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槽卧槽,这么大尊??”李向阳不禁皱眉头了。
司马北送来的青铜重器,可都是国宝呀!!
叶家弟子用推车,推进来一件大器物!?
毛公鼎上去!
毛公鼎静静伫立,散发着古朴而神秘的气息。它造型端庄稳重,鼎腹微微鼓起,宛如一位历经岁月沧桑却从容不迫的智者。
那坚实的三足,稳稳地支撑着这承载历史记忆的重器,似在宣告着它跨越千年的不朽。
鼎身的纹饰精美绝伦,云雷纹如汹涌的波涛,在时光长河中翻涌不息,为毛公鼎增添了几分灵动与奇幻。
饕餮纹面目狰狞却又不失威严。
仿佛在诉说着古老时代的神秘传说和先民对未知的敬畏。
而最为珍贵的,当属鼎内那洋洋洒洒近五百字的铭文。
这些文字线条刚劲有力,笔法严谨,记录着西周晚期的重要史实。
它们宛如历史的密码,为后人打开了一扇了解那个遥远时代政治、文化、社会风貌的大门。
透过这些铭文,我们仿佛能看到周王对毛公的殷切嘱托,能感受到当时朝堂的风云变幻。
毛公鼎,不仅仅是一件青铜器,更是一部凝固的史书,一座连接古今的桥梁。
它以独特的魅力,将三千年前的辉煌灿烂呈现在我们眼前,
让我们在凝视它的瞬间,得以触摸历史的温度,领略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
当打开了红布的时候:
李向阳站了起来……
小罗柴伯爵也站了起来……
叶天,王家主都站了起来……
重器,国之重器,重宝呀!!
华夏仅存的一只宝贝,毛公鼎,无价之宝……
整个会场,都被此鼎的出现,都惊雷住了。
许多人不禁看向了司马北,这件宝库可是京城博物馆内,镇馆之重器,怎么能出了华夏……
司马北不就是私自携宝参赛?
不怕被人举报?
鉴宝团又再次围着那尊地藏王铜佛像,叽里咕噜,商量给出的价格数据。
这是第三场斗宝,铜器项目第一局比斗。
李向阳心想,如果不是有毛公鼎,自己又有什么宝物,可以对上小罗柴伯爵?
想想就后怕。
如果不是自己从国外弄回来那么多国宝文物,让文博总会的老家伙们,都不敢反对重宝出华夏,这次差点栽了。
安娜主持又亮了起来,踩点来到了会场中间,甜蜜笑道:“海上乐园的斗宝赛,第三场第一局,现在宣布数据结果了。
地藏王铜佛像估价一亿三千万港币。毛公鼎青铜器为无价之宝,这第一局港阳拍卖中心获胜!恭喜李先生!”
“真是无价之宝,太荣幸了今天,能够目睹了无价之宝的出现!!”安娜再次,对青铜器物一个赞扬。
掌声响了起来了。
“啪啪啪啪啪!!”大客厅内,在座的都热烈鼓掌。
小罗柴伯爵无奈何了,他的这尊地藏王铜佛像可是大杀器,己参赛了上百次的斗宝赛,赚了钱够多了。
如今,惨遭反杀了。
心有不甘心呀!!
想到李向阳的海岛上,他的亲人,如果落入了自己手中?
那些宝物随时可以再送回来了,嘿嘿,小罗柴伯爵,露出了奸诈的笑容。
“请比赛双方,继续亮宝,有请!!”安娜主持,响了甜甜的声音。
小罗柴伯爵这边,压力山大,连连输了这么局,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领班的小头目,又目睹了石茂树下的下场,他也害怕也落如此下场。
浑浑噩噩地,把一把青铜剑,放在了盘中端出来了。
司马北的第二件青铜器物,也同样是把青铜剑。
在客厅的幽光中,青铜剑静静伫立,宛如一位沉默的守护者。
剑身修长,线条流畅而优雅,自剑首至剑尖,一气呵成,似凝聚着古代匠人的无尽智慧与心血。
剑身上的纹饰细腻精美,蟠螭纹蜿蜒盘旋,似有生命般灵动,在岁月的侵蚀下,更添几分神秘的沧桑韵味。
那一道道纹理,宛如岁月长河中的涟漪,诉说着往昔的风云变幻。
青铜铸就的剑刃,虽历经千年,依然闪烁着冷峻的光芒。
凑近细观,刃口处隐隐透着一股凌厉之气,仿佛在诉说着它曾经在战场上的赫赫战功。
指尖轻轻滑过,能感受到剑身独特的质感,粗糙与光滑交织,那是时光留下的痕迹。
剑柄的设计独具匠心,握持处精心雕刻的纹路,不仅增加了握持的舒适度,更体现了古人对实用与美观的完美融合。
剑柄两端装饰的青铜配饰,工艺精湛,彰显着那个时代的奢华与庄重。
这青铜剑,不仅仅是一件兵器,更是一部物化的历史。
它见证了王朝的兴衰、战争的残酷与荣耀,承载着无数英雄豪杰的热血与梦想。
当我们凝视它时,仿佛能穿越时空,看到金戈铁马的战场,它的魅力,跨越千年,永恒不朽。
小罗柴伯爵推出的青铜剑。
为商代的青铜剑。
商代的一般较短,形状就像柳树的叶子,制作也比较粗糙。
春秋晚期以后,青铜剑的制作达到成熟。
此时的青铜剑,剑身普遍被加长到五六十厘米。
一把青铜剑主要由剑身和剑茎两部分组成,所谓剑“茎”就是剑的把手。
在剑茎和剑身之间还有一块凸起来的隔板,叫做“格”。
比较讲究的青铜剑,“格”的上面都有一些装饰物,以此显示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
这些装饰通常使用玉质材料,所以这种剑也叫“玉首剑”。
司马北送出的青铜剑,属于秦式铜剑。
青铜剑加上锡多了,剑硬,但容易折断。
对秦剑做的化学定量分析显示:它的铜锡配比让青铜剑的硬度和韧性结合得恰到好处。
作为是青铜剑铸造工艺的最后巅峰,秦剑的长度、硬度和韧性达到了结合,攻击性能也因此大大增加。
秦式铜剑不仅长,而且很锋利。一些剑出土时毫无锈蚀,光洁如新,锋刃锐利。
经试验,一次尚能划透18层纸。这些剑表面都呈灰黄色,组织细密,没有沙眼。
而且剑身表面都进行了精细的锉磨、抛光,故极为平整光亮。秦剑剑身特长,剑茎(柄)也相对很长。
其剑茎长度多在17~20厘米左右。
两把青铜剑同时出现,让鉴宝团,开始忙碌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