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是讲理的世界,一切都有制度可以依赖,不要欺软怕硬,你们也不是真正的主事之人,这四合院难道由得你一手遮天?”
张阿姨强硬地说出这些话,于莉同样不甘示弱回击着:
“别在这谈讲理啦。”
“你们家里大的偷东西,小的也是,甚至有人背着人搞婚外情,全家人都是贼,还敢在这里装清白?”
“当初讲理你还跟了贾向东?”
“贾向东去世后你就和傻柱混在了一起,这不是失德?现在还要甩包袱说是为他人担风险。”
于莉的话赢得观众一片喝彩,让张阿姨怒气涌上心头几乎窒息。
喝斥之余张阿姨补充一句:
“但总比某些女人更好一些,起码我还给这个家留了个后代。”
“比你结婚更晚的都已经生孩子,你看你也像许大茂,注定孤寡终老。”
讽刺中充满了尖刻。
恰好这时,许大茂抱着电影放映设备回来听见这句话,脸色立即沉了下来,但他只是简单询问一番便回到后面院子里去。
前院的争吵直到夜晚才停止下来。
第二天,前院的争论声再度升起。
李大妈早早堵住刘伯伯家门口,开始了新一轮唇枪舌剑的交锋。
路过的
车辆被守卫挪走停好,张晓峰只好跟在李伟身后走。
“有儿子和女儿吗?”
“是有个儿子,呵呵。”
“孩子叫什么名字呢?”
“小名端午,大名是由太爷爷取的,叫做张增华,增加的增,精进不已的华。”
“很不错的名字。
太爷爷身体好吗?”
“还不错。”
两人边聊边走进一扇独立的大门,里面是一个宽敞的庭院。
张晓峰环视四周,看见院门口停放着三辆吉普车。
显然,李伟的家庭背景比他想象的要显赫得多。
也许钢铁厂里的其他人也不简单。
调整情绪后,他跟随李伟进了院子。
不一会儿,就听到了房间内的嘈杂声。
李伟解释道:“老爷子今天请来了几位老战友们,人多热闹点。”
“你不用拘束,把这儿当作自己的家就好。”
听到这里,张晓峰忍不住苦笑:这来这里是干嘛的。
李伟看到他的神情,笑了笑,“别纠结了,我带你见见。”
“徐伯,我有点犹豫。”
“没事,跟我去就是。”
说着,房内走出一位戴着眼镜的短发中年女性。
“这是我嫂子。”
李伟介绍。
“这是我在工厂提到过的张晓峰,在厂里做了很多重要的设计。”
“张叔您好!”
张晓峰恭敬问候,女人热情地说,“李家那位常说起你,他还常常拿你当榜样呢。”
“都是徐伯看得起。”
“行了,在这儿不必那么多礼节,跟我来吧。”
李伟说完后打断了张晓峰的谦辞,并使旁边的中年女性对这个年轻人大为另眼相看——丈夫从不这样待人。
张晓峰会是谁?
她在脑中飞快搜索。
猛然想起了什么,并迅速向李伟点点头。
进屋后,张晓峰发现不少人,有的在准备饭菜,也有几位年轻人围聚而谈。
这些人穿着军人服装,动作间尽显军人风采。
几人在李伟进来时都站了起来,而李伟仅微微点头致意便带着张晓峰径直走入客厅。
众人的目光随他们移动,最终都落在新来者身上。
客厅内坐有几个年纪较长的老者及身边的几个中年人,欢笑声响成一片。
“父亲!”
“爸!”
李伟先后向一旁的长者点头致敬,然后向椅子上的老人问好。
老人转向他,手拿烟斗,表情疑惑。
众人齐刷刷地看向两人,李伟将张晓峰引至面前:“这是我们工厂里的核心人物,张晓峰。
供暖系统、打井机、拖拉机的设计均出自他手。
此次他来是因为家里刚刚添了个男孩,特来报喜。”
老人礼貌回话:“嗯,好小伙子,辛苦了!”
“张晓峰前来祝老爷爷安康。”
徐老爷用深沉洪亮的声音回道。
“今天难得造访,不如一起吃晚饭。
你们这些年轻人好好交流,我们都老了,不用拘谨。”
徐老爷说完,笑声四起。
其他老人跟着应和。
张晓峰这才细看起来,四位老人中有两位缺损手臂或小腿。
这些是经历过战争洗礼的老兵们。
瞬间,张晓峰心中充满了敬畏之感。
“儿子不仅是优秀的员工!”
李伟突然补道。
周围的人又纷纷望过来,包括远处的年轻人。
大家注意到李伯很少夸赞任何人,这次更是罕见连说两次。
李伟这句话让不少人都盯着张晓峰看。
“张晓峰可是‘拼刺王’杨老头的孙子!”
