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只捐1分钱,女孩子就能在村里的学校上学,吴小花也没有成功入学。
尽管吴小花自己也很想去读书,但是吴老二连1分钱都没有捐。
为了这事,周旭朗又去了吴家劝说。
吴老二媳妇说:“反正你们家生的是男孩,就让小花用你家的名额。”
周旭朗解释说:“读书名额必须是用自家的,1分钱又不多,要是小花以后成才,能给你们挣更多的钱。”
吴老二在一旁附和:“周老师说得对,1分钱不多,你就帮我们家垫上,等小花挣了钱就还给你。”
听到爹愿意让自己去读书,吴小花满脸期待地看向周旭朗。
周旭朗手里一分钱都没有,实在是爱莫能助,不过嘴上却说不会放弃吴小花。
吴小花对他满心感激。
……
因为这一批女童是在开学后入学,需要购买书本,村长就把村里募捐的钱拿出来购买书本。
本来这只是小事,但是当村长当着全村人的面,拿出110元钱交给乔传升去购买书本的时候,所有人都很惊讶。
大家私下里相互询问捐了多少钱,除了赵素兰捐了5元钱,其他的村民都是捐1分,2分,5分不等。
按照这个算法,整个向阳村加起来最多也不会超过10元钱。
可现在村长拿出了110元,村民们好奇,到底是谁家捐了巨款。
大家都猜测,是不是周旭朗从公社申请到了资金。
村长得到宋时锦的嘱咐,只是笑笑说:“善心不分大小,只要是捐款的村民,大家献出的爱心都是相同的。”
村长把钱交给乔传升去购买书本,周旭朗抢着上前:“村长,乔老师要带孩子,走不开,这件事还是交给我去办吧。”
村民们也赞成,毕竟让女孩子读书是周旭朗提出来的,他对这件事最上心。
周旭朗见村民都支持他,内心很自豪。
伸手就要接过村长手中的钱。
村长面带微笑,把钱交给他说:“既然周老师如此关心村里女孩的学业,交给你我也放心。”
又对乔传升说:“乔老师,你把捐款名单贴出来,让这些能够读书的女孩子记住大家的善心。”
周旭朗一听,脸色突变。
乔传升把写好的名单贴在教室的墙上,村长让学生把捐款人的名字念出来。
听完之后,大家发现名单上竟然没有周旭朗的名字。
以为是漏掉了,村民又让学生再念一遍。
结果还是没有。
村民问:“是不是漏写了,周老师如此积极地参与这件事,怎么可能没有捐款,吴家没有捐款,小花不能上学,还是周老师帮忙捐助的。”
村长说:“这就要问周老师了。”
负责登记的李光说:“我记录下了每一个捐款的村民,绝对不会漏掉。”
吴老二把吴小花拎出来,厉声问道:“你是不是偷了家里的钱,所以才说是周老师帮你垫了钱?”
吴小花害怕道:“钱是我在路上捡的。”
有人提问:“公社有没有出钱?要是周老师申请到了公社的钱款,出了力可比出钱多。”
村长说:“要是公社批下来钱,我还用得着号召大家捐款吗?”
大家都疑惑地看向周旭朗。
周旭朗如此高调,最后竟然一分钱都没有出,合着光打嘴炮不办事。
村民们对周旭朗的好印象瞬间就消失了。
周旭朗现在只想找一个地缝钻进去,默默退下来。
村长见事情圆满解决,对村民们说:“这笔钱是村里所有人的善心,我们会公开每一笔花销,用不完就留在下一年,争取让村里的每一个女孩都接受教育。”
宋时锦带头鼓掌,夸村长大义,村民们也跟着鼓掌。
……
周旭朗回到家中,看着黄小琴自己在吃饭,抬脚把板凳踢飞。
黄小琴抬头:“你有病吧!”
周旭朗指着黄小琴怒道:“都是你,一分钱都不愿意捐,让我在村里所有人的面前丢脸!”
黄小琴说:“你要是不把鸡蛋给吴家,三个鸡蛋能换1毛钱。”
周旭朗发狠:“以后别想我的工资给你。”
黄小琴把孩子抱过来,塞到周旭朗的怀里:“工资不上交,你就自己养孩子。”
没有威胁到黄小琴,周旭朗只好抱着孩子回了老宅。
……
周家老宅正在商量事情。
堂弟周旭辉没有考上高中,不读书了,有人给他介绍对象,女方家要求必须有瓦房。
周旭朗皱眉:“旭辉才17岁,结婚太早了。”
二婶吴桂芬说:“一点都不早,有人17岁孩子都会跑了。”
周老太看向周旭朗,说道:“因为你是家里的长孙,钱都拿出来给你盖房子,找工作,还给了200元钱。
家里现在拿不出钱再盖房子,你是老师,有工资,也要顾着下面的弟弟们,把房子腾出来给旭辉结婚,以后等旭康结婚,旭辉同样把房子腾给旭康。”
在农村,每家每户条件都不好,很多人家都是这样,先给要结婚的新人一间房,等下面的弟弟要结婚,就分家出去,把房子腾出来给弟弟结婚。
作为周家的长孙,周旭朗享受家里的资源最多,思索再三后,周旭朗就同意了家里的决定,让出房子。
……
晚上回来通知黄小琴腾房子,黄小琴当时就急了。
“这是我为你们周家生下曾孙才得到的房子,你们周家卸磨杀驴,孩子生下来就要反悔,我要找乡亲们说道说道,凭什么撵我们出去。”
周旭朗不耐烦道:“我刚在全村面前丢了脸,要是不把房子让出去,又会落一个不友爱兄弟的名声,你想让我臭名远扬才甘心吗?”
“你别什么事都往我身上栽,反正我是不会同意搬的。”
周旭朗没有耐心哄她:“不搬咱们就离婚,我带着孩子住回以前的土房子。要是你主动让出房子,以后我照样能让你住上瓦房,”
见周旭朗动真格的,黄小琴怕了,只好放低姿态:“你真的能让我们再住上瓦房?”
“一年之内,我保管让你住上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