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正面战场上,靖难军的主力部队也毫不示弱。
他们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对已经被分割成一块块孤立无援的敌人防线进行逐个击破。
每一处敌军阵地都遭到了精准而又致命的打击,枪炮声响彻云霄,火光冲天。
那些负隅顽抗的东洋鬼子,最终也只能在靖难军强大的火力压制下纷纷败亡。
原本按照东洋鬼子的计划,这条号称能够抵挡靖难军至少半年之久的平壤防线,应该固若金汤。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一记沉重的耳光。
仅仅不到十天的时间,整个防线就全线崩溃,一溃千里。
东洋鬼子不仅损失了多达四十多万的兵力,还有大量的先进武器装备也落入了靖难军之手。
在这场惨烈的溃败之后,东洋鬼子已无力再战,只得仓皇撤退至汉江以南地区,并妄图凭借着汉江天险来构建新的防线进行抵御。
而此时,由于正面战场遭遇如此惨重的失败,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如何应对当前的危机之上,再也没有人有心思去调查此前偷袭奉天的部队为何会遭受伏击之事了。
大阪师团深知当前局势紧张,他们为了避免自身受到怀疑,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与李圣君商议一个策略——举行一场精心策划的军事演习。
经过一番周密部署,大阪师团身先士卒地展开了反攻行动。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靖难军则巧妙应对,主动选择后撤战略。
这一战术成功地吸引了更多的东洋鬼子纷纷朝北反攻,而他们全然不知已经落入了靖难军设下的陷阱之中。
李圣君毫不犹豫地赞同了大阪师团提出的这个大胆计划。
果不其然,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当大阪师团悍然发动攻击时,其他东洋师团在未接到上级明确指令的情况下,竟然也盲目跟风,自发地向靖难军发起了猛烈的反攻。
接下来的日子里,大阪师团一路向北挺进,历经整整三天时间,艰难地行军五十公里之后,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迅速回撤。
仅仅一夜之间,这支狡猾的部队便如鬼魅一般逃回了汉江以南地区。
然而,那些被蒙在鼓里、跟着一起向北反攻的其他师团可就惨了!
他们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被留在了江北,成为了靖难军瓮中之鳖。
最终,超过十万名东洋兵在这场精心设计的围剿战中全军覆没。
眼见汉江以南的东洋兵力骤减且严重缺乏重型武器装备,李圣君敏锐地捕捉到了战机。
他当机立断,立即组织起强大的空军力量,对敌方阵地实施狂轰滥炸,以压制敌人的火力,并为己方的突击部队创造有利条件。
与此同时,一支支精锐的突击部队在空军的掩护之下,风驰电掣般地横渡汉江,向着敌军发起了雷霆万钧的攻势。
在靖难军战士们舍生忘死、奋勇杀敌的英勇战斗下,如钢铁洪流般势不可挡地一举突破了东洋鬼子苦心经营的汉江防线!
这一惊人的胜利令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撼。
面对如此溃败之势,东洋指挥官心急如焚,但却无可奈何,只得下达了让士兵继续后撤以保存实力的命令。
然而,那些早已被军国主义彻底洗脑的东洋兵,此时已陷入疯狂状态,他们毫不犹豫地纷纷拒绝执行后撤的命令。
这些东洋兵口中高喊着“板载”(万岁)的口号,手持步枪和锋利的刺刀,不顾一切地朝着靖难军的机械化部队发起了自杀式的冲锋。
但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所有的东洋兵都是这般愚勇。