一言激起千层浪:
“真的吗!难道是……拼刺王杨老头的后人!”
徐老爷起初愣住,而旁边的陈老激动万分。
有人立刻去扶他,陈老的表情难以用言语形容。
“真不敢信这是真事!”
“是的。
陈叔叔,您说得没错。”
李伟回答。
这时坐在椅上的另一老前辈开口笑道:“这回真是后继有人喽,那副队长该乐呵了。”
几个人都笑起来了,甚至对着徐伯开玩笑。
“说什么呢?”
老人有些脸红转头安慰说。
“其实没过不去的心结。
当年互相佩服才是真!”
陈老头继续解释道。
“我跟他同一战队。
后来分开各自奋斗。”
此时,李伟大略介绍了几句并提醒张晓峰称呼对方为陈爷爷。
“好,终于有人延续杨某事业了!”
陈老感叹,张晓峰则未过多纠缠,只当陈老如同亲爷爷般对待。
接下来聊天中涉及关于故友情况,张晓峰也顺其自然
李小勇心中矛盾不已,真刀真枪地对抗他并不惧怕,然而他害怕万一伤了徐老的颜面,这简直是在人家家门口打脸主人,还能全身而退吗?
但要认输,他也放不下架子。
尤其重要的是,不能让太爷丢面子。
太爷向来争强好胜,徐老虽然爱惜脸面,可是太爷更是不容有失。
作为太爷孙子的他代表的不只是自己,更关系到家族的荣誉。
这样的压力令他进退两难,举棋不定。
“阿勇,这次是我估计不足,你自己看着办吧。”
“真的?”
李小勇看向徐建国。
而在徐建国心里,只希望李小勇能够不要输得太狼狈,尽量保全家门的脸面。
随后他打算替李小勇开脱:李小勇平时都在为国家辛勤工作,哪像他们徐家子弟那样整天操练武艺。
这样一说也算是合情合理。
无论如何都要为祖国效力嘛。
而且,他还根本就没想过李小勇会赢。
他的这位堂哥,自幼就跟着太爷练习,手中的大刀就有十几斤重,普通人都无法接近。
至于李小勇,就是一个普通工人,连民兵都没当过。
如果这样也能获胜,他就去当地质学家好了。
“真的,一切责任我会担下!”
“那好!”
有了徐建国这句话,他才决定全力以赴。
毕竟决不能失了家族的名声。
随着众人来到院子后面的场子,四周已经聚集了一大群人。
坐在台阶上的有几位长辈,中央是徐强拿着一把黑色的大刀;另外一边,徐猛手中拿着一把类似长矛的武器。
“阿勇别逞强。”
徐建国的妻子不放心,她有两个孩子在学校读书,并不愿他们接触这些危险活动,觉得太过惊险和不安。
“嗯。”
李小勇点了点头并走上前去。
徐猛递过来长枪后,他也顺利接住。
感受了一下,李小勇发现这种兵器比普通的棍棒舒服多了。
他对枪还有些好奇,但是见到徐强的准备姿态后,很快便按照太爷教授的姿势摆了起来。
右手抓住枪把,左手握在枪身上一半处,身体微倾45度,左脚上前一步,对准了对方,右脚则向外45度站立。
整个人重心下沉,显得异常稳固。
\"徐兄弟,请指教。
\"
接下来的一系列比武场面中,气氛十分凝重,围观者都屏息静气等待比赛结果。
当看到双方对峙不动时,大家的心逐渐提了起来。
特别是李小勇第一次正面对敌,严肃紧张的心情显而易见。
经过片刻对峙,突然间李小勇迅速出击。
他的左脚轻轻向前,瞬间又跟进一脚,给了徐强捕捉这一变化并反击的机会,可李小勇动作更快,直接以一招漂亮的挥击震开了对方的长刀,并让对手失去了平衡。
胜利来得出乎意料地快,几乎没有人能预见这场较量如此迅速结束。
李小勇没有继续进攻,在这一刻定住了身形。
现场的观众们也被这戏剧性的结局震惊。
\"承让!\" 李小勇说道。
这句话既顾及了面子也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即不想过度羞辱对手,又显示了自己的实力和修养。
最终得到了众人的尊重和支持。
而这一切的精彩表现,都源自于他对家族、对自己身份的深深责任感,使得他在关键时刻爆发出超乎想象的能力。
徐老见此情景亦是对李小勇赞叹连连。
接着,为了让大家更清楚了解真正的实力对比,又有人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李小勇深吸一口气后答应下来,决心用真实的本事证明给所有人看。
再次对决,李小勇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力量,几乎瞬间击败经验丰富的前辈徐江河,令整个场地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震撼得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