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炸药今天第二次在迈克尔脸上爆炸,距离比上一次还要近。
无人机集群在蛟龙一号精细调度下结成的墙壁几乎盖住了隐形的海鬼。每一架扑翼无人机中都内嵌着烈性炸药,复合外壳在阳光下折射出特有的虹彩。
400架无人机并非同一刻引爆——人类的技术无法像海鬼那样做到更精细的“同时”,但最快与最慢的冲击波之间差距仍然不会超过50纳秒。
定向冲击波与火光在迈克尔刚试图捂住耳朵前就抵达脸上,像是迎面被人扇了一巴掌。
身旁的尼尔森似乎吼出了什么,但声音被淹没在连环爆炸中。就在迈克尔以为自己的颧骨要撞碎地面时,一双被纳米装甲板包裹的强壮手臂钳住了他和尼尔森。
“你们安全了。”
液压缓冲器的蜂鸣声穿透耳膜,迈克尔循声抬起头,看到了棱角分明、泛着钴蓝色光芒的面甲。
其后传来经过声码器处理的英语,夹带着亚洲口音的沉闷金属质感。
迈克尔这一秒大概理解了常规部队对尖兵依赖的由来,他们看起来是那么可靠,又如此的强大。
“抓紧。”
蛟龙一号背后承装无人机的弧形容器完全展开,金属的羽翼如孔雀开屏般华丽但也坚固异常。
下一刻波冲击波撞在其上,动能被引导、化解,顺着羽翼的流线外形避开三人,而他们则像踩着冲浪板的特技演员般乘风而行,轻巧地滑向后方。
安全距离指示灯在蛟龙一号肩甲亮起的瞬间,后方密林中更多的穿甲弹覆盖了爆炸的中心。
钢雨与硝烟的混合物将海鬼禁锢在炼狱核心——即便蛟龙突击队无法看到海鬼的位置,但火力覆盖总能打中它!
“继续压制!我们的目的不是歼灭它,命名什么的之后再考虑!”
一号下达着命令,眼下的情况即便是全副武装的蛟龙突击队也难以在保证两名伤员安全的情况下与一只新型异化型交战,更何况伤员对海鬼的电离辐射毫无防护措施。
“十二点钟方向,辐射峰值!”
“九点!九点也上去了!”
“该死!它到底在哪儿?!”
频道里炸开队员们的咒骂,蛟龙七号的咆哮甚至盖过了节点破坏炮的轰鸣。
威力巨大的炮弹射失的结果就是贯穿整片树林,连带着摧毁附近所有尚且完好的巨木。而树墙的逐渐消失也意味着队友们不再能通过树木的倒伏来确定海鬼的大致位置。
更何况先前骑兵1师的部队用全军覆没证明了“海鬼的步行速度可以到达音速”,眼前某处不可感知的敌人本就机动灵活。
没人能确定海鬼的位置,只有一阵接一阵的爆鸣声证明它在试图靠近。这种隐形在某种程度上是真正意义的“消失”,不只是视觉,传感器中的热成像仪和震动探测器都无法搞清楚它的位置——前者是因为老生常谈的海鬼不产生、或者屏蔽了热辐射,后者则是因为复杂的环境噪声干扰。
队长先将重伤的迈克尔和尼尔森甩给四号照顾,紧接着手持节点破坏炮带加入队员们维持战线。
众人且战且退,瀑布般刷新的辐射数据看得人眼花缭乱——共计八人份的盖革计数器读数此刻正通彼此武装间的情报互通汇入队长的抬头显示中。
方位和距离,这两点是锁定敌人位置所要求的最基本情报。新型海鬼的辐射强度是恒定的,通过盖革计数器的读数和这短暂交火中的经验,队员们已经可以大致判断海鬼的距离。
但方向依然棘手,同样的距离在空间坐标中有无数个点。
“全队转为横列,间距保持十五米。”
队长的声音切开混乱的思绪,给队员们吃下定心丸,“四号带伤员继续撤退,其余人注意盖格计数器数据!”
