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城破
当第七道连环闸在火海中轰然崩塌,扬起的烟尘遮蔽了半边天空。
洪浪身先士卒,骑着那匹浑身浴血的战马,如同一柄锋利的宝剑,率先冲进了镇南关内城。
他手中的青铜陌刀闪烁着冷冽的寒光,在阳光的映照下,仿佛带着死神的气息。
紧跟在他身后的,是三百名“铁鹞子”突击队的精锐士兵,他们如同黑色的闪电,迅速在废墟中穿梭,所到之处,安南守军纷纷溃败。
此时,正值正午时分,烈日高悬于天际,无情地炙烤着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
城墙上的战旗在热浪中低垂着,仿佛在为这场残酷的战争默哀。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令人作呕的焦糊味和血腥味,混合在一起,让人窒息。
秦军的青铜陌刀与安南守军的藤甲相互碰撞,发出刺耳的声响,仿佛是一曲死亡的交响乐。
三百名“铁鹞子”突击队队员如同一群饥饿的野狼,迅速冲进了缺口。
他们手中的青铜陌刀是铁陌用尽一生心血发明出来的,由魏合交由魏无敌,后来才有了大秦陌刀。
陌刀分为两种,一种是制作工艺简单的青铜陌刀,还有一种是制作工艺极其复杂的精铁陌刀。
安南不是北满,对付他们,青铜陌刀足够了。
青铜陌刀经过三重淬火工艺,刀刃上布满了细密的锯齿,在阳光下闪烁着摄人心魄的光芒。
当第一波安南守军从街角突然杀出时,队长王猛大喝一声:“结阵!”十名士兵如同训练有素的机器,迅速靠拢在一起,盾牌相互连接,组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龟甲阵。
弩手们则从盾牌的缝隙中探出身子,将淬毒的弩箭如雨点般射向敌人。
前排的藤甲兵瞬间被射成了刺猬,惨叫声此起彼伏。
后排的持矛士兵见状,刚要发起冲锋,王猛突然甩出手中的青铜链锤。
那链锤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带着千钧之力,狠狠地砸在了一名持矛士兵的头颅上。
只听“咔嚓”一声,那士兵的头颅如同熟透的西瓜一般,瞬间爆裂开来,脑浆和鲜血溅得到处都是。
其他士兵见状,纷纷惊恐地后退,阵型顿时大乱。
在东侧的一条狭窄巷道里,李虎带领的百人队遭遇了守军精心布置的“刺猬陷阱”。
十名安南士兵蜷缩在墙角,手中的盾牌紧密相连,组成了一个防御圈。
弩箭从盾牌的缝隙中精准地射出,如同毒蛇的信子,不断地吞噬着秦军士兵的生命。
李虎观察了片刻,果断下令:“火箭,烧!”
二十支火箭同时射出,带着熊熊的火焰,如同一条条火龙般飞向盾牌。
浸过松脂的麻布瞬间被引燃,盾牌手们被大火烧得鬼哭狼嚎,纷纷丢下盾牌,四散奔逃。
李虎趁机率领队员们冲入巷道,手中的陌刀如同一把把收割机,将藤甲兵们纷纷砍倒在地。
一时间,巷道里血流成河,惨不忍睹。
吴明在城防司的废墟中,重新组织起了防线,他知道,巷战若书输了,安南也就没了。
所以他将剩余的几千守军分成了四十个战斗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了二十门青铜弩机和五桶滚木礌石。
当秦军进入棋盘街时,守军们如同幽灵一般,突然从屋顶抛下了燃烧的桐油桶。
刹那间,整条街道被大火吞噬,变成了一片火海。
秦军士兵们被突如其来的大火吓得惊慌失措,纷纷寻找掩体躲避。
洪浪见此情景,立即调整战术,大声命令道:“弓箭手,用诸葛连弩压制屋顶!”
一百名弓箭手迅速排成雁形阵,掏出诸葛连弩朝着屋顶射去。
箭矢如同暴雨般倾泻在屋顶上,守军们被打得抬不起头来,纷纷寻找地方躲避。
在胭脂巷,秦军的“移动堡垒”首次遭遇了挫折。
安南守军将装满沙子的陶罐悬挂在屋檐下,当秦军的盾牌阵经过时,守军们果断砍断了绳索。
陶罐如雨点般砸向秦军士兵,盾牌被砸得凹痕累累,许多士兵被砸得头破血流。
李虎的盾牌也被砸出了蛛网般的裂痕,但他不顾鲜血从额角流下,依然大声吼道:“盾墙,前进!”
士兵们在他的鼓舞下,用盾牌护住头顶,强行突破了封锁。
当他们冲上屋顶时,却发现守军早已通过密道撤离,只留下了满地的青铜弩箭。
秦军来势汹汹,安南军队在节节败退。
吴明在亲兵的护卫下,一路拼杀,退到了镇南关的最高点——望海楼。
他站在楼顶上,望着山下如同蚁群般的秦军,心中充满了绝望和不甘。
无名咬碎了钢牙,大声吼道:“传我命令,启动‘凤凰涅盘’计划!”
三百名敢死队员身着浸过鱼油的麻衣,手持青铜火油罐,如同幽灵一般,从各个隐蔽的地道中涌出。
他们的目标不是杀敌,而是点燃埋藏在街巷下的火药库。
一旦火药库被点燃,整个镇南关都将化为一片废墟。
洪浪敏锐地察觉到了异常,他看到一些士兵身上的麻衣在阳光下泛着油光,心中顿时警觉起来。
他立即下令:“弓箭手,射杀那些穿麻衣的!”
成百上千架诸葛连弩同时射出,箭矢如雨点般射向敢死队员。
安南的敢死队员们如同稻草人一般,纷纷被击倒在地。
但仍有十余人成功接近了火药库,他们点燃导火索的瞬间,秦军的神臂弩手同时发动。
十支三棱箭如同离弦之箭,精准地射中了他们的咽喉。
敢死队员们还没来得及发出一声惨叫,就倒在了血泊之中。
吴明见计划失败,深知大势已去。
他换上了普通士兵的服饰,带着二十名亲卫,向西门突围,这一仗虽然败了,但自己还不能死,一旦自己死了,整个安南再也没有人有能力抵挡大秦军队。
秦军的“天罗地网”早已张开,三百名轻骑兵在西门外一里处设下了埋伏。
当吴明的小队出现时,骑兵们立即抛出了套马索。
套马索如同一条条毒蛇,迅速缠住了十名亲卫的战马。
战马受惊,纷纷扬起前蹄,将亲卫们甩下马来。
吴明见状,挥舞着宝剑,试图杀出一条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