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夜深知眼前的李世民心意已决,遂直言不讳:“陛下,既心意已明,
何不速遣吐蕃使节归国,无需再虚与委蛇。”
李世民闻言,微微颔首,道:“诚然,既无需拖延,便让他们速速离去。
然则,我大唐乃礼仪之邦,他国来使,岂有不赠回礼之理?”
长孙无忌闻此,连忙上前问道:“陛下,那这回礼的规格,当如何定夺?”
李世民听了长孙无忌的话,眉头微蹙,目光深邃,似在权衡着什么。
片刻后,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吐蕃也不是小国家,那就以最高标准回礼吧!”
言罢,他轻轻挥手,示意侍从取来的空白圣旨上直接写下圣旨之后按下玉玺。
李夜一听李世民那番话,心中便明镜似的,知晓了这位帝王爱面子的性情又在作祟。
吐蕃使者送来的那些所谓“礼物”,实则包藏祸心,不值一提,
而陛下竟要以最高规格的回礼相赠,真真是应了那句“人傻钱多”,却也让人暗暗心急。
但此时正值早朝,众目睽睽之下,李夜自是不能拂了李世民的面子,遂隐忍未发。
待早朝散去,李夜紧随其后,步入后宫的幽静后厅。
李世民见李夜跟着自己,不禁好奇地问道:“夜儿,你似乎还有话要说?”
李夜闻言,连忙拱手行礼,言辞恳切:“陛下,臣斗胆一问,
我大唐国库,真的充裕至此,可以随意挥霍吗?”
李世民闻李夜之言,眉宇间不禁笼上了一层更深的迷雾,他索性直言不讳:
“夜儿,但说无妨,莫要如此曲折迂回,令朕费解!”
李夜微微颔首,声音中带着几分恳切:“陛下,我大唐的财富,
若能涓滴归于黎民,岂不是善莫大焉?何以要轻易赠予那吐蕃呢?”
李世民一听,心中不由泛起一丝自省,意识到自己举措或有不妥,
然而心中亦是五味杂陈,难以决断。他轻叹一声,道:“话虽如此,
我大唐毕竟乃泱泱大国,四方来朝,若是不予回礼,实在有违礼数,难以服众啊!”
李夜闻言,陷入了片刻的沉思,随后缓缓开口:“陛下所言极是,然则吐蕃那都是粗俗之人,
没有文化氛围,所以我们何不直接赠予他们我大唐最珍贵的——文学典籍?
如此,既能彰显我大唐的文化底蕴,又能让他们领略到真正的文明之光。
想象一下,当那些吐蕃使者翻开《诗经》、《礼记》,
他们的眼中将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心中将种下对大唐文化的敬畏。
这不仅是一份礼物,更是一场文化的洗礼,让他们知晓,
我大唐的辉煌,不仅在于金银珠宝,更在于这千年传承的文化精髓。”
李世民闻听李夜此言,当即颔首赞同,那些书籍而且还不值什么钱,
相比之下,李夜的提议更显高明。
他随即转向身旁的张阿难,吩咐道:“阿难,速去将朕今晨颁布的圣旨追回,
依楚王之意施行。”张阿难闻言,二话不说,即刻领命而去。
李夜见状,也无他事,遂向李世民告退。
李世民未加挽留,任由李夜离去。待李夜重返锦衣卫衙门,
他立刻对身旁的暗影吩咐道:“暗影,着你手下严密监视那群来自吐蕃的人,不得有丝毫懈怠。”
李夜于晨光微露的早朝之上,甫一闻及禄东赞之名,
心中便已勾勒出此人轮廓,深知其在吐蕃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份认知,如同暗流涌动,让李夜心生警惕,不愿让这个潜在的劲敌继续逍遥。
于是,他不动声色地吩咐暗影,令其暗中监视禄东赞一行,伺机将其除去,以绝后患。
暗影闻言,神色无波,默默领命而去,未置一词。
李夜亦不多言,低首继续沉浸于繁冗政务之中,仿佛一切未曾发生。
而另一边,禄东赞已从豆卢宽处得知早朝风波,心中不免泛起涟漪。
他未曾料到,这大唐竟然已经知道了自己国家的情况,现在的局势远比想象中复杂多了。
禄东赞独坐在吐蕃使团的房间内,夜色已深,烛光摇曳,将他的身影拉得长长的。
他眉头紧锁,眼中闪烁着冷冽的光芒,脑海中不断回放着豆卢宽的下人所说的李夜在朝堂上的言辞,令他心中升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忌惮。
他手指轻轻敲打着案几,发出“笃笃”的声响,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禄东赞站起身,缓缓踱步至房间门口,凝视着远方大唐的灯火阑珊,
心中暗道:“最麻烦的就是这个李夜,而且李世民也很听李夜的话,
这个李夜,可真的是我吐蕃的大敌啊。看来,得好好谋划一番了。”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斑驳地洒在长安城的石板路上。
禄东赞身着华丽的吐蕃服饰,腰佩长刀,步伐沉稳地迈向豆卢宽的府邸。
府门前,两名守卫挺立如松,见禄东赞到来,连忙行礼通报。
不一会儿,豆卢宽身着便服,面带和煦笑容迎了出来,将禄东赞引入客厅。
室内熏香袅袅,茶香四溢。禄东赞站定,双手交叠于胸前,深深一揖:
“豆大人,现在我吐蕃所行之事已遇难题,还需豆大人念及往日交情,多多提携,帮我一把啊!”
言辞恳切,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仿佛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豆卢宽身上。
说完,禄东赞还小心翼翼地将手里沉甸甸的珠宝袋轻轻放在豆卢宽面前的茶几上,
那袋子发出细微却诱人的金属碰撞声。
豆卢宽的眼神不由自主地掠过那璀璨的珠宝袋,闪过一丝贪婪,
但随即他迅速调整表情,换上了一副深思熟虑的模样。
他轻轻抬手,缓缓推开了珠宝袋,目光重又聚焦在禄东赞身上,
语气中带着几分为难:“禄东赞大人,这事可不容易啊。
大唐律法严明,朝堂更是风起云涌,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您的请求,实在让我左右为难啊。”言罢,豆卢宽轻轻叹了口气,
室内茶香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气氛交织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