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节,虽然花草树木还没有发芽,但天气已渐渐暖和。
张冬梅的身体也养好了,就把儿子刘浩托付给母亲王桃香,收拾了一卷简单的铺盖,坐车来到了城里的周家。
她背着铺盖卷走进周家大门,就怯生生不敢再往前走,也不敢出声叫人,就愣怔怔地看着周家转廊上房厚厚的棉布门帘。
过了好一会,才见张雪从上房里跑出来。
“小雪!雪雪!”
张冬梅赶紧低声叫了一声。
“你...你是二姑!”
张雪歪头看了看张冬梅,才想起了两个人的关系,转身又跑进了上房,叫道:“姥姥!我爸家的那个二姑来了!”
她和张家人相处得很少,能认出张冬梅已经很不错了。
上房里一阵响动,就见苏琼出来。
她看到张冬梅,顿时眉头紧皱,一脸的嫌弃厌恶。
张冬梅更加窘迫,无地自容,红着脸低头说道:“姨娘,过年好...是嫂子...叫我先来您家的,下午就走...”
“玲子和我说了...”苏琼打断了张冬梅的话,面无表情说道,“你把铺盖卷放在门道里,进来吃饭吧!”
“嗯...”
张冬梅微微一愣,有些意外。
她原本以为,自己寡妇失业,穷困潦倒,来到周家,肯定会被苏琼一顿奚落挖苦。
大过年的寡妇上门,好多人都会觉得晦气,就别说有洁癖的苏琼了。
没想到,苏琼却没有说什么难听的话,还邀请自己进屋吃饭,只是让自己把铺盖卷放在门道里。
就算苏琼不说,张冬梅也不可能把脏兮兮的铺盖卷背进周家上房。
张冬梅把铺盖卷放在门道里,仔细拍了拍身上并没有的土,这才跟着苏琼进了上房。
“你先坐着,我去做饭。”
苏琼扔下一句,就拉着张雪去伙房里做饭了。
张冬梅不敢坐周家气派干净的高档沙发,就找了个小方凳,默默地坐下。
虽然苏琼没有好脸色,但已经比预想的好多了。
本来张冬梅想直接去酿皮摊子上,可张胜利和周玲今天都上班,脱不开身。
张冬梅只好先来周家吃午饭,等张胜利和周玲。
伙房里传来“滋啦”的炝油声,还有锅碗瓢盆的声音,却听不见苏琼和小雪说话的声音。
依苏琼的性子,就算不当面羞辱张冬梅,也会一边做饭一边指桑骂槐,可没想到,苏琼只是默默做饭,啥难听的话都没有说。
这让张冬梅更加意外不解,却不敢去伙房帮忙,怕苏琼嫌她脏。
她哪里知道,苏琼是忌惮周玲的要挟,才不敢羞辱张冬梅。
要是惹恼了周玲,不生二胎,苏琼可拿她一点办法都没有。
苏琼打算先稳住局面,赶紧把张冬梅打发走,等周玲生下二胎,就坚决不许张冬梅上门。
女婿张胜利本来就是苏琼这辈子最大的耻辱,现在又来个寡妇失业的张冬梅,还嫌不够丢人现眼吗?
苏琼看着张冬梅都觉得恶心,所以就带着张雪躲到厨房去做饭。
很快做好了饭,苏琼还是不去上房,就又做了几个菜。
直到周云和张胜利周玲下班回家,在上房里和张冬梅热情地说起了话,苏琼才把饭菜端进来。
“妈,你今天做了这么多好吃的招待冬梅啊!”周玲笑道。
“你天天就知道下班吃现成饭,快去端菜!”
苏琼没好气地解下围裙扔给周玲,坐在了沙发上。
周玲就和张胜利去伙房里端来了剩下的饭菜。
“冬梅,别客气,坐到沙发上来吃饭吧!”
周云热情地招呼张冬梅。
“不了不了,我坐小凳子就行了,沙发...坐不惯。”
张冬梅拘谨地说着,把小木凳搬到了茶几前,斜着身子坐下。
周云也没有再坚持,就和张胜利说起了工作上的事,张冬梅这才放松了一些。
“冬梅,多吃些!”
周玲却不断给张冬梅夹菜,把她弄得又紧张起来。
这顿饭,张冬梅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却不得不强颜欢笑,根本没有尝出来饭菜是什么味道。
人在最低谷的时候,尽管别人可能没有把你当回事,可自己心里,早就自卑惶恐,想这想那。
好不容易吃完了饭,张胜利和周玲就带着张冬梅来到了沙城县市场里。
张胜利要帮张冬梅背铺盖卷,可张冬梅怕弄脏张胜利的衣服,坚持自己背着。
到了田酿皮子家的摊子前,周玲上前打招呼,张冬梅就好奇地打量着自己即将打工的地方。
只见酿皮摊子上也没有啥招牌,卖酿皮的白色油漆木柜上,用红油漆写着“田家酿皮”四个大字。
当时的沙城县只有一个市场,人们就把这里称呼为“市场”,没有在前面冠以“农贸“或者其他名字。
就像沙城县后来修建了第一个住宅小区,人们就把那里称呼为“小区”。
市场划定了各种区域,有卖小吃的,卖衣服的,卖日杂百货的...应有尽有。
每个区域都有好多摊位,流动性很大,所以也没有固定的房屋,只是一块空地。
好多人就在露天做买卖,像田酿皮子这样的固定摊位,就在自己的地方搭起了帐篷,秋冬躲雨挡雪,春夏避风遮阳,相对也干净些。
帐篷里头摆着几张矮桌子和小木凳,坐满了客人吃酿皮。
田酿皮子是个五十多岁的女人,自从市场成立就在这里买酿皮子,是沙城县卖得最好的,人们就直接叫她“田酿皮子”。
前些年,田酿皮子的老汉农闲时候就来帮忙,这几年两口子年岁都大了,老汉身体又不好,田酿皮子一个人便忙不过来了。
她是城郊农村的人,在城里租了一院房子一个人洗酿皮,就想找个人打下手兼作伴,可找了好长时间,都没有个合适的。
卖酿皮子的活生(营生),起早贪黑很辛苦,一般人也吃不了这个苦。
有些傻大笨粗、邋里邋遢的女人,田酿皮子也看不上。
她这里虽然是个小酿皮摊子,却在沙城县声名远扬,连周玲这样的人都经常来吃,可不能雇脏兮兮的人,免得倒了客人的胃口,砸了自己的招牌。
前些天周玲来说,她的二姑子想过来打工,田酿皮子就满口答应。
就算周玲的二姑子不太行,田酿皮子也得给县长千金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