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正因裴寒离皇帝近,入职不久,他就察觉到宫中的不对劲。
当今天子以十二岁的幼龄即位,即位之初,压根什么都不懂,而太后也谨守后宫不得干政的规定,从不过问前朝之事。
内阁的几位大学士均为中老年,开口就是教育和规劝,他们对少年天子的吸引力显然不高。
因此,天子最亲近的反而是从小陪他一起长大、一起玩耍的几个太监,时日一久,御前太监几乎成了天子代言人。
御前太监中又以一个叫贾仁的最为可恶。
贾仁,原名贾大柱,他下面还有二柱、三柱、四柱和五柱,家里这么多儿子根本养不活,他八岁那年,正好有人去他们那儿搜罗小太监,他爹娘一狠心,就把大儿子,也就是他送去了。
贾大柱的运气确实不错,熬过宫刑后,因相貌还算周正,年龄也合适,就被派去伺候时年四岁的小皇子,也就是如今的天子。
小皇子开始读书,贾大柱就拎着他的小书箱站在一旁伺候。
几年过去,耳濡目染地,贾大柱也跟着认识了几个字,读了几本启蒙书,他开始觉得自己的名字太过俗气,于是给自己改名为贾仁。
“仁”倒的确是一个好字,寓意好,内涵也深,但跟他的姓一搭配,不免容易产生歧义,这也成为后来人们取笑他的一个素材。
当然,若是没有他后来的胡作非为、伤天害理,这名字本身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也不足以成为一个议论点。
当小皇子继位成为皇帝后,一开始,贾仁只是觉得自己地位升高了许多,再没有大太监敢给他脸色看了,他逐渐抛开过去的小心翼翼,变得趾高气昂起来。
而诱发贾仁转变的,其实是一张银票。
起因是一个都城的五品官想要升迁,这人在都城中颇有一些人脉,而且滑头的很,他敏锐地发现了宫中的局势,并且准确地找到了最能在皇帝面前说上话的贾仁。
他辗转通过几个狐朋狗友,跟宫中的太监搭上线,让一个小太监给贾仁塞了一张银票,面值两万两。
贾仁初初看到这张银票时,内心是震惊的。
对他来说这事很简单,就是跟皇上传句话。以皇上对他的信任程度,和他的一张巧嘴,这事铁定能成,两万两分分钟就到手,而且这傻子说事成还有谢礼。
贾仁终于发现了御前大太监的福利。
这种事有一就有二,此后贾仁的胆子越来越大,眼界也越来越高,不消半年,低于五万两的银票他都看不上眼了。
他承接的业务范围也越来越广,从升迁拓展到了翻案、抓人、陷害等等。
朝中很快出现了他的一票走狗,这些人得了他的帮忙,便也投桃报李地时常奉承奉承他,每日介的在他面前吹上几个牛皮。
吹牛皮还不能吹得过于死板,每天吹一样的牛皮,听的人耳朵也就容易疲劳。
这牛皮不由得也被迫日日翻新,争取一日强过一日。
对贾仁的称呼也经历了几轮翻新,老实点儿的叫“贾公公”、“贾大公公”、“贾大总管”,拉近乎的叫“贾哥哥”、“贾兄”。
最新也最热门的一版,叫“贾千岁”。
“贾千岁,要我说呀,您可真真是当今第一个辛苦人,要不是您一日日地伺候万岁爷,把万岁爷伺候得舒舒服服的,我们这些人,哪儿有现在的好日子过呀!”
狗腿子1号一脸谄媚地笑着说。
“千岁大人,离了您,朝廷可要停摆了,除了您,哪儿还有人能时时见到万岁爷呢?内阁那些人可都是沾了您的光。”
这是狗腿子2号,一边帮贾仁捶着肩,一边吹得唾沫横飞,唾沫星子洋洋洒洒地掉在贾仁后脑勺上,好悬没砸上他的脸。
狗腿子2号心虚地移开了眼神,换了一边继续捶。
“贾千岁,自古以来,对江山社稷有功的功臣,许多都建了生祠,您劳苦功高,怎么能落于人后呢?”
狗腿子3号显然是一只有追求的狗腿子,溜须拍马的功夫已然登峰造极,在拍马屁界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赛道。
3号这话一出,其他狗腿子自然不能落于人后,纷纷表态说要在老家给贾千岁大人建生祠,长长久久地供奉着他。
狗腿子们行动力很强,没多久各地大兴土木,给当朝大太监建生祠的消息就传了开来。
朝野上下的士人们都懵了,随后立即大怒。
“一个只知收受贿赂、是非不分的太监,居然妄想立生祠,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御史们早已看不惯贾仁的所作所为,只是阉党势大,贾仁又仗着皇帝信任,以一己之力蒙蔽了皇上的眼睛,他们只能忍气吞声。
他们上的奏折根本到不了皇上面前不说,过后还会被贾仁打击报复,轻则挨上几十廷杖,死活看命,重则罢官入诏狱,严刑拷打,被扣上其他罪名,累及全家。
这次御史们终于忍耐不住了,纷纷将生死置之度外,提笔写奏折,痛骂贾仁一干阉党的无耻行径,还将他之前的罪行一一翻了出来。
反正已经豁出去了,当然要把想说的话全说尽,谁知道还有没有再开口的机会呢?
贾仁第二天来搬奏折,翻开一看,脸都黑了,骂他的奏折叠起来居然快有他人高!
他琢磨着看来是犯了众怒,即使哄着皇帝这几天都不要上朝,也难保内阁这些人过后不会再在皇上面前旧事重提。
贾仁决定先下手为强。
他跑到皇上面前,装出一脸哭相,唱大戏似的如此这般、颠倒黑白地忽悠了一通,编到动情处,还拼命挤出两滴鳄鱼的眼泪。
皇帝专心地刷着自己的马儿,心不在焉地听着贾仁的话,还真信了,挥挥手让他自去处置,不要来扰他。
“皇上万岁,万万岁!”贾仁一脸感激地给皇帝磕了个头,神清气爽地退下了。
走进内阁,他才露出狰狞的脸色,怒气冲冲地传了皇帝的口谕(当然是假的,他自己编了一路):“所有上奏折诬陷贾仁的官员,全部拖出去打三十廷杖。”
贾仁本想说五十廷杖的,奈何这些读书人身体都不甚结实,万一全部打死了,倒要费心收场,这才勉为其难地松口改成三十廷杖。
他得意地来到行刑场地,准备亲眼看着这些骂他的人挨板子。
一旁侍立的小太监也很有眼色,给贾仁搬了个小木凳,还殷勤地用自己的袖子来回擦了两遍,这才请贾仁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