其中,包括素有“商贩师团”之称的大阪师团等一些来自相对富裕地区的东洋兵,趁着混乱之际,悄悄地撤离了战场。
他们深知这场战争已经毫无胜算,与其白白送死,不如趁早保命。
于是乎,大量原本有机会安全后撤的兵力就这样被毫无意义地消耗在了汉江以南的这片土地上。
短短战争开始后的前三个月时间里,东洋帝国就遭遇了沉重打击,其军队损失惨重,超过百万大军被歼灭,无数精良的重武器装备也随之落入敌手。
当这一惊人的战报传至世界各地时,列强们皆震惊不已。
一方面,他们惊叹于靖难军的强大战斗力;另一方面,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他们开始迅速向东洋帝国伸出援手,提供各种军事援助和支持。
毕竟对于列强而言,他们或许还能勉强接受一个强大的东洋帝国存在,但无论如何也绝不能容忍一个崛起且日益强大的大夏帝国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与利益。
不仅如此,对于那些列强而言,向东洋帝国提供援助实则也是一种应对自身经济危机的良策。
通过此举,他们能够将国内大量失业的工人派遣至高丽战场上,从而一定程度上减轻就业压力,并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正因如此,列强们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纷纷慷慨解囊,向东洋帝国输送各种各样的援助。
大批的物资、先进的武器装备以及经验丰富的作战人员源源不断地从列强所属的各个港口启程,向着东洋帝国进发。
面对这一局势,李圣君当机立断,下达了一道重要指令:
要求麾下部队务必赶在列强的援助抵达之前迅速挥师南下,以雷霆万钧之势一路高歌猛进,径直平推至高丽的南部地区。
待达成目标后,再主动后撤,以此引诱东洋帝国出兵追击。
这样一来,靖难军便有机会对正在行军途中的东洋军队展开突然袭击。
自龙凤元年四月起始,直至龙凤二年四月结束,短短十二个月的时间内,靖难军先后发动了九次规模宏大的战役。
每一场战斗都堪称惊心动魄,双方将士皆拼尽全力。最终,靖难军凭借着卓越的战术指挥与顽强的战斗意志,累计歼灭东洋士兵多达五百余万人!
经此一系列激战,东洋帝国的陆军遭受重创,元气大伤,几乎丧失了继续作战的能力。
与此同时,眼见东洋帝国在战场上屡战屡败,那些原本积极提供援助的列强们也逐渐改变了态度。
毕竟,没有人愿意持续投入资源去支持一个注定失败且无利可图的对象。
于是乎,列强们陆续停止了对东洋帝国的援助,这场曾经看似声势浩大的军事合作也就此草草收场。
靖难军在高丽南部大兴土木,迅速修建起了众多规模宏大的飞机场。
这些飞机场犹如钢铁巨兽盘踞于大地之上,一架架战机频繁起飞降落,引擎的轰鸣声震耳欲聋。
随后,靖难军充分发挥其空中优势,不断派遣飞机深入东洋帝国本土上空,展开猛烈的轰炸行动。
无数枚燃烧弹如同火雨般倾泻而下,准确无误地落入东洋帝国的居民区。
刹那间,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原本宁静祥和的居民区瞬间陷入一片火海与废墟之中。
由于东洋王此前已下达了全民皆兵的命令,表示要进行一亿玉碎。
这意味着整个东洋帝国的民众都成为了潜在的战斗力量。
因此,靖难军此番针对居民区的轰炸行动并未违背人道主义原则。
毕竟,战争本就是残酷无情的,当敌人将全体国民都卷入战火之时,己方自然也无法再顾及所谓的平民与军人之分。
在李圣君的英明指挥下,靖难军空军展现出了高度的纪律性和精准打击能力。
他们严格遵循命令,对于东洋帝国至关重要的大坝、工业区、海港以及铁路线等地均未进行丝毫轰炸。
所有的炸弹仿佛长了眼睛一般,全部精准地落在东洋鬼子的头顶上方。
每一次爆炸都带来巨大的杀伤力,让东洋军队防不胜防。
时间来到龙凤二年五月初,一个绝密军事行动计划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空降夺港!”