抱怨声瞬间被金属碰撞声取代。训练有素的队员们展开成一条横列,每人的盖革计数器数据被编码成信号传输至队长脑中。
这是在场众人中只有身为六轨道尖兵的“集群大师”才能在没有软件辅助的情况下仅凭借脑算力处理的数据。
借助每一名队员的传感器数据计算出海鬼距离其的距离,再整合每一个距离数据锁定海鬼在空间中的具体坐标!
当海鬼散发的辐射扫过队形的那一刻,其激增的读数曲线立刻被所有人捕获——队长皱紧眉头,脑海中七个同心圆在一点重合,一个模糊的虚影浮现在那里!
“锁定!”队长分享坐标的同时,七具节点破坏炮完成向量校准,炮弹加速至六倍音速,弹道轨迹上残留的粘滞空气通道短暂勾勒出海鬼的狰狞轮廓。
炮弹几乎同时打在同一块区域,感官上就像那里矗立着一座空气的石碑。
爆炸掀起了无数桉树残枝,强大的冲击和气流下没有明火能在这片粗犷的树林内产生。
节点破坏炮的余波掠过辐射向整片林区,蛟龙队员们依然保持着射击姿势,传感器上的辐射读数归零已持续了十几秒,这似乎已经足以宣告目标歼灭。
“我们……干掉它了?”七号手指从扳机上移开,不确定地问道。
“似乎是的,海鬼可不会这么久都没动静……”三号的回答同样语气怀疑。
“很可惜,命名作战还没有正式开始,从这只海鬼身上获得的情报严重不足。”队长松开火炮的散热阀,目光依然停留在前方的硝烟上。
白雾从炮管的蜂窝状缝隙中喷出,冷凝水顺着炮管滴落。流转在炮管夹层内的液氮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节点破坏炮这一关键武器过热损耗。
小队的成员正按着各自的编号轮流给武器散热,保证每一刻都有六人依然瞄准着目标。
也只有这短暂的闲暇中队长才注意到盖格计数器的嗒嗒声减弱了不少,或许……他们真的成功歼灭了海鬼?
最好的结果是留下至少一半的海鬼残骸给相关部门研究,毕竟拥有电离辐射和光学隐形的海鬼并不多见。但一想到骑兵1师的惨状,队长又觉得这结局不算太糟。
突然,在遮盖视野的烟尘中一滴融化的金属液滴悬停在半空反射出光点,紧接着是第二滴、第三滴……不止如此,树叶、木屑、土灰,所有飘散的爆炸残留物都诡异地静滞。
队长耳蜗深处的半规管传来尖锐刺痛,这片空间的空气都在随着烟尘后海鬼的尖啸而振动!像是无数音叉那即将结束的尾音,刺耳且令人不安。
要么无事发生,要么雪上加霜,海鬼的鸣叫在人类武装部队内只有这两层含义。
那绝不是临死前的嘶吼!
“全队继续开火……”他的警告被金属扭曲的尖啸截断。
硝烟散尽的空地上,不止队长,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眼前的一幕摧毁了全队继续尝攻击的打算。
只见数“片”炮弹停滞在半空中,彼此间还保持着发射时队员们的站位。这些大威力的弹芯撞上了更加坚硬的东西,强大的动能碰撞将炮弹尽数压成了薄片,就像踩扁易拉罐一样容易。
无处释放的动能改变了弹芯的形状,也将它们熔化成光滑的银镜,直到空气泛起水波般的纹路,海鬼的轮廓在其中再度重组,弹芯残液一齐落下,渗入地面,连带着所有人的心如坠冰窟。
蛟龙突击队不约而同地建立了最基本的共识——炮弹自始至终都没有接触到海鬼。
除了电离辐射,这海鬼的周身还环绕着队长所不能理解的、阻隔了动能这一基本能量的神秘力量。
这也意味着在这不可见的“场”后面,海鬼在节点破坏弹的饱和攻击下毫发无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