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中我没有收到元宵的消息,心中的不安逐渐加重。
雨势稍减后,我尝试呼唤他的名字,却被嘈杂的雨声淹没。
又是一道强光闪过,我躲回帐篷,再次忍受巨大的雷声袭击。
最终我决定不再等待,尝试爬出睡袋去寻找他们。
虽然身体还有些疼痛,但也好很多了。
简单处理伤口并准备好防护装备之后,我走进冷雨中。
我检查了文墨和阿娜朵的帐篷,发现三个人全都不见踪影。
天气如此糟糕,他们都去哪里了呢?我愈发担心是否发生意外。
回到自己的帐篷取了手电筒和一把枪以防身,顺着地面的脚印追去。
我发现地面上清晰的痕迹表明三人加快了步伐,甚至是在奔跑,但我没有发现任何可能让他们惊慌的迹象。
犹豫片刻后,我跟随他们的踪迹进入了茂密的丛林,小心翼翼地避开泥滑的地形。
越往前走,四周越是寂静得令人不安,唯有我和雨滴敲击树叶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这片森林似乎只剩下我一个人。
这段路程中一直未见到其他生物,只有我和不断掉落的雨水陪伴,这种诡异的安静让我不寒而栗。
在森林里,夜晚和白昼的喧嚣几乎没有区别。
无论是人类漫步其间,都会偶遇夜行的生物或是惊起栖息的鸟类。
但此时此地却异常安静,仿佛没有一只动物甚至飞鸟的存在,实在令人觉得匪夷所思。
我在这片静谧的树林间穿行,心中满是疑窦,不得不加倍警觉。
走着走着,我感到呼吸略显急促,可能是因为身体尚未完全恢复的缘故,于是我扶着一棵树稍作休息。
正当我在短暂歇息之际,天空突然闪现一道耀眼的闪电,使我愣住。
这道闪电宛如横亘天地,几乎近在眼前,我第一次体会到这种震撼的力量。
刹那间,伴随闪电出现的是紧随其后的雷鸣,巨大的声音震耳欲聋,脚下的地面也随之震动。
从未被电光雷声如此震慑过,这一次真切感受自然的磅礴威力,若非躲得及时或许早已灰飞烟灭。
震惊过后,我不知是否继续前进,又或返回营地帐篷等待时机。
犹豫之间,又一道闪电从天空划过,与上次相仿的强大。
经验告诉自己:这次一定要探明前路的情况。
雨使得四周温度骤降,伤口也开始疼得厉害。
虽然有些不适,但仍决定穿过这段树林,无论前方如何,都会回到帐篷中休息。
这一行为或许是对自己好奇心的一种妥协——如同许多人常挂在嘴边的减重口号:今天先放松享受一顿美食,然后从此开始严格控制食量。
继续前行几分钟后,眼前的树林渐次消失,映入眼帘是一片平坦的荒漠,与茂密湿润的森林形成鲜明对比,这里的植被几乎不存在,地上尽是 ** 的大片沙砾。
黑暗环境中,凭借手电光勉强辨认远处矗立着数个巨大的不明物体,看似石块堆叠而成。
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我想一探究竟,刚踏入荒地便听到附近的动静。
一个黑影突兀出现在旁,拉扯我的衣袖,并将我拖至一边,手中手电脱落。
情急之下挥动手中的武器防御时,手腕突然被人紧紧抓住。
感受到温热的人体触感后心情安定下来,意识到是同伴之一。
质问下,得知正是队伍中的文墨来救。
元宵和阿娜朵也赶来解释缘由。
面对元宵之前未曾告知便离开的行径表达不满后,转而与二人共同蹲身于丛林边缘,暂且躲避暴雨。
谈及这片空旷之处,元宵称并不清楚那些高大的不明遗迹到底是什么,但推测可能是古人的某种建筑或标志,并提醒说即将会发生更为奇特的事情。
随后的一刻,天际间又一道闪电劈下,在那片荒地正中落下并照亮了几座巨型结构体,类似于之前的玛尼堆式的巨石桩群。
由此看来,它们或许就是连接古代文明与现今世界的神秘遗产。
苏若曦瞥了一眼我们,轻声问道:“这么说,那暗河中的祭坛以及我们现在见到的这些遗迹,都是由同一组古人建造的?”
“从现有线索来看确实有这种可能。”
我不由得皱起眉头,“这意味着,在这个地方可能存在一个鲜为人知的上古文明。”
“但这样的地方怎么可能孕育出文明?”
苏若曦显得有些不解,“自古以来,出现文化或文明的地方总是适宜人类居住和发展,比如黄河、长江流域及后来三星堆和良渚文化的兴起。
但这里,”
她指了指四周,毒蛇密布,地形复杂,气候多变,谁能愿意在这里安家呢?
