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丰羽在书院念书,午时是不回来的。
每天中午,他都会选择在书院附近的小面摊里吃一碗素面来解决午餐问题。
只是简单的素面,对于年轻的他来说,也足以满足食欲和补充能量。
由于冬季白天较短,黑夜来得较早,书院会在酉时(17点至19点)就让学生们放学回家。
这也是天黑后,气温会骤降,路上行走不便,同时也考虑到学生们的安全。
“今日授课就到这里,下学吧。”随着夫子的声音响起,众学子们纷纷起立向夫子行礼,表示感谢夫子今天的辛勤教导。
感谢完以后,他们便开始收拾书箱准备回家。
徐丰羽快速地将自己的书本整理好,紧紧裹住身上的棉衣,匆忙朝家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寒风呼啸着,冰冷刺骨,吹得他的脸颊生疼。
他到家时,天色有些暗灰色。
“娘,我回来了。”徐丰羽一边拍打掉身上的雪花,一边大声喊道。
听到儿子的声音,母亲立刻从屋里走出来,脸上露出关切的笑容:“赶紧进屋坐着吧!娘给你倒碗热水驱寒!”
徐丰羽走进屋内,坐在炉火旁,接过母亲递过来的热茶,感受着温暖的热气渐渐驱散身体的寒意。
“娘,妹妹给我抱着吧,您抱了一天,手肯定酸得不行了。”徐丰羽心疼地看着母亲说道。
母亲笑着把怀中的妹妹递给了徐丰羽。
徐丰羽轻轻抱起妹妹,感受着她柔软的肌肤和微弱的呼吸,心中充满了温暖与责任。
原来这抱着婴儿的妇人,便是白天里送宋怀玉他们腊肉的那户人家。
她姓周,全名周如雪,是徐丰羽的母亲。
有了徐丰羽的帮忙,周氏顿时感觉轻松了不少,转身走进厨房开始准备晚餐。
不一会儿,烟囱里冒出了缕缕白烟,饭菜的香味也渐渐地飘散开来。
徐丰羽抱着妹妹坐在炕上,不断地逗弄着她,引得妹妹发出咯咯咯的笑声。
晚餐准备好了,桌上摆着三道菜和两碗碗稀饭。
稀饭是由糙米和陈米混合煮成的,口感可能不够细腻,却充满了家的味道。
而菜肴方面,有一道常见的咸菜,一小碗香喷喷的腊肉,还有一碗酸辣豆芽。
徐丰羽看着桌上的食物,注意到那碗豆芽。
他好奇地问母亲:“娘,您今天出门买豆芽了吗?我记得咱们家里好像没有豆芽。”
周氏摇了摇头,笑着说:“这可不是买的,今日午时,新搬来的邻居给送过来的呢。他们姓宋,听说是因为他家儿子明年要参加县试,所以特地来县城租房子住,这样到时候参加县试就方便多了。”
听到新邻居姓宋,徐丰羽心中暗自思忖,不会这么巧吧?
于是他连忙问道:“娘……那她儿子叫什么名字呀?”
周氏夹了一筷子酸辣豆芽放到他碗里,努力回想了一下,“嗯……好像叫宋怀……怀什么来着……哎呀,年纪大了记性不好。”
徐丰羽瞪大了眼睛,迫不及待地接过她的话,“是不是叫宋怀玉!?”
“对对对!就是叫宋怀玉!你怎么会知道的咧!?”周氏惊讶地看着他。
还真是啊!
徐丰羽脸上露出惊喜的神情,眼中闪烁着光芒,迫不及待地将在万通书斋与宋怀玉相遇的经过详细地告诉了周氏。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兴奋和喜悦,仿佛发现了一个宝藏般。
“娘,我与怀玉一见如故,他对诗词作诗甚是擅长,好几次我们一起探讨,都让我受益匪浅。没想到如今竟成了邻居,往后我们交流学问可就方便多了。”
徐丰羽兴奋地说道,语气中透露出对未来的期待。
周氏笑着点头,眼神中满是欣慰和自豪。
她知道儿子一直以来都非常努力,对学问有着浓厚的兴趣。
现在有了这样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她相信儿子一定会更加进步。
“这是好事啊,你们相互学习,争取都能考个好功名。”周氏鼓励道。
徐丰羽怀里的妹妹也咿咿呀呀地叫了起来,似乎也在为这奇妙的缘分感到高兴。
她的小脸上洋溢着天真无邪的笑容,让人忍不住想要亲亲她。
徐丰羽看着妹妹可爱的模样,心中充满了温暖。
他对妹妹说:“妹妹长大以后,哥哥也会教你读书识字。”
徐丰羽希望妹妹能够像他一样热爱知识,成为一个有才华的人。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宋怀玉正坐在桌前吃着晚饭。
他并不知道今日送他们腊肉的妇人,便是徐丰羽的母亲。
心思全放在了饭菜上,享受着这份温馨的晚餐时光。
宋河看着桌上的那一小碗腊肉,瞪大了眼睛,“孩他娘,今天啥日子啊?!竟然吃腊肉了?!”
田小丽笑着把送豆芽遇到的事讲给宋河听。
宋河听到后,感慨道:“看来城里人也不全都是势利眼啊。”
田小丽接着说:“是啊,我发现周氏家里有个儿子也是个读书人,比玉哥儿大不了几岁,前年就考一次就中了童生呢!可见是个厉害的!”
宋河反驳道:“咱们玉哥儿也聪明着呢!孩他娘,你可不能长他人志气!”
眼看着他们快要吵起来了,宋怀玉赶紧给他们两人碗里各夹一筷子菜,劝道:“爹,娘快吃饭吧!再不吃饭,菜就要凉了!”
宋河和田小丽对视一眼,忍不住都笑了起来,田小丽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说道:“好好好,听玉哥儿的,咱们吃饭。”
宋河用手指点了点宋怀玉的额头,宠溺地说:“你这个小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