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克福的交易大厅里,空气仿佛都被紧张的气氛点燃。巨大的显示屏高悬在头顶,上面跳动的数字如同一把把利刃,直直刺向沈渊的视网膜。
8月2日上午10:17,这个看似平常的时刻,却成为了西德股市动荡的开端。
dAx指数如自由落体般突然暴跌4.7%,整个交易大厅瞬间陷入一片混乱,嘈杂的呼喊声、键盘的敲击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一场失控的狂欢。
沈渊坐在交易台前,他的手指悬在键盘上方,微微颤抖着。
鼻尖上的冷汗不断渗出,最终滴落在温热的咖啡杯里,那小小的涟漪瞬间模糊了杯中的倒影,也模糊了他镜片后的瞳孔。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更多的却是兴奋与期待,仿佛一只潜伏在暗处的猎豹,正等待着最佳的出击时机。
“卢布!”交易员艾伦那声尖锐的吼声穿透了这片嘈杂,瞬间让所有人的目光聚焦过来,“莫斯科商业银行抛售国债的传闻被证实了!”这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
沈渊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他的手指如同被点燃的导火索,猛然砸下F3键。买入10亿欧元卢布政府债券的指令,以极快的速度射向德意志银行交易系统,仿佛一颗蓄势已久的子弹,带着破竹之势。
屏幕右下角的时间显示法兰克福比莫斯科早3小时,这看似简单的时间差,在沈渊眼中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棋局中的关键一步。
他故意让交易员延迟2分钟提交买单,这短暂的2分钟,在金融市场的浪潮中,却能掀起惊涛骇浪。
利用这个时差,足以制造出国际资本如潮水般涌入的假象,从而引导市场的走向。
当新加坡的抛售指令触发东德马克暴跌时,整个交易厅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按下了静音键,陷入了诡异的寂静。
沈渊摘下耳机,周围的一切声音仿佛都消失了,他只能听见自己急促的心跳声,那声音如同战鼓,与中央空调的嗡嗡声相互共振,仿佛在演奏一曲紧张刺激的命运交响曲。墙上的电子钟无情地跳动着,指针指向15:47,而此时,距离叶利钦签署《紧急措施法令》恰好过去19分钟,每一秒的流逝,都像是在为这场金融风暴的升级倒计时。
莫斯科商业银行的地下三层,昏暗而压抑,仿佛一座被遗忘的古墓。
保险柜静静地伫立在那里,泛着冰冷的光,仿佛在诉说着它所守护的秘密。
行长谢尔盖站在保险柜前,他的脸色阴沉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他将手掌贴在生物识别锁上,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焦虑。然而,显示屏却突然弹出红色警告框:“认证失败”。这四个字,如同晴天霹雳,让他的身体瞬间僵硬。
“见鬼!上周才更新的指纹系统……”他的声音带着愤怒与无奈,在空旷的地下三层回荡。他的军用皮靴狠狠地踹向控制台,那力量仿佛要将所有的愤怒都发泄出来。
这一脚,震得堆满废弃债券的金属架簌簌作响,那些废弃的债券,就像苏联经济崩塌的残骸,在这一脚的震动下,似乎随时都可能化为齑粉。
冷汗顺着他的脊梁缓缓滑进裤腰带,他却浑然不觉。当加密电话传来叶利钦的紧急指令时,他的注意力被防爆玻璃接缝处渗出的细小冰晶吸引。
这该死的八月寒流,如同恶魔的触手,就连这深埋地下的金库都无法幸免。保险柜角落的蜘蛛网突然剧烈晃动,那是上周安装的反劫持装置,此刻却在这混乱的局面中摇晃着,仿佛在嘲笑他的无力。
那上面的标语“同志们,未来属于我们!”,曾经充满了希望与力量,此刻却显得如此讽刺,如同苏共中央委员会墙上那些逐渐褪色的标语,在历史的洪流中摇摇欲坠。
圣瓦西里大教堂的穹顶下,沈渊静静地站着,他的指尖轻轻摩挲着东德秘密警察局长送他的双头鹰军刀。
那军刀在微弱的光线下闪烁着冷冽的光,仿佛带着历史的厚重与神秘。电子公告牌突然熄灭的瞬间,整个红场仿佛被黑暗吞噬,而沈渊却在这黑暗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
那倒影在黑暗中分裂成无数碎片,就像戈尔巴乔夫1989年在东柏林演讲时,身后那座轰然倒塌的柏林墙,曾经坚固无比,却在瞬间破碎成无数的记忆。
当装甲车碾过白桦林荫道时,那沉重的轰鸣声打破了红场的寂静。
沈渊接通了法兰克福的交易员,他的声音沉稳而果断:“启动黄金期货的多头平仓。”屏幕上的价格正在疯狂飙升,每盎司802美元的数字,如同燃烧的火焰,刺得他视网膜生疼。
这个价格,比他预想的高出整整20%,他的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对能否安然回家的担忧。
这一次,沈渊洗劫了苏联最少800亿美元的财富。
在那间充满刺鼻气味的实验室里,中科院派来的技术专家的手指在显微镜下微微颤抖着。他的眼神专注而紧张,死死地盯着从逆变器拆解的IGbt模块。
旁边的沈浪正在用镊子夹起芭蕾舞剧单背面的微缩胶卷,那胶卷薄如蝉翼,仿佛轻轻一碰就会破碎。微缩胶卷上,沈阳工业大学的公章在强光下逐渐褪色,仿佛在诉说着这段秘密技术转移的艰难与危险。
“苏联人换了新型的x光检测设备。”技术专家的声音带着一丝焦虑,混着焊锡膏那刺鼻的气味,在实验室里弥漫开来,“得把胶卷藏在更隐蔽的地方。”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与担忧,在这个技术迷宫中,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与危险。
沈浪将芯片插入改装过的复印机,随着纸张吞吐的沙沙声,他的思绪飘回到三年前在伏尔加格勒看到的场景。
那些被当作废纸回收的绝密文件,正从老式打字机的色带缝隙中悄然流出,就像这微缩胶卷所承载的技术秘密,在时代的洪流中,努力寻找着自己的出路,却又时刻面临着被发现、被摧毁的危险。
在这个充满阴谋与挑战的技术迷宫中,他们如同迷失的亡魂,努力挣扎着,试图找到那一丝光明,却又不知道前方等待着他们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