唯有持续精进,才能担得起\"济世\"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