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一车,又继续往塞尔维亚赶。
夏利亚又催问了,到了哪个位置了。
就是在李向阳一路往塞尔维亚的时候。
漂亮国,日不落国,法兰西,都同时发现了一个共同点,出事前,都有华夏人去游玩。
就是无法解释的一个问题,大鹰博物馆要几十辆货车,才能装走的文物,到底如何运走??
大约需要多少人搬运?
为什么会神不知鬼不觉?
主要丢失的都属于华夏文物,所以,李向阳四个人,便入了联合警探的眼光。
从华盛顿,开始便一路追寻,城堡,博物馆,都有李向阳四人的行踪。
正在行驶的车辆,已来到了塞尔维亚。
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中部的内陆国。
塞尔维亚国土总面积8.85万平方公里(科索沃地区1.09万平方公里)。
与黑山、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北马其顿及阿尔巴尼亚接壤,欧洲第二大河多瑙河的五分之一流经其境内。
共有30个州,下辖198个区,首都为贝尔格莱德。
塞尔维亚人口841万(含科索沃地区177万)。
9世纪起,移居巴尔干半岛的部分斯拉夫人开始建立塞尔维亚等国家。
一战后,塞尔维亚加入南斯拉夫王国。
二战后,塞尔维亚成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六个共和国之一。
1991年,前南开始解体。
1992年,塞尔维亚与黑山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2003年2月4日,南联盟更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
2006年6月3日,黑山宣布独立。同年6月5日,塞尔维亚共和国宣布继承塞黑的国际法主体地位。
夏利亚的家就在诺维萨德(塞尔维亚语:hoвn caд,克罗地亚语:Novi Sad,拉丁语:Neoplanta,匈牙利语:ujvidék város,德语:Neusatz),塞尔维亚北部城市,同时也是塞尔维亚第二大城市,仅次于贝尔格莱德。
诺维萨德是塞尔维亚所属伏伊伏丁那自治省首府与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南巴奇卡地区的行政中心。
城市位于潘诺尼亚平原的南部,巴奇卡运河和多瑙河交汇处,巴奇卡地区与斯雷姆地区的交界处,东南距贝尔格莱德约70公里。
根据2010年8月的数据,诺维萨德人口286,157人,连郊区 372,999人。
1694年,诺维萨德建城,当时城市居民主要是由从哈布斯堡王朝的军事战略要地彼得罗瓦拉丁要塞穿越多瑙河的塞尔维亚商人组成。
18-19世纪,诺维萨德成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在经历了1848年欧洲大革命的动荡之后,城市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荣,并在那个时代成为了塞尔维亚文化的中心。
(以上资料皆由度娘查寻!)
当李向阳来到了诺维萨德时,夏利亚夫妇早就等待多时了。
夏利亚的家,并不是在市区内,反而是在郊区外面。
诺维萨德的南面,有一个美丽的山谷,夏利亚拥有一个一公里的农场。
远远望去,仿佛置身于美丽的童话世界。
李向阳四人踏入,欧洲农场的牧场,仿佛走进了一幅宁静而迷人的田园画卷。
广袤的草地如同一大片柔软的绿色绒毯,一直延伸到与天边接壤。
微风轻拂,牧草轻轻摇曳,泛起层层绿色的涟漪,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香。
一群群毛色油亮的牛羊在这片绿毯上悠然自得地吃草。
奶牛体态丰满,黑白相间的皮毛在阳光下闪烁着光泽,它们时而低头啃食青草,时而抬起头来,发出低沉的哞哞声。
绵羊则像一团团移动的云朵,洁白无瑕,它们一边吃草,一边时不时地甩动着小尾巴,模样十分可爱。
牧场的边缘,是一排整齐的木质栅栏,散发着淡淡的木香。
栅栏上缠绕着一些不知名的野花,红的、粉的、紫的,为牧场增添了几分浪漫的色彩。
不远处,有一座古朴的风车,巨大的叶片在风中缓缓转动,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在牧场的一角,有几间石砌的小屋。
小屋的屋顶覆盖着厚厚的茅草,墙壁爬满了绿色的藤蔓。
屋前的空地上,摆放着几张木质桌椅,旁边的小花坛里盛开着五彩斑斓的花朵,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忙碌地穿梭着。
这片欧洲农场的牧场,充满了自然的生机与宁静,让人忘却一切烦恼,沉醉在这美好的生活。
“太美了,我好喜欢哦!!”皇甫明珠,感受到这种田园气息,马上被吸引住了。
从小屋里,走出了两名老人,原来是夏利亚的父母。
听到儿子的介绍,知道了眼前的客人,便是塞尔维亚人的华夏兄弟后,两位老人激动了!!
老夏利一把拥抱了李向阳,王兵,对俩人也可是热情呀。
皇甫明珠,肖宁也同时被夏利亚母亲,亲吻了额头,表示了欢迎的仪式。
夏利亚夫妇咧嘴笑了个不停。
老夏利去套羊了,晚上,可是要烤全羊请客人呢。
看了看时间,才上午十点半,还早了呢。
“夏利亚,你们诺维萨德有古玩市场,或者老旧城堡吗?带我们去看看,玩玩?”李向阳问起了夏利亚。
“没有跳蚤市场,但是有古城堡,而且,还特别雄伟壮观。”夏利亚自豪地道。
“还还等什么?快走!!哈哈哈!!”听到了有好玩的,又有寻宝的机会,李向阳可不会放过。
就这样子,两辆车子驶出了农场,往彼特罗瓦拉丁城堡开去。
彼特罗瓦拉丁城堡是前南斯拉夫着名的古城堡,也是全欧洲30多座较大的古城堡中最大的一座。
它位于前南斯拉夫东北部、伏伊伏丁那自治省首府诺维萨德市。
这里地处多瑙河和巴奇卡运河交汇处,距首都贝尔格莱德约70公里。
由于诺维萨德市地理位置险要,又是前南斯拉夫的北大门,因此历史上就是屯兵的重地。
南斯拉夫人民为了对抗土耳其和奥匈帝国的侵犯,从1692年起,就开始在此兴建城堡。
此后,虽几经改朝换代,但工程从未停止过。
工程于1786 年才全部完工,共经历了94 年漫长的岁月。
整个彼特罗瓦拉丁城堡占地面积为120 公顷,堆山高300 米。
四周布满了鳞次栉比的土丘,黑压压地护住了山脚,很像古代重兵安营扎寨的沉沉万帐。
城堡顶部还驮着几十个红色的石楼,高低参差,雄视四周,这是古代的观望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