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音这一觉睡到了天光大亮,再起床的时候,整个人精神焕发,和昨天那迷迷瞪瞪的状态完全不一样了。
隐隐约约的,她还记得睡着之前谢流萤好像跟她说了什么。
但她当时太困了,没等谢流萤说完她就先睡着了。
这会儿仔细回想,只记得个大概,似乎这小丫头说什么不嫁人了,要好好学中医,将来跟她师父一样也管药铺子,至于后面还叨咕了啥,她实在是想不起来了。
想不起来也不要紧,圆音也不会过多纠结。
至少这姑娘脑子清醒了,知道自由和幸福不是单靠嫁人就能获得的,并且终于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中医了。
好好学中医肯定是没错的。
等将来学有所成,有了安身立命的资本,别说在药铺子里当掌柜了,就是自己开个中医馆,都大有可为!
对谢流萤能有这个觉悟,圆音心里是十分满意的。
至于不嫁人,那当然是孩子气的话,圆音没当回事。
这个年代,对不婚不育的女性太过苛刻,谢流萤如果要走这条路,过得只怕不会比上辈子更轻松舒坦。
不过以谢流萤的心性,圆音觉得她大概率撑不过二十。
毕竟上辈子就是在这个年纪,谢家人就四处托人相亲,着急给她找对象了。
好在,只要谢流萤不下乡插队,上辈子的悲剧就一定不会重演。
留在城里有谢家人还有黄老驴帮忙掌眼,这姑娘将来嫁的人家肯定错不到哪里去。
圆音觉得她昨天给谢流萤上的课效果还不错。
不枉她又是灌输鸡汤又是讲故事引导的,费尽心机给这傻丫头洗脑。
这边圆音心里头还在暗自窃喜呢,全然不知她昨晚上的那节课用力过猛,都把人谢流萤给带到沟里去了。
小姑娘如今信誓旦旦,决心要拐个男人回来给她当家庭煮夫,并且已经做好了当悍妇的准备。
接下来几天,圆音上班还算顺利,中途有一天晚上值班到晚上十二点,就顺势留在了员工宿舍睡了一晚。
周六她请了一天假,因为她得把冯娟帮她弄来的那张临期的自行车票给花出去,还要去给新买的自行车打钢印。
一大早,她就坐车去了西单商场。
这边的百货齐全,崭新的二八大杠摆了七八辆在柜台里面,圆音掏出钱票,果断下手了一辆。
等到把新车推出商场,她就找了个偏僻的胡同钻了进去,趁着胡同前后没人,迅速将新自行车收进了芥子空间里,再把她那辆女士自行车给替换了出来,然后骑上车从另一个出口绕了出去。
回到后海附近,先去派出所给自行车砸钢印。
交了两块钱,又提供了购车时的正规票据,很快就有个穿制服的出来,拿着几根刻有数字的钢錾子对着她那个车杠哐哐一顿敲,不多时一串专属于她这台自行车的号码就盖好了。
再在斜杠上挂一张和钢印号一致的车牌,然后发给她一张手写的自行车证,这就算是办完了。
要是没有这套手续,在路上不小心让稽查队堵住了,车会被直接扣下并没收,要是无法证明车辆的合法来源,还会按盗车论处。
另外没有钢印和车牌,自行车被盗的风险也会增加,一旦丢失就很难再找回来了。
骑着盖好了钢印的自行车回去,圆音心情不错,又顺便去了趟乐和堂,得把她卖给黄老驴的第二批猴头菇的钱兑现了。
黄老驴早就把钱准备好了,就等着圆音来取,看到她来了,赶紧把那三百六十块还有收购凭证递给她,又想起了什么,示意谢流萤进内堂,把架子上的两个罐子取出来。
“这段时间天气不太行,你那根参的炮制进度会稍微慢一些,估计还得个一两个月才能弄好,要是时间太仓促的话,品质药效都要大打折扣。”
“不过我答应你的另外两味药丸已经做好了,用了那根参上面的几根参须,大概也就做成了这么两罐子,药丸我都用蜜蜡给封起来了,保存个一两年都不会变质。”
巴掌大的陶瓷罐子,每个里头大概也就装了七八颗龙眼大小的药丸。
黄老驴又仔细跟她说明了两个药的用法和时机,并且再三强调,这是救命药,关键时刻拿来保命的,非必要情况下不要吃,不然就是暴殄天物,用一颗就少一颗。
看老头这般郑重其事,用脚指头想想也知道,这个药里面除了她那个百年山参,肯定还加了其他她不知道的珍贵药材。
而且说不定这罐子里装着的,很可能就是绝版了,再往后,等到有些药材失传绝迹之后,国家颁布各类保护法,这种药方子就算想配都配不出来了!
意识到这两罐子药丸的价值不可估量,圆音心下不由得一凛,赶紧给黄老驴鞠躬道谢,对这个小老头儿只剩下满满的尊敬和感激。
不过匀出去半个参,还是花了三千块卖给这老头的,没想到这老头却回给了她这样一份大礼。
等再回到烟袋胡同,还没拐进废品站呢,就听到巷子里闲聊的几个大妈冲着她喊:
“小圆,你去一趟邮电局,刚刚有邮递员来过,说是有你的包裹!”
圆音“哎”了一声,掉头又往邮局那边跑。
果然,等她到了邮局,一报名字,那邮递员大姐就抬起头来认真看了她一眼。
圆音忙将户口簿掏了出来,让对方确认身份信息。
翻看完后,那大姐这才转身走进了里屋。
下一秒,一个硕大的包裹就出现在了柜台上。
看到那个包裹,圆音都懵了。
这玩意儿用蛇皮袋里三层外三层包裹得严严实实,也不知道里头到底装了啥,但光看那大姐艰难搬出来的动作,就知道肯定非常沉。
稀里糊涂地签好字,圆音费了老鼻子劲儿才把这个包裹给搬到她的自行车后座上绑好。
等再驮着这个包裹回去,胡同里几个大妈果然在等着了,一个个目光直勾勾地落在她那个后座上,眼神就跟探照灯似的,恨不得把她那个包裹盯出个窟窿来:
“谁寄来的啊?是你家亲戚吗小圆?”
“肯定不是小圆的亲戚,她一个尼姑哪里来的亲戚?估计是小宋老家寄来的!”
“这里头都装的啥啊,怎么这么大个包裹?”
“哎哟,这邮递费都得不老少吧?这也太大方了!”
圆音当然不可能当众把包裹给拆开给这些人看,面对众人的好奇,她只笑着解释了一句:
“不是,是我男人寄来的,他如今在机械厂上班,前阵子被厂里派去外地出公差去了,估计是在那边兄弟单位里头寻来的一些零配件,路上带着不方便,索性就给寄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