元宵点了点头,表示认同:“说得有道理,但是假如不是住在这的古居民所为,那这里的这些东西是谁建造的呢,这片规模可不算小。”
苏若曦微微一笑:“这不简单,修筑祭坛并不一定要在此地定居啊。
古人在山顶上也有修建过各种设施,并非意味着要长期居于其上。”
我理解她的思路,推测这些设施可能是来自更远地方的人建造,但她所说的这种情况或许存在逻辑问题。\"并非如此”
,我解释道。
苏若曦疑惑地看着我,“你是何意?”
我说:“事实上,如果上古先民是因避难而来此,那么所有疑虑都可以得到解释。”
“避难?”
她眉头一挑,“我读书时学的是历史,从未听说有关此类迁移的记录。”
听到这话,我不禁微笑:“起初我和你想法一致,但经过亲历之后,世界观也会发生改变。
那些长着触手的石像、祭祀祭坛和巨大的蛇骨,书本里也不一定有记载吧。”
她被我说的无言以对,只是低声嘟囔道:“我觉得你的推测不对。”
我没有继续争辩,转向林宇,期待他的看法。
然而,林宇始终注视前方黑暗,仿佛陷入沉思。
又是一道雷电照亮夜空并伴随惊天炸响使我们不由捂住耳朵蹲下身子,唯独林宇纹丝不动,仿若置身世外桃源之中。
过了一小会儿后周围安静了许多;不过雨势似乎比之前更大了。
拍了拍身上的雨水后,他开口说道: “走吧,返回营地休息一下,明天白天再来。”
尽管我对这一决定有些许失望但也不得不接受——在当前情况下确实是最佳选择。
于是我们四个人转身返回营地。
一路上,阿亮时不时询问我的状况,“感觉怎么样?需要帮忙吗?我可以背着你回去。”
我摇头摆手说:“没事,我自己还能扛得住!”
嘴上这样说但实则已经十分疲惫。
但在这样的暴雨环境中行进对于他们来说同样艰难所以我不愿增加大家负担。
而行走在队伍末尾时我忽然发现树下有些异样——一片泥土露出一角塑料袋般的物件。
几个队友见我落后就折返回来询问是否没事。
于是我招呼他们来看。
大家都过来观察了一会儿。
接着拿出随身工具将那个物件挖掘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包压缩食品和一根烟头。
日期标明这包装并未很久才生产,显然最近的确有其他人到过这里。
但这不太像是李峰或二叔的手笔,后者根本就不抽烟。
阿亮猜测:“可能是二叔留下的东西吧,一个人在这么大山里面总得有点打发时光的方式。”
我转头看了几下,觉得不太对劲。
而当林宇检查草地时发现了人为动过的痕迹:草皮表面被人小心揭开再放回去了事。
据此分析认为这个隐藏自身踪迹之人不想让别人发现自己曾经到过这儿。
因而不大可能是熟悉的二叔或者其他明显身份。
至于具体来历仍不清楚——也许袁家所说其他势力?
全场陷入了凝重氛围,每个人都感到一丝不安。\"不管是谁埋下了东西,我们都要提高警惕。”
我说。
就算真的相遇也未尝不可以与之周旋。
离开现场时我们将地面重新掩好回到宿营地。
当然醒来后我感到比以前稍微有力气了一些。
肩伤依旧不便,但仍让人欣慰许多。
早上的新鲜空气令人心旷神怡树林上方传来悦耳鸟鸣声提醒大家大自然才是最忠实伙伴。
简单洗漱整理完毕早餐已在准备当中。
元宵开玩笑说:“香死我了你终于赶上了早饭!”
望着忙碌的苏若曦手中热气腾腾钢制炊具不禁感叹生活多么美好!
后来
第五十章 古代刑场
我也走上前,打趣道:“比不过你呀,早起的胖鸟儿真会找食吃!”
李涛无奈地看了看我,笑道:“这不刚啄到虫子,结果就来抢食的!”
正在准备早饭的小梅不满地说:“你们说谁是虫呢!”
李涛连忙打圆场,“也就是打个比喻啦!熟了吗?可以吃了吗?”
……
吃完早饭后,我们收拾妥当,穿过林子再次来到了昨晚见到的地方。
当我们第二次走到树林边缘,面对眼前那片荒凉的空地时,不知为何,一股悲凉感涌上心头。
三个巨大的石柱历经无数岁月依然矗立在那里,仿佛诉说着往昔发生的故事。
我们有些惊愕地发现这片地区的地面呈现出明显的暗红色,与周围截然不同,显然是经过人工改造的。
站在这暗红地带的边界,我一时不敢踏上去,直到看到文森毫无犹豫地走进去,我才跟着进去。
我问文森:“昨天晚上你拉住我不让我踩上去,但现在又允许进入,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