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像一块厚重的黑色绸缎,严严实实地包裹着汝阳王府,四下里一片死寂,唯有楚碧玄的闺房内,还透出一丝如豆的微光。
她端坐在铜镜前,双眼直勾勾地盯着镜中那个面容憔悴、双眼红肿的自己,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顺着脸颊簌簌滚落。
汝阳王平日里那冷漠疏离的眼神,此刻又清晰地浮现在她脑海中,像一把锋利无比的利刃,直直刺进她的心窝,搅得她五脏六腑都在隐隐作痛。
这些年,她毫无保留地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真心,换来的却是日复一日的冷落与忽视,她怎能咽下这口气,又怎会轻易甘心?
“我一定要把那个让你心心念念、魂牵梦绕的女人找出来,看看她究竟有什么能耐!” 楚碧玄紧咬着牙关,一字一顿地从齿间挤出这句话,声音里满是不甘与决绝,像是在向命运发出最强烈的抗争。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她决定利用苏瑶与皇后之间由来已久的矛盾,精心设下一个圈套。她心里很清楚,朝堂之上的立储之争,一直是各方势力明争暗斗的焦点,而这,恰恰是她手中最有力的筹码,只要运用得当,说不定就能扭转乾坤。
第二日清晨,楚碧玄早早起身,精心梳妆打扮了一番。她挑选了一件剪裁得体、绣工精美的华服,又对着铜镜细细描绘妆容,嘴角挂上一抹恰到好处的温婉笑容,整个人看上去容光焕发,仿佛昨晚那悲伤欲绝的模样从未存在过。
一切准备妥当后,她莲步轻移,踏入了皇后的寝宫,一见到皇后,便盈盈下拜,声音清脆悦耳:“皇后娘娘万安,臣妾许久未曾拜见娘娘,今日一见,娘娘愈发风采照人,令臣妾好生羡慕。”
皇后高高地坐在凤椅之上,微微颔首示意,目光如同一把锐利的刀子,在楚碧玄身上上下打量了一番,神色淡淡的,不冷不热地说道:“起来吧,汝阳王妃今日前来,可是有什么要紧事?”
楚碧玄身姿轻盈地站起身,向前迈了几步,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神情,轻声细语地说道:“娘娘,臣妾近日听闻一些朝堂上的事儿,本不该多嘴,但实在觉得与娘娘关系重大,犹豫了许久,还是决定来告诉您。”
她微微停顿了一下,不动声色地观察着皇后的神色,见皇后眼中闪过一丝好奇,这才继续缓缓说道,“臣妾听说,如今朝堂上对立储之事的争论愈发激烈了,各方势力都在暗自使劲,蠢蠢欲动。”
说到这儿,她又故意顿了顿,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引出自己真正想说的话,面上却依旧保持着那副温和无害的笑容。
皇后眉头微微皱起,眼中闪过一丝警惕的光芒:“朝堂之事,向来错综复杂,这与本宫又有什么干系?你且有话直说,莫要拐弯抹角。”
楚碧玄咬了咬嘴唇,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才缓缓说道:“娘娘,臣妾听闻,有人在暗中支持皇贵妃苏瑶的儿子,企图在立储之事上搅弄风云,影响最终的结果。” 她故意没有提及汝阳王,只是紧紧盯着皇后的反应,看到皇后的脸色微微一变,心中暗自得意,却依旧装出一副忧心忡忡、愁眉不展的样子。
皇后冷哼一声,语气中满是不屑与厌恶:“皇贵妃吧,本宫早就知道她不安分,一直在暗中觊觎着储君之位。不过,你为何突然来告诉本宫这些?”
楚碧玄连忙 “扑通” 一声跪下,一脸诚恳地说道:“娘娘,臣妾虽身为汝阳王妃,但王爷对臣妾向来冷淡,臣妾在王府中时常感到孤单无助,日子过得如履薄冰。臣妾也是一心为娘娘着想,深知娘娘一心为其玉殿下谋划未来,实在不忍心看到有人在背后搞小动作,暗中破坏。” 她低着头,心中却在暗自思索,皇后已经上钩了,接下来就看她如何行动了。
皇后听了,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微微点头说道:“起来吧,你能有这份心,倒也难得。此事本宫自会留意,你先回去,莫要四处声张。”
楚碧玄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缓缓退了出去。她心里明白,自己的话已经在皇后心中种下了猜忌的种子,接下来,就只需要静静地等待,看这场好戏如何一步步上演。
皇后坐在凤椅上,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心中暗自盘算着:“苏瑶,你竟敢在立储这件大事上动手脚,本宫绝对不会让你得逞!”
她思来想去,最终决定找高阳王联手。高阳王手握重兵,在朝堂上也颇具势力,若能得到他的支持,或许还有转机,能够保住自己儿子的储君之位。
于是,皇后派人暗中约高阳王见面。高阳王接到邀约后,心中暗自得意,以为皇后终于要支持他的计划了。见面时,他满脸堆笑,伸手就想扶住皇后的手臂,讨好地说道:“皇后娘娘,您终于肯召见本王了,本王实在是倍感荣幸。”
皇后脸色一沉,侧身巧妙地避开了他的触碰,冷冷地说道:“高阳王,请你自重!”
高阳王尴尬地笑了笑,连忙收回手,解释道:“娘娘见谅,本王一时激动,失态了。不知娘娘今日找本王,所为何事?”
皇后神色严肃,目光紧紧盯着高阳王的眼睛,说道:“本宫想请高阳王帮本宫一个忙,对付那些意图在立储之事上支持苏瑶儿子的人。如今本宫儿子的储君之位危在旦夕,本宫实在是忧心忡忡。”
高阳王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喜,他本就与汝阳王积怨已久,如今皇后主动相求,正中他的下怀。他连忙拍着胸脯保证道:“娘娘放心,本王与那些人势不两立,定会让他们知道与娘娘作对的下场!”
皇后看着高阳王,眼中闪过一丝疑虑,追问道:“你当真愿意帮本宫?”
高阳王立刻挺直了腰板,信誓旦旦地说道:“本王对娘娘忠心耿耿,天地可鉴。只要能帮娘娘的儿子登上皇位,赴汤蹈火,本王在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