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从古代到现今的发展历程漫长且丰富,经历了多个重要阶段:
- 先秦时期(萌芽期):戏曲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用来娱神的原始歌舞,如《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 唐代中后期(形成期):中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唐代文学艺术的繁荣,为戏曲艺术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诗歌的声律和叙事诗的成熟对戏曲影响重大,音乐舞蹈的昌盛也为其提供了雄厚的表演、唱腔基础。教坊梨园的专业性研究和训练,提高了艺人们的艺术水平,产生了一批用歌舞演故事的戏曲剧目,如《樊哙排君难》等故事性相当强的戏曲。
- 宋金时期(发展期):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北宋时期在唐参军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杂剧和后来的金院本都是戏剧的雏形。北宋时的影戏和傀儡戏不仅能够表演完整的故事,而且艺人以解说者的身份演唱,或间用代言体,以增强人物故事的生动性。
- 元代(成熟期):“杂剧”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中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元杂剧有特定的体制,结构上一般是四折戏加一个楔子;乐曲组合都用北曲,每一折戏用一套曲,押同一个韵,联套次序有一定规律,伴奏以弦乐为主;演员表演有唱、念、做、打特点,角色分工细密;舞台表演上,演员除演唱外还有科白。着名的作家和作品有关汉卿的《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和王实甫的《西厢记》等。
- 明清时期(繁荣期):
- 明代:传奇发展起来,传奇的前身是宋元时代的南戏。例如高明的《琵琶记》就是一部由南戏向传奇过渡的作品,曾被誉为“南戏中兴之祖”。明代中叶,传奇作家和剧本大量涌现,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汤显祖,他的代表作《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死生离合的故事,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幸福爱情,要求个性解放的反抗精神。明后期的舞台,开始流行以演折子戏为主的风尚。
- 清代:地方戏蓬勃兴起,乾隆末年,四大徽班把二黄戏带到北京后,在原有基础上吸收其他剧种的优点,形成了京剧。京剧经过无数艺人的不断努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并逐渐流行于全国各地,成为在全国影响最大的一个剧种。在“花雅之争”中,地方戏逐渐占据舞台统治地位。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地方戏曲,如西北的秦腔、西南的川剧、北方的梆子、岭南的粤剧以及20世纪出现的越剧、评剧等。
- 近代(革新期):辛亥革命前后,一批有造诣的戏曲艺术家从事戏曲艺术改良活动。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些有志之士对戏曲进行了改革。梅兰芳在“五四”前夕演出了宣传民主思想的时装新戏,周信芳、程砚秋等也创作了不少作品。袁雪芬则高居越剧改革之大旗,主演鲁迅名着《祥林嫂》,在中国戏曲中率先形成了融合编、导、舞、音、美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机制。
- 现代(争辉期):新中国成立后,涌现了一批优秀剧目,如京剧《白蛇传》,评剧《秦香莲》,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昆剧《十五贯》等。着名历史学家吴晗还撰写了历史京剧《海瑞罢官》。粉碎“四人帮”后,恢复了戏曲艺术队伍,为群众喜爱但被停演或遭到批判的大量传统剧也得以重新上演。戏曲艺术发展到今天,不断适应新时代、新观众的需要,保持和发扬民族传统的艺术特色,“现代化”与“戏曲化”成为新的历史时期积极探讨和实践的问题。
如今,中国戏曲依然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在世界戏剧艺术中展现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众需求的变化,戏曲也在不断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