这个计划由智勇双全的将领周虎亲自带队执行。
他率领着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靖难军空降部队,趁着夜色的掩护,悄然向东洋帝国的吴军港进发。
当第一缕阳光洒向东洋帝国的土地时,周虎所率领的空降部队宛如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了吴军港的上空。
东洋帝国的守军们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打得措手不及,完全来不及做出有效的反应。
只见周虎身先士卒,带领着部下们以雷霆万钧之势冲入敌军阵地。
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奋勇杀敌,毫无畏惧之色。
而东洋帝国的士兵们则如梦初醒般慌乱抵抗,但一切都为时已晚。
最终,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周虎及其所部成功地占领了吴军港,并将停靠着的一艘艘军舰控制在了手中。
这场空降夺港之战堪称经典,不仅展示了靖难军强大的战斗力和出色的战术运用能力,更给东洋帝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周虎等人站在战舰之上,目光如炬地盯着远方逐渐逼近的东洋兵。
他们毫不犹豫地启动了战舰的舰炮系统,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一颗颗炮弹如同雨点般砸向东洋兵所在的区域。
刹那间,火光冲天,硝烟弥漫,原本整齐有序的东洋援兵队伍瞬间被爆炸的冲击波撕得粉碎。
就在此时,天空中突然出现了密密麻麻的小黑点,那是大批的空降兵正从高空急速坠落。
他们犹如天兵天将一般,准确无误地降落在吴军港附近,并迅速完成集结。
与此同时,跟随着空降兵一同到来的还有众多工兵,这些工兵不顾日夜地忙碌着,仅仅几天时间便建成了一座规模宏大的野战机场。
很快,一架架庞大的运输机呼啸而来,它们满载着士兵依次降落。
每一趟运输都能带来整整一个师的兵力,如此强大的空运能力让靖难军的实力得以快速增强。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士兵通过飞机抵达东洋本土,东洋帝国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海洋屏障也渐渐失去了作用。
面对靖难军势如破竹的攻势,东洋帝国的世家财阀们意识到大势已去。
为了保住自身的利益,他们纷纷选择向靖难军投降。
对于这些人的投降请求,李圣君经过深思熟虑后最终表示同意,但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个条件——这些世家财阀必须缴纳一份“投名状”以表忠心。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为了满足李圣君的要求,这些世家财阀竟然丧心病狂地将屠刀挥向了本国无辜的老百姓。
他们残忍地杀害平民百姓,用鲜血染红的人头作为自己投诚的筹码,以此来证明其所谓的决心。
然而,他们却没有意识到,这种惨无人道的行为不仅无法真正换取到信任,反而让他们陷入了更深的罪恶深渊。
要知道,对于这些世家财阀来说,最大的财富并非金钱与土地,而是那些处于社会底层、数量众多的穷苦人民。
一旦失去了穷人这一支撑群体,那么东洋帝国的世家财阀体系将会土崩瓦解,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龙凤二年八月,那个曾经不可一世的东洋帝国,终于在历史的舞台上黯然退场,被彻彻底底地从这个世界上抹去了踪迹。
而曾经属于东洋帝国的列岛,则被重新命名为扶桑列岛,仿佛在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这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并不仅仅只是大夏帝国的开国之战那么简单。
它宛如一道划破长空的闪电,让全世界的人民都亲眼目睹了大夏帝国那令人震撼的强大力量。
与此同时,通过在战场上缴获的东洋舰队,大夏帝国更是如虎添翼,一跃拥有了一支足以跻身于世界前列的强大海军。
战功赫赫的李圣君当机立断地下达命令,任命智勇双全的柳长河担任海军部长一职。
紧接着,他又派遣柳长河与外交部长一同率领着气势磅礴的大夏舰队,踏上了访问吕宋、爪哇等地区的征程,展开了一次威震四海的战列舰外交之旅。
时光荏苒,转眼来到了龙凤三年的三月。
在长安城郊外的龙首原上,一座崭新的宫殿拔地而起,这座宏伟壮丽的建筑正是刚刚竣工不久的“冬宫”。
其建筑风格竟然是仿照遥远北方的毛熊帝国那座举世闻名的宫殿精心打造而成。
而就在这座金碧辉煌的宫殿里,即将上演一出震撼人心的大戏。
李圣君的干女儿李娜,这位身世不凡的女子,乃是安德烈与毛熊帝国家族宗室之女所诞下的爱女——叶卡捷琳娜。
如今,她将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加冕典礼,正式登上毛熊帝国的皇位,继承那至高无上的权力。
当李娜成功戴上皇冠,成为毛熊帝国新一任皇帝之后,她毫不犹豫地向自己的母亲——大夏帝国的皇帝李圣君呈递了一份意义非凡的国书。
这份国书中赫然写着四个大字:“借兵讨贼!”
李圣君派出百万大军为女儿李娜讨伐叛贼,在靖难军强大的战斗力下,红毛帝国连战连败,半年时间就把北海大平原给丢光了。
大夏帝国的西部战线推进到乌拉山附近。
这一战之后,大夏帝国和毛熊帝国同时进入国际联盟,成为和昂撒帝国,高卢帝国,雄鹰帝国并列的五大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